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汉三杰之韩信生平 韩信结局 韩信子女 韩信军事才能如何

中国历史3年前 (2022-04-26)250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的一天,汉王刘邦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忽然旌旗蔽日,鼓号齐鸣,坛台高筑,刘邦要亲自登坛拜将。跟随刘邦出生人死,身经百战的众将领们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心中暗自高兴,都希望汉王能拜自己为大将。然而,他们见到登坛受拜的大将时,不禁面面相觑,一军皆惊。谁能想到,这位大将竟是军中的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韩信。

少年落魄 受辱胯下

韩信是秦末淮阴人(今江苏省清江西南),父母早丧,家贫如洗。虽有满腹韬略,但求充小吏,尚且不得,因此万分拮据。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只好终日挂剑闲游,靠乞食度日,人们都厌烦他。

南昌有一位亭长,平时很看得起韩信,对他十分照顾,于是韩信便常在亭长家里吃闲饭。时间一久,亭长的妻子便不耐烦起来,蓄意设法将他赶出去。有一天,亭长的妻子早早起来烧火做饭,吃饭时也未招呼韩信。待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吃早饭时,见什么吃的也没剩下,讨了个没趣儿,便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亭长家,另谋生路去了。

韩信离开亭长家后,流浪到淮阴城下,临水钓鱼。钓着鱼,就大吃一顿;钓不着鱼,只好挨饿。这样,没过多久,韩信便变得形容憔悴了。一天,韩信在河边钓鱼,见一位老妪在濒水边漂洗棉絮,便上前问道:老妈妈,您漂洗一天,能得多少工钱?老妪答道:只有三五十钱。您老人家赚钱虽少,毕竟还能吃饱。我年纪轻轻,虽然持竿钓鱼,常常还要挨饿,实在可怜!说完,韩信一阵心酸。那漂母见韩信少年落魄,形容憔悴,饿得可怜,便把自己带的食物分给他吃,一连数日,天天如此,韩信大为感动。他非常感激地对漂母说:承老妈妈如此厚待,将来我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的恩情。漂母听了,十分生气,很不高兴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天天靠别人施舍过日子,能有什么出息。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岂是希望你报答。你既然这样说,那今后就算了吧!说完,提起棉絮走了。韩信碰了一鼻子灰,呆呆地望着漂母远去的背影,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惭愧。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进取,决不辜负这位洗衣老妈妈的一番苦心。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一个无赖少年迎面挡住韩信的去路,故意侮辱他说:韩信,你平时腰里总挂着个宝剑,能干什么用?别看你是高高的个头,其实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弱夫。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而韩信像是没有听见那无赖的话似的,继续向前走。那无赖见状,更加得意,当众拦住韩信说:你如果是条汉子,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你没有这点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作骑马式,立在街上。韩信默默地注视他好一会儿,虽然感到很难堪,最后还是忍气吞声地伏下身子,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那无赖也显得神气十足。但韩信却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起身而去。于是,这件事成为当时淮阴家喻户晓的笑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大智若愚和非凡的气度。少年时这一特殊的经历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这一性格成了他日后成为杰出将领的潜在条件。

西汉三杰之韩信生平 韩信结局 韩信子女 韩信军事才能如何

登坛拜将 初试锋芒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起义后,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也杀掉了会稽郡的朝廷命官,起兵反秦。已长大成人的韩信便投奔到项氏营中,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项梁阵亡后,韩信归到项羽的部下,任主更值宿卫的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出谋献策,都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因而郁郁不得志。他深感到在项羽军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项羽从咸阳返回彭城建都时,悄悄地投奔了刘邦。开始,刘邦只让他当个治粟都尉(掌管粮秣的官),也未予以重任。韩信怀才不遇,又想脱离刘邦。这时,汉相萧何发现了他。

原来,在西行路上,韩信有幸和萧何交谈了几次,萧何发现韩信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便极力向刘邦推荐。可是,数日过去,韩信见刘邦并未重用自己,心情十分苦闷。他责怪刘邦不识英才,结果被刘邦一怒之下定为死罪。临刑前,韩信仰天长叹道:汉王不是要打天下吗,为何要杀壮士?监斩官夏侯婴闻言大惊,知道韩信不凡,便急令停斩,去报告汉王。刘邦虽免了韩信的死罪,但仍不重用他。一天夜里,月明星稀,韩信悄悄收拾好行装,骑马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韩信出走,急出一身冷汗,忙跳上一匹快马,连夜迫出100多里,总算追上了韩信。两天以后,萧何终于劝回韩信,并再次向汉王举荐。他对刘邦说:诸将易得,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国土无双。如果大王要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韩信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大王要夺取天下,就不能没有韩信啊。愿大王三思。这次,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准备拜韩信为大将。

