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08-19)260

对于苏联来说,斯大林的突然去世是能够决定苏联命运的突发事件,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斯大林去之前,没有明确的指定谁是接班人,这导致了苏联迎来了一场大政治斗争。结局大家都知道,赫鲁晓夫成为了接班人。那么作为苏联最重要的领导人,斯大林生前必然是要确定接班人的,那么为何在他去世的时候无人接班呢?斯大林在病逝前真的没有指定过接班人吗?

首先,斯大林的确死得很突然,但死时已经74岁了,这个年龄对斯大林来说也不老,他必定对谁来接他的班有自己的打算,从资料来看,斯大林选了接班人,但都没有最后明确。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苏联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曾说,斯大林死时没有留任何政治遗嘱,也没有指定谁是接班人。而当时苏联政治局中30多人中,没有一个敢说是斯大林接班人。

但真正掌握权力的只有三人:部长会议副主席马林科夫、国安委主席贝利亚、外长莫洛托夫。当时被称为临时三驾马车。但三人也没有被明确指出谁是接班人,特别是莫洛托夫,斯大林临死前已经被边缘化。因此所谓的三驾马车,也只是临时性的,名不正,但言顺。

不过斯大林曾指定过接班人,二战后,有一天,斯大林在里扎湖休息时,曾感慨自己老了,应该考虑接班人。他说部长会议主席是沃兹涅先斯基,党的领导人是库兹涅佐夫。

斯大林说完后问同行的人,便没人反对他。此后,斯大林再没有说过谁是接班人的事。

库兹涅佐夫曾任列宁格勒州委第二书记,卫国战争时,他在波罗的海舰队任军委员,还任北方和列宁格勒前线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苏联最困难时,列宁格勒被三面包围,斯大林给库兹涅佐夫写封信,要求他全力保卫列宁格勒,并对他说希望寄托你身上,还签上名,放了一包斯大林喜欢抽的香烟。用专机把这封信送到被围的列宁格勒,交给库兹涅佐夫。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据后来历史学家称,这是斯大林一生中唯一夹带礼物的亲笔信。因为当时形势太危险了,没人知道未来如何,苏联是否能挺住,斯大林没底,他也着急上火。

当时列宁格勒州由库兹涅佐夫负责指挥防御,因为日丹诺夫书记生病。他不仅要组织防御,还要筹措供应食品,他和儿子一起戴上头盔,到前线鼓舞士气。前线人员最喜欢库兹涅佐夫。

1946年,二战后,斯大林并没有食言,把库兹涅佐夫调入莫斯科工作,任苏G组织局委员,负责契卡、内务部、秘书处工作,还掌管人事。

在此期间,斯大林多次公开称,库兹涅佐夫就是他的接班人。但库兹涅夫却没想到,马林科夫与贝里亚对他恨之入骨,因为马贝二人也是斯大林身边最亲近的人。

1948年,日丹诺夫突然去世,当时死因很奇怪,还造成了日丹诺夫案,库兹涅佐夫失去了最硬的靠山。但此时库兹涅佐夫却没想到,有人向斯大林告密,揭发了库兹涅佐夫在列宁格勒的罪行,说是列宁格勒的保卫战的纪念馆比莫斯科保卫战纪念馆修的还豪华,还说库兹涅佐夫从不提这是斯大林的功劳。

正是这封揭发信,让斯大林对库兹涅佐夫有了看法,不再信任他。1949年,苏联解除了库兹涅佐夫所有职务,并立即逮捕他。1950年,列宁格勒法院审讯了库兹涅佐夫,在庭审中,库兹涅佐夫坚决否认,但最终还是被判了死刑。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另一个接班人是沃兹涅先斯基,此人出生于农村,当过印刷工人,1919年加入俄共,后来在当地共青团工作,被保送斯维尔德夫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毕业后到顿巴斯任叶纳基耶沃冶金厂宣传员和书记。后来一直干到苏联中央监察委员会工农监察部工作,1934年成为苏联监察委员会委员。

1941年,沃兹涅先斯基干到了候补委员。卫国战争时任苏联国防委员会委员,这是战时一个更高领导机构。二战后,他当选更高苏维埃代表。

1947年至1949年,沃兹涅先斯基当选政治局委员,进入30人核心领导层。日丹诺夫死后,斯大林很恼火,下令彻查,作为日丹诺夫亲信,也是列宁格勒帮成员,1950年被处决了。沃兹涅先斯基死的最悲催,他被指定接班人后,就有人嫉妒他,而嫉妒他的就是莫斯科帮成员。但日丹诺夫案件让斯大林失去理智,很多人冤死。

