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义者叶芝在诗歌上有怎样独特的写作手法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
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神秘主义者、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叶芝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他在诗歌写作上对后世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以诗歌《当你老了》为例,来看一下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
叶芝
诗歌《当你老了》是叶芝写给他女友茅德·冈的作品,这篇诗歌中,叶芝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深切地展现出了他对女友的依恋之情。
首先,叶芝在诗歌中通过婉转表白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主要是表现在诗歌的文字上。这首诗歌并没有直白地进行叙述作者自身的情感,而是通过一些想象的生活细节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其次,叶芝在诗歌运用了假设想象的写作手法,通过想象的事物将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了一起。诗歌的题目就是一个想象的开始,创作这种诗歌的时候,叶芝正好处于青春期,但是这个题目却是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老年的境况中,给读者留下了无线的遐想空间。
对比反衬也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与其他人的爱情诗歌相比,叶芝的诗歌显得非常低调而又悲观,通过这首诗歌能够体会到诗人对自己苦苦坚守的这份感情感到失落。所以,从整个诗歌看来,这首诗歌与其他的爱情诗歌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从而反衬出自己对这份感情的重视和向往。
叶芝是哪个国家
叶芝是哪个国家?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人之一。叶芝因为受到神秘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响,演变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叶芝
叶芝出生在一个名叫山迪蒙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一位肖像画家。叶芝的童年分别在爱尔兰都柏林和英国伦敦度过。早年叶芝进行绘画学习,当时是伦敦艺术家和作家中的一员。1886年,叶芝创作了一部名叫《摩沙达》的诗歌戏剧。之后,又创作了另外四部作品。
为了父亲的绘画事业,叶芝一家迁到了伦敦居住。最开始,叶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者家庭思想的教育。叶芝的母亲因为非常思念故乡,于是常常给他们讲关于家乡的故事。1877年,叶芝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在葛多芬小学学习了四年。叶芝在那里的学习并不突出,表现平平。之后,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原因,他们一家又迁回了柏林。开始是住在市中心,后来又搬到了郊外皓斯进行居住。
叶芝在皓斯的时光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皓斯周围全都是森林和山丘,叶芝家雇的女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因此经常给叶芝讲一些传奇的故事,这些神秘的冒险之后也被收录在了叶芝作品《凯尔特黄昏》中。之后,叶芝在柏林的一所中学中继续完成他的学业。由于父亲的画室在学校的附近,叶芝经常去父亲画室消磨时光,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的艺术家和作家。
叶芝 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叶芝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在192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他主张提倡要实现爱尔兰民族的伟大抱负和理想,他始终坚信艺术是应该是民族性的。因此,在1923年12月10日,叶芝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叶芝
叶芝是爱尔兰民族主义的领导人,他主张爱尔兰作家应该要运用爱尔兰的景色,并且从爱尔兰的传说中进行作品取材。根据这个原则,叶芝创作了他的之一部书和之一个重要的剧本。
1887年开始,叶芝就专门开始从事诗歌的创作,被当时其他作家称为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除了诗歌写作,叶芝对戏剧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先后一共写过26部剧本。
叶芝在早前的创作中充满着浪漫主义思想,擅长去营造梦幻的氛围。等到进了老年之后,在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尤其结合他自身的切身经验,他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趋向于现代主义。
叶芝不但是艾比剧院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爱尔兰国会的参议员。他非常重视自己的职务,对待自己的职务也相当重视。叶芝曾经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他所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正是因为他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用他毕生的艺术思想来表达了整个爱尔兰民族的灵魂。
叶芝的诗
叶芝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更具有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在他的一生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叶芝早年所创作的诗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擅长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叶芝的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叶芝早年所创作的诗歌《走过柳园》代表着他早年的创作风格。
叶芝
叶芝在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子茅德·冈之后,他的诗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首《走过柳园》据说也是想给这位女子的。这叶芝的诗中能够看出诗人对她的爱慕与崇拜,读者会被文中的字词所吸引,让人印象深刻。这首诗歌同样也是叶芝自己十分喜爱的作品,诗歌的语言尽管简单朴素,但还是很耐人寻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诗人在诗中写道说自己在柳园中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遇,在诗中用“纤足雪白”就把女子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能够联想到在柳园中遇到了一个光着雪白的脚丫走在花丛中的女子的形象,作者善于用一个很小的细节,来衬托出这位女子的美丽、机灵,寥寥几笔便能够勾画出一副美丽的轮廓。
不仅只是在外表上的描述,作者同样描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纯洁和灵秀。在诗中,有一句诗歌是这样写的“她要我自然相爱,像是树叶长出新叶”,这句话写出了女子心灵的纯洁和美好,这跟作者的愚蠢鲁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整首诗歌中,我们能够想象出这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性形象,诗人对她充满了爱慕和欣赏之情。
叶芝墓志铭
叶芝墓志铭是他晚年作品《本布尔宾山下》的最后一句诗句,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死者的墓志铭,就是死者想要对生者所说的话。死者在最后要讲的话,对生者可以说是有着启示的作用。那么,叶芝墓志铭是想要向生者表达什么意思呢?
叶芝墓志铭
1938年末,叶芝的病情让人堪忧。1938年,在他病情稍微有所好转的时候,他将自己的诗歌《本布尔宾山下》的手稿交给了妻子,而他的墓志铭就是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叶芝的诗句在这种语境下又体现了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不要在意生与死,骑者,应该继续你之后的旅程。诗歌,是艺术魅力的体现,同样也是自由的体现。那么,诗歌如何才能到达自由的境界,就是要摆脱沉沦的状态,从事物存在的本身脱离出来。
叶芝的墓志铭告诉世人,不要纠缠于生与死当中,不然人就会永远的堕落下去,自己的生命需要自己去体验和理解,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什么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超越生死,永远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生透过死,能够显现了出生时候的孤独,只有当我们在死亡的面前时,才意识到之前得生死已经没有意义了,人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发现人生的意思。这些问题是别人无法理解和解答的事情,只有询问自己。因此,作者会说,骑者,不要再停留了,开始自己的旅程,在旅程中去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