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人墨客的诗作中探索风的形状,他们是如何描绘风的?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风的诗作,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人是可爱的,他们对季节的观察实在是太细腻了,一春变,一叶落,在他们眼中都是值得述说的。他们对万事万物赋予了爱意,单单春风一词,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雅称,今日笔者便从诗词中探寻春风,与诸君共赏春意。
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与友汇 *** 稽山,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届时天气尚好,一众人马曲觞流水,畅叙幽情,好不痛快。羲之欢喜,于《兰亭集序》中写道:“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风之意指柔和的风,是春风的一别称。
春风自来不似夏风猛烈、冬风萧索,它携南方温暖的水汽,一点一滴拂过华夏大地,经处池塘春草生,古道满萋萋,它柔顺,惠泽,故有惠风之称。若在诗词处觅见“惠风”一词,自然而然便可晓其为春风之意。就说我们的文豪曹植曾在《九华扇赋》中写道“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之微寒。”惠风到底从冬来,在曹植的笔下看来它仍携一丝冷冽,属微寒之地步,拂在肌肤上可激起战栗,引得人战战兢兢,但总不妨碍它带了春的旨意。
再说下一个,东风。东风在诗词中出场率可谓是太频繁了,此词在我们熟悉的诗句中移形换影,譬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又或在我们不常见的诗词中抿嘴窃笑,譬如“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李商隐《安平公诗》)“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晏殊《玉楼春·东风昨夜回梁苑》)但是总归意思还是不变。
东风很好理解,因为我国的地理位置,故此每逢春日我们都能享受到东边温软的柔风。
在《礼记·月令》中谈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东风若来,气候回暖,河水解冻,潺潺细流,蛰伏几个月的地下小虫探出笨拙娇柔的身子开始窥视世界,动物在自己的空间里办着自己的大事,新燕筑巢、蜂蝶飞舞。春令时,水濑灵活地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开始为自己筹谋食物,它们不慌不忙地将鱼儿拖到岸上陈列好,仿似一场春日的祭典。这时花瓣落入水中,流向远方,想必春色正好。
然后我们的诗人出现了,在东风的吹拂中,他们清澈的双眼为我们描摹了好一派河山美好。且看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春日的蓬勃气息迎面扑来,画卷徐徐展开,我们看到在东风的吹拂下,花团锦簇,花蕊细长,散发香气。柳絮抽出嫩芽,仿似惺忪睡眼,似柔荑无力般垂在水面,泛起涟漪。日暖醉人,紫蝶黄蜂从远方飞来,停在花上不愿离开。江边尽是锦绣华服的行人,有人泛舟游玩,有人扑蝶嗅花,春日的朝气便在东风的吹拂中越发清晰。
当然表述春风的还有其他词,我最欢喜的是“杨柳风”这词。别问,问就和南宋诗人志南的小诗《绝句》有关。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此刻我不知道他身边有几人,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其他人,但是他却不孤独,他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着,走过小桥,然后又慢慢向东走着。此时的江南是安静的,是那种静听天籁的安静,仿佛这一刻,世界只剩他一人。烟雨画桥,流水人家,细细的雨丝沾湿衣袍,眼尾染霜,阳春三月,杨柳风携带着杏花碎瓣拂来,清新脱俗,惹人欢喜,竟不感觉到寒冷。此时的他就像静穆的雪山,在这,却不恼人。此时的他看着江南烟雨,内心澎拜,面色不惊。
走在江南小巷,听雨打屋檐,踩青石岩板,望着卖杏花的巧女子越走越远,撑着油纸伞的我们这一刻也进到诗画中。
杨柳风其实就是早春的风,为何这样表述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来拆解,其实杨柳是春日里最早抽芽的,其他植物还未做好准备之际,杨柳便已经嗅到春天的气息,然后慢慢伸展,长出嫩芽,为我们提供春天的消息,说是先行者也不为过。我觉得这是很美的一种表述,无关方位,无关词调,将我们的时间与自然界紧紧联系起来,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他们尊重自然的一种宠爱。
才三个呢,我们古人才不可能如此词语匮乏,还有阳风、暄风、柔风、和风、凯风、软节等词来表述春风。只可能我们没有听过,没可能他们没有用过。
阳风,出现概率较少,但是也不妨碍此词的存在,曹植的《感节赋》中就有阳风一词,“愿寄躯於飞蓬,乘阳风之远飘。”当然,曹植笔下的壮志之意更深。所想在远道,愿乘暖风去飘荡。
暄风,暄之意为(太阳)温暖,故为暖风。晏几道词有言“卧鸭池头小苑开,暄风吹尽北枝梅。柳长莎软路萦回。”(《浣溪沙·卧鸭池头小苑开》)宋代词人谢逸有词: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
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
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
宋代词人万俟咏也有词写道“当暄风暖日佳处,戏蝶游蜂看著。”(《尉迟杯慢》)
这些词作都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不管如何,那种温暖味道,那种花团锦簇春光乍好怎么看都令人舒坦。举杯对饮,欢言所憩,暄风习习。他们嗅到暄风的味道,看见北枝的梅花尽悉从枝头跳落,跌入尘土,护花成香。他们看见在暄风的吹拂下,春意更甚,江山尚好,烟草迷离。他们感受到在暄风的渲染中,蝶蜂嬉戏,采蜜嗡鸣。
古人的眼里笔下尽是对山河的喜爱,他们秉持着纵游不负春光好去处的想法,为我们记录下不同地方的春日好景。后来我们看见渭城朝雨中柳色清新,看见泗水边万紫千红胜日寻芳,看见临安春水好,乱花又迷人。多么美的春光啊,春风吹过,唤醒多少生命来为我们装点这一季节,经处尽是活力无限。
结尾我们来看看长安的飞花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长安城里春色已暮,东风拂过,宫苑中的柳条斜斜,轻挑城墙。这时的长安美得如同一幅画,我们呢不经意间便也入了画,各色各式的花瓣风中飘散,而后便已吹满头,满身携香。其实韩翃笔下的长安城这时已是春暮,春光最易逝去,它轻轻地来,又随流水走。所以请我们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春日,毕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