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2-28)261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在睡梦中听到消息,急火攻心吐了一口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第十三回)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凄,也不和人玩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搊(音chōu)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

贾宝玉急火攻心如此,可笑脂砚斋却说[甲戌侧批: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

真如脂砚斋所说,贾宝玉就不会“于国于家无益”了。

其实“急火攻心”已经表明贾宝玉的心情。

“急”是关心则乱。

“火”是痛极而生。

“攻”是事出突然。

“心”是真情实感。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如果秦可卿不让贾宝玉最上心,也就不可能如此“急火攻心”而吐血。

当然,贾宝玉吐血也不完全为她,曹雪芹还埋伏了其他隐喻。

一,秦可卿与贾宝玉的关系不一般

秦可卿是贾宝玉之一个动情的女子。

尽管秦可卿是贾蓉的媳妇,与贾宝玉差着辈分。但贾宝玉正由儿童过渡到少年,伦理观念淡泊,人性由本能支配。秦可卿引起贾宝玉的“注意”(记住这点重要)不奇怪。

为了接近秦可卿,贾宝玉会几次三番放下宝姐姐和林妹妹,主动去到宁国府。

而那一回他突然要在宁国府午睡,更是一次蓄谋已久自导自演的“故意为之”。

贾宝玉要午睡,尤氏要陪着贾母和王夫人,按照规矩肯定是秦可卿去负责安排他睡觉。

贾宝玉拒绝睡给他准备好的书房,宁国府虽大,短期哪里找出一间适合贾宝玉睡觉的地方?

既然准备好的房间不睡,又不能给贾母送回去,只有让他睡自己的房间才好交差……

贾宝玉笃定秦可卿会迫不得已让出她和贾蓉的婚房,让他能遂心“一亲芳泽”。

果然,睡入秦可卿房中后,贾宝玉很快由“秦氏”引导梦游太虚幻境,并与其成亲有了夫妻之实。

至此,贾宝玉完成了成人礼。

贾宝玉对秦可卿的特殊感情,警幻仙子评价为“意淫”。

但曹雪芹写“梦游太虚幻境”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其中的“不伦”,影射贾珍对秦可卿不轨的“皮肤滥淫”。

秦可卿不清楚贾宝玉对她“意淫”,肯定也不知道贾珍的禽兽觊觎。

“淫丧天香楼”的真相,就是秦可卿受到贾珍淫辱后而死,是为“造衅开端实在宁”。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二,贾宝玉对林黛玉之死的提前反馈

秦可卿还有另一层寓意,就是影射钗黛。

太虚幻境中的秦氏,被贾宝玉认为“又像宝钗又像黛玉”。

警幻仙子介绍她说名可卿字兼美,兼具“钗黛”之美。

薛宝钗的结局不是死,林黛玉却只活了十七岁。

秦可卿之死,也伏笔黛玉之死无疑。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死必然会有剧烈反应。按说就应该是这般听闻消息急火攻心而吐血才对。

但问题是根据八十回前线索来看,林黛玉死时,与贾宝玉已经天各一方。贾宝玉根本不可能知道。

就算贾宝玉会有类似“心灵感应”,但“大哀无声”,可能并不会有这般剧烈的反应。

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林黛玉就像《钗头凤》的唐婉那样,嫁与他人远走天涯。贾宝玉哀莫大于心死,心境沧桑,已经不会如现在这般剧烈反应。

曹雪芹借由秦可卿之死,提前反馈了林黛玉死后,贾宝玉该有的反应。

三,秦可卿之死,代表女儿之死

秦可卿之死,不光代表了林黛玉。其实后文金钏儿之死,尤三姐之死,晴雯之死,原文都有贾宝玉的情感反馈。

等到大观园凋敝离散开始,从晴雯死于中秋之后,贾宝玉的眼泪就没有停过。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就像《枉凝眉》中写得那样,“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这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有人认为这是黛玉之泪,其实并不是。明显是贾宝玉哀伤女儿纷纷离丧的眼泪。

而等到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反而不会出现这等强烈的情绪。

此时的她已经看开一切,不再执着。

所以,秦可卿死后,贾宝玉吐血,是“有其事、喻他意”。

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个死去的女子,贾宝玉这口血,是为女儿而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2/428346.html

“《红楼梦》面对秦可卿的死,贾宝玉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的相关文章

韦方质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编成《垂拱式》二十卷

韦方质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编成《垂拱式》二十卷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方质,韦云起孙,扶...

陈人杰:南宋短命才子,一生只留下31首《沁园春》

陈人杰:南宋短命才子,一生只留下31首《沁园春》

陈人杰,一名经国,字刚甫,号龟峰,南宋末期爱国词人,他的一生十分短暂,屡试不第,后来漫游各地,卒时年仅二十六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陈人杰的故事,给大家一个参考。陈人杰现存《龟峰词》一卷,共31首词,全部为《沁园春》调,这也是两宋词史上比较罕见的用调方式。陈人杰的词大多抒写忧时报国...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

《九月十日即事》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注释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及注释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

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释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

蒲松龄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能出名?

蒲松龄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能出名?

对蒲松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蒲松龄,男,汉族,公元1640年生,寿命76岁。属相龙,星座为双子座,山东淄博人。辛苦遭逢的才子蒲松龄:72岁考上贡生,一生都穷困潦倒。蒲松龄在《清史稿》中没有列传,据现存其他史料记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生...

蒲松龄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是什么?

蒲松龄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是什么?

对蒲松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们都信服于迷信传说,平时都去烧香拜佛,祭拜神仙。说到底还是当时科技不发达,而这不过是封建思想的打压之下,人们寻找的精神寄托,比如说小说中这些鬼怪,狐仙,神佛的传说啊,虽然都是讲的关于他们的事,其实还是人间的事情,一切都是与人有关的...

评论列表

蓝星
蓝星
3周前 (11-04)

红楼梦中贾宝玉听闻秦可卿之死,急火攻心而吐血,此反应体现了宝玉对情之真挚、关心则乱的心境以及事出突然的惊愕之情;同时暗喻其对林黛玉的深情反馈以及对金陵十二钗等女子悲剧命运的哀痛与无奈心境沧桑之感令人动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