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九 全文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20)220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 *** 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人事部·卷一百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乐

《说文》曰:乐,极也,欢也。

《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

《毛诗》曰:王在在镐,凯乐饮酒。

《礼记》曰: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又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又曰:子贡观於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

《左传》曰: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论语》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又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又曰: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又曰: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又曰: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

《战国策》曰: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饮酒乐,天又雨,君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於是始强。

又曰:梁王魏婴会诸侯於兰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避席曰:昔楚王登疆台而望崇山,左江右湖以临方皇,其乐忘死,曰:';后代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国者。';今君前夹林后兰台,疆台之乐,可无戒乎?

《东观汉记》曰:光武伐蓟还,士众喜乐,师行鼓舞,歌咏雷声。

又曰:东平王张苍曰:为善最乐。

袁弘《后汉记》曰:光武尝听朝至于日侧,讲经至于夜半,皇太子从容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道,今天下又安,愿省思虑养精神、优游以自宽。上答曰:吾以为乐也。

王沈《魏书》曰:太祖告归乡里,筑室城外,习读书傅,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裴子野《宋略》曰:废帝於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九 全文

《管子》曰:桀放虎入市,乐人之惊。

《晏子春秋》曰:景公饮酒数日,去冠破裳,自鼓盆问左右曰:仁人者,亦乐此乎!晏子曰:人所以贵於禽兽者,以有礼也。君无礼,何以临下?景公请易衣冠也。

又曰:景公饮酒移於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立於门曰:国家得微有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醲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曰:夫铺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预焉。又移司马穰苴,穰苴介胄操戟立门曰:铺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预焉。又移於梁丘据,据左援琴、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乐哉!今夕吾饮,微二子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何以乐吾身也。

《文子》曰:秦楚燕魏之歌,异傅而皆乐也。

《列子》曰:仲尼间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回援琴而歌。孔子问曰:若奚敢独乐?回曰:吾昔闻诸夫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

又曰:孔子游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所为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人为贵,吾既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既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九十,是三乐也。贫者人之常,死者命之终,处常待终,当何忧哉?孔子曰:自宽者也。

又曰:林类年且百岁,晨春被裘,拾遗穗於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適卫,望之谓子贡曰:彼叟可与言!子贡逆之垅端,面之叹曰:先生曾不悔乎?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吾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庄子》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又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又曰:庄子与惠子游濠梁水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又曰: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不仕乎?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以道自乐,回不愿仕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又曰: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又曰:梁惠王立沼上,顾鸿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荀子》曰:子路问於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其未得则忧不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

又曰:凤鸟啾啾,其翼若竽,其声若箫。有皇有凤,乐帝之心。

《淮南子》曰:令尹子佩请饮庄王,庄王许诺。子佩之於京台,庄王不往。明日,子佩跣揖北面,立於殿下,曰:昔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子具於京台。京台者,南望猎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归。若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流而不能反。

又曰: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慊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子夏心战而臞,道胜而肥。圣人不以身徇物,不欲人为之而以自乐也。

《顾子》曰:遇其乐也,则欲荒淫流湎;逮其喜也,则欲欢笑鼓舞。荒淫则伤义,鼓舞则亏风。

又曰:子谓子华曰:尔有四乐,颇知之乎?子华曰:未之知也。子曰:二亲具存,是尔一乐;兄弟无故,是尔二乐,夫和妻柔,是尔三乐;披褐怀玉,是尔四乐。子华曰:华乃有五,遇千载之会,而登夫子之堂,则华之五乐也。

又曰:或曰:夫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盖圣人之陈迹耳,子何好焉?子曰:上纪五帝之盛,下述百王之义,粲粲如列宿,落落如连珠,虽复退居穷处,箪食瓢饮,未始失其乐矣。予可得无好乎!

《贾谊书》曰:宓子治单父。於是齐人攻鲁,道自单父。始,父老谓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不及刈获,请令民人自刈。刈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不资寇。三请,宓子不听。俄而麦毕,资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宓子曰:今年失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於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乎?吾岂忍见宓子哉!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九 全文

扬雄《连珠》曰:臣闻天下三乐焉:阴阳和调,四时不忒,年丰物遂,无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乐也。圣明在上,禄不遗贤,罚不偏罪,君子小人各处其位,众人之乐也。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刘向《说苑》曰: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棋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

又曰:齐景公游海上,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敢言归者死。颜蠋谏曰:君乐治海,不乐治国;彼至有治国者,且安得乐此海也。

谯周《法训》曰:或曰君子处陋巷之中,奚乐也?曰:乐得其亲,乐得其友,乐圣人之道也。

刘向《列女传》曰:楚昭越姬者,越王勾践之女也。昭王燕游,蔡姬在左,越姬骖乘,驷以驰逐,登附庄之台,以望云梦之囿。乃顾谓二姬曰:乐乎!吾愿与子生死若此。蔡姬曰:故愿生俱乐,死同时。顾谓史书之。

《楚辞》曰:乐莫乐於新相知。

刘伶《酒德颂》曰:先生乃捧罂承槽,衔杯漱醪,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曹子建《箜篌引》曰: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忧上

《说文》曰:忧,愁也。

《易》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又曰:当其忧悔吝之时,纤介不可慢也。

《毛诗》曰:踧踧周道,鞠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梼。假寐永叹,惟忧用老。

又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又曰:未见君子,我心则忧。

《左传》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

又曰:吴公子札来聘,请观周乐,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

《史记》曰:秦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昭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矣。以远思虑而御勇士,恐楚之图秦也。今武安君死,郑安平叛,内无良将,外多敌国,吾是以忧。

又曰: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平。平疾谗谄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蜀志》曰:曹公征孙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刘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

又曰:进在青泥与关羽相距,今不往救,进必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

沈约《宋书》曰:武帝起,桓玄闻便忧惧无复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能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自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复怨於吴,冬寒则抱冰,夏热则握火,忧苦其志,悬胆於户,出入尝之,不绝於口。

《华阳国志》曰:蜀中傅相告曰:井中有人。学士靳普言:客星入东井,益州之分,忧刺客入耳。

《山海经》曰:牛首山有草,名曰鬼目,其叶如菜而茎赤,其秀如禾,服之不忧。

又曰:霍山有兽如狸而白尾有鬛,名曰朏朏,可以亡忧。

又曰:茈湖之水,其中多鯈(音稠。)鱼,其状如鸡而赤毛白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亡忧。

又《庄子》曰: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问曰:小子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耶?孔子曰:善哉,汝问!昔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是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不可损益也。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将内求於己而不得,则惑也。

《列子》曰:孔子谓颜回: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之有忧之大也。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於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也。

《孟子》曰:忧以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3/431859.html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九 全文” 的相关文章

杜牧: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严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畯(生卒年不详),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

郑天寿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四位

郑天寿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郑天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天寿,《水浒》小说人物,苏州(今江苏苏州)人氏。性格鲁莽,重义气,因皮肤白净,瘦长身材,善用吴钩剑,武功平...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皇甫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大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大雅(965年-1033年),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因避宋真宗旧名改大雅。靖恭诸杨虞卿之后,...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正一,字不详,定州...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