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19)180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闺怨诗,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多如恒河沙数,亮似午夜星辰,具体的数量应该是没法统计的。如此庞大的基数,应该与诸多朝代都老老实实地扎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许多人开始认为“中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种渊源流长可以仿佛凤凰涅槃般的“文化”;历经磨难仍旧屹立如初;其中当然也会与时俱进地做出相应改变,但大的根基或框架是不会挪动搬移的。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他与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能够自由思考,可以拥有着不一样的丰富思想。人之七情六欲,不能单纯的以为不好,它们的存在肯定会有着自己的必然性。至少在诗歌作品里,终究是需要讲“真情实意”为最上等的;一个没有自己情感作品,连自己都无法感动,又何以去打动他人。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

流照伏波营。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

在诗歌世界里,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某一种感情会占上某种上风,如果结合到现实里所发生的一切,便会很清楚地明晰其中所必需的那些感情成分。比如本诗题目为《闺怨》,便是古代诗歌常常吟咏的主要题材之一。闺怨诗在唐代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这大概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在首句“雁尽书难寄”中,诗人把个人情绪赋予在他物上面,为需要表达的情感寻找一种媒介,或者说是一个出口。在这里,我们又和大雁相遇,之所以说是又,便是因为“鸿雁传书”这个传说,对于大家而言可以说是熟悉得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意象,大雁基本上被诗人们借用的有些烂熟。

南北往来客,皆托鸿雁归。无法达成的期望,只好寄托在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身上,这本就是作为人的无奈。“青鸟传信”、“鱼雁传书”,在某一时刻,都化作人本身内心所想要把情感传递出去的强烈愿景。晏殊在《清平乐·红笺小字》写道:“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张舜民也有《卖花声楼上久踟躇》词,其中有句:“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都用此意,唱传不绝。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

第二句“愁多梦不成”,更是延续之一句中的意思,在后面接续不断地叠加自己内心里难以排遣的情感。诗人在诗歌的一开始,就借用大雁早已飞走远去,所以造成书信难以寄出,从而断绝了与情人的来往联系。这是一个困境,没有办法摆脱地掉。

正是因为如此,诗中人才变得忧心忡忡,思想再也得不到安宁,就像此处所写“愁多”起来。所谓“梦由心生”,在因想念所引起忧愁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原本应该是会在梦里见到自己思念的人儿的。可是,诗人偏偏另外作为,就是要写下“梦不成”。理由何在?就是因为由于太过于想念情人,反而无法入睡,如此又怎么能够梦见自己心爱的人呢?

诗人在此,故意偏离了正常思维,剑走偏锋,旁敲侧击,反而能够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由此,才会变得更加接近于现实里所发生的某些过程,演绎出符合当下情景之中的人物内在情感变化态势,形成一种名符其实的人物代入感,令人更好地理解闺中思妇的情感真挚性和延续性。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忽然逃离了前面的某种含蓄性质,变得直白起来:在音讯全无的情况下,愿意追随着天上的那轮孤月,就像是它的充满了孤单又孤独的影子,尽自己的能力去照亮边塞的军营。伏波,古代将军的封号,此处指代军营。

书信难寄,梦又不成,只能见月生情,一往情深。所以,才会下意识地想让自己化作月影,从而可以去流照军营。事实上,在这个充满了悲情的想象里面,一切完全是建立在闺中思妇对身处边塞亲人的思念之上,因而才会显得如此真情吐露。

正是基于此点,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闺中思妇的那种无能为力,是如此真切,又是如此悲愤。所以最后的身化月影,并非一种能够理解为想象力的技巧手段,而更为正确的说法是闺中思妇对命运的某种反抗。这种反抗性十分弱小和不自觉,但是却显现得分外逼真,也包含有某种意义上的象征性。

在闺怨诗群里,本诗显得并不突出,或许有题材无新意的原因,也有可能名家名作太多的因素。比如最后两句,与“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期《杂诗三首》),有着异曲同工的妙趣。而借月吟诵抒情,又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也是殊途同归之感。但是,我们终究不能抹煞掉本诗自身的特点,“善于诉情,又善于远古”(吴逸一《唐诗正声》),情真意切,大抵如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8/394996.html

“《闺怨》唐代沈如筠所作,真正把握到闺中人的内心世界” 的相关文章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唐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唐英,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七年,卒于神宗熙宁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攻苦读书。及...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张九龄的诗歌高雅超逸,清丽情深,《望月怀远》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歌的首联,便是千古流传的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中秋月景。...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水浒好汉徐夫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妻,呼延灼的亲家

水浒好汉徐夫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妻,呼延灼的亲家

水浒好汉徐夫人是如何被骗上梁山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梁山上有几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答案是两个。除了林冲之外,金枪手徐宁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熟悉《水浒传》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徐宁是金枪班的教师,而金枪班就属于八十万禁军,只不过小说作者故意没有点明,因此有不少读者不知道。而林冲一样,...

水浒中的李师师,在历史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吗?

水浒中的李师师,在历史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吗?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师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水浒传》中出现的六十位女性形象中,有五十九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只有一位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过。她是谁?她便是小说第七十二回出现的李师师。有关她的故事,出现在《东京梦华录》、《青泥莲花记》、《李师师外传》、《风月偶记》、《汴梁风...

水浒中郑屠是什么结局?死的到底有多冤?

水浒中郑屠是什么结局?死的到底有多冤?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真的很冤枉。大家以为他是个恶棍,欺男霸女,虚钱实契,霸占玩弄金翠莲后,又想赚一笔从来付出过的契约钱?估计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的。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先说故事的大概情节:风尘女子的金翠莲,父女两其实是一个钓凯子的组合。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伎乐组。卫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