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10-27)430

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在那个战乱纷争,浪人横行的年代,能够在日本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自然,他们的生老病死也会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在日本战国史上赫赫有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呢?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藤堂高虎雕像

藤堂高虎出身在一个稍微有点资本的乡绅家族,一生中跟随着不同的君主四处征战,一生的阅历可以说是极其的丰富。在藤堂高虎侍奉浅井家时,浅井家正遭受着织田信长的攻击。最后的结果是浅井家不敌织田信长的进攻失败了,身为浅井家家臣的藤堂高虎自然会受到牵连。那么藤堂高虎接下来的命运如何?藤堂高虎怎么死的呢?

所幸,藤堂高虎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在浅井家之后,藤堂高虎结束浪人的生活,侍奉了很多君主,但很快,都选择了离他们而去。藤堂高虎选择君主时,最看重的就是君主的才能与潜力,并不会因为偷安而侍奉一名昏君。在这之后,他遇到了丰臣秀长,这是他唯一甘愿为之卖命的君主,即使这位君主因病身亡,他依旧尽心尽力辅佐丰臣秀长的儿子。然而不幸的是,丰臣秀长的儿子丰臣秀保年幼溺水身亡。

虽然藤堂高虎内疚没有照顾好丰臣秀保,但是丰臣秀吉看重人才,仍然希望留住他。但是最后藤堂高虎还是选择了离开,用自己敏锐的观察,重新选择了一位君主——德川家康。自此之后,藤堂高虎一心侍奉德川家康家,直到自己死去去。所以,藤堂高虎怎么死的答案是寿终正寝。

藤堂高虎的轶事

藤堂高虎出生于日本近江犬上郡藤堂村的一个土豪家庭,他自小不仅身高超过一般人,达到一百九十厘米,并且勇武、机智也异于常人。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藤堂高虎画像

藤堂高虎的轶事有很多,最有名的是藤堂高虎在十三岁时获得名刀备前兼光和黄金一枚的故事。年幼的藤堂高虎跟随父亲出仕,因父亲要镇压发生在东近江的一场暴乱。父亲担心藤堂高虎年龄太小,跟着自己去平乱会受到伤害,于是就让藤堂高虎自己先回家。

年幼的藤堂高虎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又不想失去难得的一次亲临战场的机会。就表面上应允父亲,但是却偷偷的和小姓与助一起跟在父亲的身后,希望能帮上一点忙。当藤堂高虎的父亲藤堂源助虎高在前进寻找敌人的时候,藤堂高虎早已经悄悄的绕到了敌人一揆的后方,并隐藏了起来。当父亲藤堂源助虎高向敌人一揆发起进攻,一揆的战力越来越弱、节节败退,想要逃跑时。藤堂高虎和小姓与助一起从后方杀出,给一揆一个措手不及,帮助父亲大获全胜。他不仅夺取了一揆的一匹雄壮的战马,更是在小小年纪亲手杀死了一名强壮的士兵。为了奖赏英勇机智的小藤堂高虎,主家浅井氏特奖励给藤堂高虎一把备前兼光和一枚金币。

这就是最著名的藤堂高虎的轶事。藤堂高虎自小天赋异禀,成年后更是身经百战、享有盛誉。因此藤堂高虎的轶事多有流传。

藤堂高虎投奔了七个主家是哪七个

藤堂高虎是一个在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由于其出身并非是什么大户人家,只能靠追随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一生 *** 投奔过七个主家,虽然有些人认为他的所做所为无可厚非,但是还是被后世的人所不齿。那么,藤堂高虎投奔了七个主家是哪七个?并非所有人都清楚,要想知道藤堂高虎投奔了七个主家是哪七个?那最开始要明白就是,他更先追随的人是谁。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藤堂高虎画像

藤堂高虎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出仕浅井长政,这就是他的之一个主家。后来,浅井家衰败,高虎就投到了织田信澄麾下,这就是第二个。第三个仍在织田军团中,高虎这次投奔的是长秀门下。再然后,高虎就开始了流浪生活,没有投奔过谁。

