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鲁山山行》梅尧臣途径鲁山林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03)200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时期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文与苏舜钦齐名,二人合称“苏梅”。梅尧臣的诗文平淡含蓄,主张写实,被誉为宋诗的开山师祖。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梅尧臣所作的《鲁山山行》吧。

我们都说“唐诗宋词”,似乎很少提及“宋诗”,可是在宋代,诗和词其实同样发达的,宋诗不管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其实也都不错的。

在唐朝强盛的背景下,唐诗有些张扬、华美、丰富、感性的个性。于是,对于人生,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于理想,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么自信而狂放,令人读之热血沸腾。

而在积贫积弱的宋代,宋诗就像一位隐忍谦逊的君子,低调、质朴、内敛,充满理性。宋代的诗人们会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仿佛一位位睿智的老者,饱经沧桑,冷静从容中透着丝丝伤怀。无疑,宋诗是沉静的,内向的,质朴的,理性而现实的。其中,宋诗风格的一位更好代表便是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梅尧臣。

梅尧臣是生活在北宋咸平嘉祐年间的宣州宣城人,官至国子监直讲。在英才辈出的北宋文坛,梅尧臣是一个闪光的名字,举足轻重的大诗人。

《鲁山山行》梅尧臣途径鲁山林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欧阳修曾经说,自己的诗不如梅尧臣。梅尧臣对民生疾苦的描写,对山川风物的描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推崇。后人将他与苏舜钦(宋代大文豪,沧浪亭的修建者,欧阳修曾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并称为“苏梅”,与欧阳修并称为“梅欧”。

梅尧臣的创作活动前后整整三十年,留下一部《宛陵先生集》,共六十卷,包括诗歌、散文、赋等。梅尧臣的诗歌成就,在于他的成功探索和创造,使宋诗已开始不为唐诗所束缚所掩盖,形成了不同唐音的宋调,从而为宋一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

梅尧臣曾说其作诗之道:“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为了达到那种境界,圣俞平生作诗非常刻苦,构思极艰,追求闲远古淡。如他的《鲁山山行》。

《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梅尧臣途径鲁山林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梅尧臣说,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途中路过鲁山林中,所见的山林中的自然景物,与自己相契合,于是有感而发所作。在这山野之中,普通人见了不会感觉出这自然之美,甚至都不会去观察,去感叹这些在诗人眼中的美,而诗人却看到这些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再用精妙的诗句来描述出来,就更加美了!

首联“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写作者登上鲁山看到的景色很符合此刻的心情。这两句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两句继续描写山中美景。作者说,山峰形态万千,每一座山峰在不同的方位看,形态也各不相同,非常的奇绝可观。我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就像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即点出了鲁山山势的曲折连绵,山路崎岖幽深,又写了诗人一人独行,被美景所陶醉,竟迷失了方向。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表现得十分逼真形象。

《鲁山山行》梅尧臣途径鲁山林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两句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唯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两句写作者有兴尽欲返之意。在山中行了很久,则盼望着能够在山间找到一处人家,能够歇息一下。找着,找着,听到一声鸡鸣,则可知山中自有人家。诗人所在之处,与之相距也亦不远了。这样写,非常的妙,想到什么,就有什么,则又与首句的“适与野情惬”遥相对应,又使前面所见的萧索幽静之景,并不显得寂寞。而且可知诗人在鲁山的游赏并未就此结束,更有未尽之意。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诗人还从景物高低的不同,远近相宜等等这些描写来向人们叙述了衣服唯美的深秋清晨山间图,富有层次感的景物实在让人流连忘返!真可谓“山美、情惬”,真正做到了梅尧臣作诗所追求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语平淡而巧丽,运句有致,圆融如一气呵成,似不费神思,却不知花费很大工夫作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8/392245.html

“《鲁山山行》梅尧臣途径鲁山林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的相关文章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维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标签是诗人,才华肯定是不差的,且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过,唐朝的诗人,特别是著名诗人,大多是带着一点浪漫主义思维,他们的政治能力普遍比较差,和作诗的才华是成反比的。就以王维而论,他九岁就在家乡成为知名...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休璟(627年-7...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桃花一作:桃...

《八阵图》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注释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石不转:指...

《春思》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译文及注释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注释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