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宗室诗人李适之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但这些龙子龙孙们运气不佳,有的早殇夭折,有的犯罪被贬黜,有的在激烈的皇太子储位斗争中落难,有的在武则天篡位期间遭到屠戮清洗,只有唐高宗李治支脉后裔继承皇位,其他幸存下来的寥寥无几。他的大儿子李承乾的人生最有代表性。
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生于长安承乾殿,李世民因殿为名,给他取名李承乾。公元620年(武德三年),还是个吃奶娃娃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的之一年,就把李承乾立为皇太子,成为未来的唐朝储君。
但这个李承乾却很不争气,不仅一条腿略有伤残,行走不便,而且生性顽劣,贪图逸乐,自小在宫中就是混世魔王,让李世民大失所望,逐渐有了废立太子之心。父子二人由此产生隔阂。
贞观十七年,父子二人矛盾激化。眼看储君之位难保,李承乾狗急跳墙,勾结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谋反,结果失败告终。李世民震怒不已,把李承乾废为庶人,发配荒凉遥远的黔州,一年之后李承乾死在那里。
祸不单行,到了武则天篡位时期,李承乾这一支脉再次遭受重创。他的儿子李象因为是前朝太子之后,遭到武则天猜忌,被一撸到底从皇族除名,就此成为平民百姓。
武周时期结束后,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为了重振李唐皇室,大力提拔重用李唐后人。李象之子、也就是李世民的曾孙李适之,由此时来运转,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徙陕州刺史、河南尹等职。
到唐玄宗时期,李适之再度高升,担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知节度事,刑部尚书,天宝元年八月,李适之升任左宰相,兼兵部尚书,封清和县公。李适之在任期间,政不苛细,为下所便,轻薄徭役,兴修水利,颇有政声。
但倒霉的是,他与唐朝头号奸臣李林甫同朝为官,李林甫阴狠忌刻,嫉贤妒能,利用唐玄宗的宠信,百般排挤倾轧李适之。李适之由此逐渐失宠,地位岌岌可危。为了自保,李适之被迫于天宝五年(746年)辞官,回家闲居。
满腔报国之心的李适之,眼看奸臣当朝,国事糜烂,他却自身难保,忧从中来,无可派遣,从此喜欢上了喝酒,而且每次必定喝的酩酊大醉,烂醉如泥,沦为酒鬼。
闲极无聊之余,他与当时一批喜欢豪饮的文人结为好友,包括李白、贺知章等人,日日聚会狂饮。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专门提到他: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李适之本来不以诗文见长,但每天与贺知章李白等这些一流大诗人为伍,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写诗,但他文采不高,诗中每每大量使用口语、民间俚语,是标准的打油诗,但其中也偶有佳作。
《全唐诗》收录了他两首作品,其中一首《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赢得后人一致好评。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他罢相之后,闲居在家,以饮酒度日,原先门庭若市的场面一去不返,名利之徒们纷纷避而远之,使得他家门庭冷落车马稀。
这首诗虽然不那么雅致,不脱打油诗本色,但却深刻地揭示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不良现象,令人唏嘘不已,深受后世好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那一句衔杯乐圣,就从他的诗作化裁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