后来高虎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被秀长所用,这也是他出仕的第五个主家。高虎虽然忠心耿耿,秀长却最终病死。高虎就又辅佐秀俊,这就是第六个了。然而因为秀俊被自己的叔父骗走了所有的领地,高虎心怀愧疚,引咎辞退。不过高虎自己的野心还是存在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高虎就又投奔了秀吉。这就是高虎投奔的七个主君了。藤堂高虎投奔了七个主家是哪七个也就一目了然了。不过,在之后的史学家研究中,藤堂高虎其实还有第八个主君,就是在秀吉之后,他投奔的家康。所以,实际上藤堂高虎是有八个主家的,只不过是大家习惯性的称作七个主家而已。

藤堂高虎的评价

对于藤堂高虎的评价,之一个当然就是“高”了。作为日本人中难得的身高佼佼者,藤堂高虎的身高是其一大特点。藤堂高虎出身并不是什么名士名家,所以他出名的道路并非十分坦荡的。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也并非全是褒奖,毕竟,其对于金钱的渴望和地位的野心让他不可能是那种清廉,温文尔雅的人。世人对于藤堂高虎的评价就是一个追从者。他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追随着浅井家。后来因为浅井家兵败,高虎逃回近江。又投入浅田家的门下。在之后,藤堂高虎又突然没有追随任何人,自由自在的流浪了一段时间。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藤堂高虎画像

结束流浪生涯之后,藤堂高虎又追随着秀长,被重用。后来被提拔成为领取万石的显赫人物。后来秀长去世,高虎又因感念知遇之恩辅佐秀长的养子秀俊。后来藤堂高虎因秀俊失去所有领地而感到惭愧就辞退隐居,但是不到一个月他又被秀吉招出。最后,高虎又开始有目的的接近家康,并奉其为主。在江户时代人们认为忠君不侍二主,而藤堂高虎前后共追随七个主人。由此,藤堂高虎的评价又多了“裹切者”和“寝业者”的罪名。不管如何,藤堂高虎在那个迷失的时代为了生存下来。从一个小卒变成一个大名,将他自己的生存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让自己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更好的生存下来,以及在之后的幕僚体制中仍能游刃有余的处理,足以见此人的精明和智慧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0/406983.html

“战国史上著名的藤堂高虎怎么死的” 的相关文章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三杨”、蹇义、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离去,英国公张辅实际上早已经独木难支了,再多话就惹人嫌了。这个历经四世功勋卓著,成长于靖难之役;曾经四至交趾,“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参与过三次朱棣北伐;平...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连生卒年...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自1939年春,英国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条约...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惨,但是又有人说乾隆是对的,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问题的...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为何能让欧洲叫苦连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02年,是为东汉建安7年;在这一年如果要选心情最爽的人,曹操至少属于之一。两年前,也就是建安5年,曹操在官渡一战击败了自己的发小袁绍,抢到了冀、青、幽、并四州,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时,广袤...

英国公使对他说了一句话,竟能让慈禧气得暴跳

英国公使对他说了一句话,竟能让慈禧气得暴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戊戌政变以后,光绪皇帝基本上退回到了他的小房子里面,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由幕后的操纵直接来到了政治的前台,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变成了慈禧太后名正言顺当家作主的时代,在这一时期里面,慈禧太后的威信越来越强盛,光绪皇帝也在摇...

织田信澄:被杀父仇人所抚养

织田信澄:被杀父仇人所抚养

永禄七年(1564)元服时改津田姓,初名信重,后名津田信澄,津田是织田的一个旁系姓氏(就好象今川是足利的旁系一样)。其后在元龟二年成为浅井家降将矶野员昌的养子。织田信澄在成人后受到伯父织田信长起用,担任信长的侧近及部将活跃各式场合之中,不但于天正二年二月出席信长茶会并担当御通役之职,更是同年三月织田...

关于织田信孝的评价如何?织田信孝是怎么死的

关于织田信孝的评价如何?织田信孝是怎么死的

这个时候,什么战术、谋略,都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变成了一场关于勇气和意志的较量,双方就是拿着刀枪,红着眼互相乱砍乱刺,谁退让谁就输了,谁能撑住谁就会赢! 丰臣秀吉一方,勇将倍出,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七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人称“贱岳七本枪”! 这七个人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