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早发上东门》唐代綦毋潜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09)280

綦毋潜,字孝通,唐朝时期诗人,与王维、张九龄、韦应物等人交好,享有诗名,后世认为他的诗风与王维接近。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綦毋潜所作的《早发上东门》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唐朝诗人綦毋潜所交往的,当然也是一些诗人同道为朋友。名单一列,大多名著当时: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可谓精英荟萃,群星闪耀。

只不过,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时候的綦毋潜,与友人王维的幸运相比,自身的前途还是比较黑暗的。因为当年科举开考,王维高中上榜,他却黯然落第。虽然王维安慰:“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其内心的失落还是无比强烈的。

《早发上东门》唐代綦毋潜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

《早发上东门》

【唐】綦毋潜

十五能文西入秦,

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

素衣空染洛阳尘。

这首《早发上东门》,又名《落第后口号》。或许,只是对朋友真诚关心的回答;又或者,还有一点儿其它的东 *** 在里面。谁知道呢。上东门,也叫“建春门”,洛阳城共建有十二城门,东面三座,靠近最北边就是“上东门”。

在这里,“十五能文西入秦”中的“十五”,和“三十无家作路人”里的“三十”,它们其实是相对,但是都并非确切的指数。“十五”仅为说明诗人早慧,富有才华;“三十”则意在指出时间的漫长,被白白浪费虚耗,却一事无成,功未立,业未就。早年的惊艳和当下的黯淡,鲜明对比之下,益发显示了诗人落第后的郁闷之情。

“西入秦”则是引用了苏秦的典故。苏秦本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当初为了获取功名,曾经西向进入秦国,拜见秦孝王进行游说,最终成就出来一番伟业。诗人心向往之,怀着同样的追求目标和理想抱负,从家乡来到洛阳,期望能够建功立业。

《早发上东门》唐代綦毋潜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充满了骨感,硌得人咬牙切齿,痛得人够呛。诗人多年滞留在洛阳城中,无法得到权贵赏识,无法进入朝廷,无法融入社会,始终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路人,像水面浮萍一直在漂泊。个人身世,足够凄凉。

此处的“无家”和“路人”,或许在诗人的真实想法之中,并不能当作特定的指向性目标。如果要说得恰当一点,它们更像是一个灵活的比方,是诗人在自身现实基础上,专门塑造出来的虚拟人物。在真真假假中,虚虚实实间,意图把没有本身收获后的落魄模样,形容得愈发悲剧一些。

失败者总是需要找出几个失败的理由,以此用来安慰和平衡失意的心情。在“时命不将明主合”中,诗人列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明面上的“时命”,就是通常俗话所说的“命不好”;另一个就比较隐藏,“不将明主合”,没能得到圣明君主的征用。借口不用多,两个就正好;人生就是如此难过。

诗人的失落之情,是建立在怀才不遇的想法之上的。由于在统治阶层的重压之下,根本不敢斥责君王的昏庸,所以只能自我开导,自我埋怨:“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吕蒙正《寒窖赋》)。甚至连明目张胆的怨言,都不敢轻易地流露,还必须强露笑颜称昏聩的那一个为“明主”。真是 *** 裸的嘲讽;对自己,对命运,对人生,对整个世界,或许都有。

《早发上东门》唐代綦毋潜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

在“素衣空染洛阳尘”中,诗人抛弃了戴在脸上的面具。“素衣”代表着自身的高尚情操,还有远大的政治期许。可惜“不将明主合”,所以只能“空染洛阳尘”。理想被他人轻易践踏和遗弃,最终抛掷如纸屑,轻飘飘无所依仗。甚至,还受到一定污染,平白弄脏了自己。

诗人的心终究是不甘的。他再也难以忍受这种卑微与怯懦,于是不由自主地泄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由此产生地对曾经向往的那些东西的厌倦和憎恶。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真实的,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三十无家作路人”之后,才能慢慢堆积起来的。

诗人巧妙使用数字,在虚实之间,灵活地把握着、忖度着相应的心理需求。数字只是对自身生涯断片之后的精准描述,毕竟怀才不遇的经历才是需要人去注目的。可是现实却高筑隔阂之墙,窒息着奋斗者的呼吸,在挣扎中遗留下来的、让人怀念的,也不过是白衣飘飘的少年时代,那一点儿曾经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志。流年似水,素衣也会沾染红尘吧。那个时候,我们到底还能剩下什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8/393334.html

“《早发上东门》唐代綦毋潜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 的相关文章

《季汉辅臣赞》是由谁创作的?其内容是什么?

《季汉辅臣赞》是由谁创作的?其内容是什么?

杨戏,字文然,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戏于延熙四年(241)所著的一篇文章,其内容为对蜀汉历代君臣的赞美及评价之辞,被陈寿收录在《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季汉辅臣赞》共有32条评语,对蜀国54位君臣进行...

白胜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一百零六位

白胜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一百零六位

白胜,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白日鼠”。原来是个闲汉,和晁盖等好汉一起智取生辰纲。案发后白胜被何涛、何清兄弟抓捕,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人。后来白胜在晁盖、吴用派出的梁山人马配合下逃出后,上了梁山。在梁山上,白胜虽然地位不显著,却参与了很多行动。大聚义时排名106位,为地耗...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建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因人长得黑瘦轻捷,绰号“通臂猿”。祖籍洪都,裁缝出身,也爱舞...

王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位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

王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位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晙(653年-73...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匡衡:西汉丞相之一,以说《诗》著称

匡衡:西汉丞相之一,以说《诗》著称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期官员、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封乐安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元帝即位后,匡衡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