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大的由来
亚历山大港(又译为亚历山卓、埃尔伊斯坎达里亚)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更大港口,是埃及在地中海南岸的一个港口,也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亚历山大省的省会。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距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迹就在那里。其港口性质为湾颈河口、设有自由工业区。
简介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在地中海岸的一个港口,也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距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迹就在那里。亚历山大港现有约334万居民。其港口性质为湾颈河口、设有自由工业区。历史上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与中国泉州刺桐港齐名的世界之一大港。
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为托勒密一世(救星)。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更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但埃及的 *** 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它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
它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现为著名的棉花市场,也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此外,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亦很发达。港口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布局
本港分东、西港,港外有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罗斯岛作屏障。西港为深水良港,全港面积达6平方公里以上。港区主要码头有60个,岸线长10143m。更大水深为10.6m。包括煤炭、粮食、木材及石油等专用码头。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浮吊、抓斗吊、集装箱龙门吊、运输车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更大起重能力达200吨,拖船更大功率为880kW。港区仓库的容量有3万吨。码头更大可靠4万载重吨的船舶。装卸效率:铁矿石每小时1000吨,煤炭每时900吨。大船锚地在外港区,更大水深达19.8m。
本港自由工业区始建于1974年,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3.6万TEU,年货物吞吐能力约3000万吨。主要出口货物为棉花、矿石、水果、糖浆、盐、纺织品、粮谷、轮船、棉纱、粘土及农产品等,进日货物主要有钢铁、汽车、茶叶、咖啡、木材、轻重型机械、烟草及工业品等。埃及每年有80%~90%的外贸货物都经本港中转。
亚历山大著名的文化遗迹有亚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等。前者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毁于地震。后者是托勒密王室的王家图书馆,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时期曾毁于大火,罗马帝国时期重建。公元391年,罗马帝国驻埃及的阿非罗主教下令烧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这标志着埃及的古典文化时期结束,也是欧洲中世纪文化时期开始的标志。
气候
该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更高7月约26℃,更低1月约12℃。春、秋常有沙暴,可持续数小时至5天。冬季清晨常有雾。全年平均降雨量约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