1988年2月,戈尔巴乔夫给沃兹涅先斯基恢复名誉,追认为党员。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更高层也突然进入真空状态。当时贝利亚作为内务部长,掌握秘密警察和核导弹计划,他是公认的二号人物,而马林科夫是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是苏G一把手,但斯大林之前注重把权力向部长会议主席过渡,赫鲁晓夫权力并不大。

贝、马、赫实际上是三人组,但赫鲁晓夫权力最小。斯大林去世后,当时对苏联进行的改革是贝利亚主导。赫鲁晓夫是高手,他知道贝利亚如果继位,他必然遭殃,于是联合马林科夫把贝利亚搞掉。

贝利亚死得也很惨,有人说他是罪有应得,其实是权力斗争牺牲品。搞掉贝利亚后,赫鲁晓夫就开始搞马林科夫。当时马林科夫的确被国内外认为是接班人,我国当时还印了马林科夫大量头像。因为从斯大林部署看,马林科夫是顺位接班人。

马林科夫可是斯大林最忠实的人,他最早的时候不起眼,1918年时进入苏军工作。二战中担任能写的政工干部。此后又调到斯大林身边工作,实际上担任是秘书长工作。

马林科夫在斯大林身边工作很稳,斯大林去世后,如果马林科夫自认为是接班人或许就能成功。但马林科夫不是一个政治斗争的高手。有人说他不爱说话,实际上他没什么能力。最终败在赫鲁晓夫手下。

马林科夫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后,1962年离休,直到1988年在家乡去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8/394976.html

“斯大林死后谁是接班人 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谁” 的相关文章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三杨”、蹇义、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离去,英国公张辅实际上早已经独木难支了,再多话就惹人嫌了。这个历经四世功勋卓著,成长于靖难之役;曾经四至交趾,“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参与过三次朱棣北伐;平...

她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竟然还把寺庙改成青楼

她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竟然还把寺庙改成青楼

朝鲜王室,曾先后出现过著名的三大“妖女”,分别是肃宗时期的张禧嫔、中宗时期的郑兰贞,还有成宗时期的张绿水,相信很多人对此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讲一讲“三大妖女”之一的张绿水。朝鲜王朝在对待阶级关系以及嫡庶问题的层面上来说,与中国封建王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倘若小...

禁烟之后英国发动攻击,林则徐是怎么抗敌的?

禁烟之后英国发动攻击,林则徐是怎么抗敌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林则徐是怎么抗敌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林则徐这个人物在清朝末期的历史上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在当年的那个时代里,林则徐也算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清朝大臣了,而他所做的最为有名的事情,就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了,不过,我们今天不说林大人销烟的事,而讲一下他是如何在销烟之后,面...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道光审俘虏问了什么?维多利亚女王是个怎么样人?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道光审俘虏问了什么?维多利亚女王是个怎么样人?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的趣闻。《孙子兵法》有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乃至两国交战,最忌信息不透明,这样就无法准确估算彼此的实力,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只有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才能百战百胜!不得不说,古之贤者真的是智慧非凡,早在千年之前就能有此远见,还将其载入兵...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之后为什么会害了欧洲?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之后为什么会害了欧洲?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来侵略,为何有人说害了欧洲?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开始修建长城,准确的来说是继续修建,因为早在燕国,赵国就开始修建长城,秦始皇只是将他们修建的连接起来。秦始皇修建万里长...

唐朝文官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袭击 一怒之下带兵干掉了整个国家

还不知道:唐朝文官王玄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来不缺少猛人,而下面说的这位猛人却猛的有点过了头,带领三十人的团队到国外转悠,结果被人打了蒙棍,而后凭能力,不找后台老大要人马,凭一己之力灭了这个国家。唐朝是一个崇文尚武的朝代,文人墨客出门都佩戴宝剑,比如李白,...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军队不多为什么能打到欧洲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成吉思汗可谓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甚至还有诗句是夸赞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看来他的伟大事迹已经千古留名。能让成吉思汗名垂千史的还当数他的卓越功绩,可谓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其实成吉思汗手下的战士...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给英国女王信的内容是什么?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给英国女王信的内容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给英国女王写一封信 真的可笑吗,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是一个让人怒其不争的存在,对外战争中,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辉煌胜利,即使是康熙打败沙俄的雅克萨之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最终还是让沙俄占到了便宜,根本没有打痛对方,以至于为沙俄后来的虎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