再说汉王刘邦依萧何所议,命人筑了一个高台,准备拜韩信为大将,并想马上召见韩信。萧何见刘邦将此事看得如此轻率,就劝阻道:大王素来不注意礼节,现在拜大将就像招呼一个小孩子一样,这恰恰是韩信出走的原因。刘邦恍然大悟,说:依你怎么办才好?,既然要拜韩信为大将,就必须选择吉日良辰,沐浴更衣,戒荤戒酒,先表现出诚意。然后召集文武大臣,举行隆重仪式,您亲自登台授印才好。刘邦点头称是。

一个平日不为人知的军中小官,如今一下子拜为大将,军中上下惊骇不已。几位跟随汉王出生人死、身经百战的将军,现反倒居于韩信之下,个个被弄得莫名其妙,面面相觑。刘邦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当众颁令道:凡我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大将军当善体我意,与士卒同甘共苦,除暴安良,匡扶王业。发现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准以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韩信受任大将军后,刘邦对他礼遇有加,众将领见汉王如此厚待韩信,也不敢妄言蔑视。一天,刘邦把韩信请入帐中,让置上座,亲切地拉着韩信的手说:丞相极力举荐将军,称赞将军的雄才大略。我想统一中原,平定天下,将军有何妙计助我?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刘邦:大王要东征,夺取天下,你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羽吗?见刘邦连连点头,韩信接着说道:请问在勇悍仁强方面,大王能与项王相比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恐怕不如项王。韩信见刘邦有自知之明,便对项羽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他说:项羽虽号称勇悍仁强,但徒有其名。项羽不能用人,不择善而行,其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表面上恭敬慈爱,谈吐也算温和,部下有了疾病,他又很同情,备加关注,但是部下立了功,他却有功不赏,有时官印都抚摸得没了棱角还下不了封赐的决心,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现在称霸天下,要指挥各路诸侯,但不在关中建都,却东归建都彭城,显然是自失地利。而且,他还违背楚王原约,专以亲疏划分封地,诸侯自然生怒,并且起而效尤。试看山东诸国,已开始驱逐旧王,据国称雄,这如何致治?项王起兵以来,所过之地无不大肆杀戮,百姓敢怒不敢言。眼下人们惧怕项王威势,不敢背叛,将来各国势力逐渐强大,何人肯再服他?可见,项王虽强,却是极易变弱的。现在,大王如此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谋臣勇将,何敌不得摧?率领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能克?韩信见刘邦听得十分专注,又分析了刘邦争胜天下的有利条件,说: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王虽然阻我东征之路,但他们本是秦之降将,秦地父老十分憎恨他们,怎肯诚心归附?而大王当初率军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并废除秦时苛政法令,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愿大王治秦。韩信讲到这儿,向前探了探身子,满怀希望地说:现在大王如果东入三秦,很快就能略定;三秦略定之后,便可进图天下了!

韩信的这一席话,只说得刘邦心悦诚服,一再说:我真后悔没有早日起用将军!今日听了将军的指导,茅塞顿开。此后用兵全仗将军调度,指日东征!韩信说:将不练不勇,兵不练不精。项王虽有许多劣弱之点,但毕竟是百战的勇将,不可轻视。现须加紧操练人马,鼓舞斗志,约过月旬,方可启行。汉王连声称好,即命韩信去布置诸将,校阅士卒。

这次谈话,韩信初试锋芒,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汉军必胜、楚军必败的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东征的具体部署,使刘邦看到了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信在分析形势时,不是单纯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了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经过韩信训练后的汉军军容整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刘邦决意挥师东进。张良献计汉王,叫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汉王又问韩信,韩信的计划竟与张良不谋而合,喜得汉王赞叹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汉军静悄悄地离开南郑,准备先取汉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此时,项羽正被东方的战乱所牵制,、无暇西顾。关中分别由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把守,但他们的兵力单薄,又不受秦民拥护,立足未稳。于是,韩信命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将军率领少数人马,先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以麻痹敌军。

时值秋高气爽,汉军将士东归之心甚切。自汉军入蜀后,将士们思念家乡,早就想杀回汉中了。大将军韩信一声令下;汉军离开南郑,出褒中循古时小路,向西北故道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雍王章邯本奉项王密嘱,堵住汉中,做为之一道门户,想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此时闻知汉王已拜韩信为大将,正在督修栈道,不日出兵。他便大笑道:既想出兵,何以烧栈道?现在又要重修,300里栈道尽是悬崖峭壁,何年何月方能修成?;真笨贼也。说完,章邯又问左右韩信何人,左右忙将韩信的历史对他说明。他复大笑道:胯下庸夫,有何将才。于是放心落意,毫无戒备。一天,忽有陈仓败兵,逃至废邱,报称汉军已夺了陈仓,杀死戍将,现已兵临城下。章邯方知中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慌忙引军迎战,迎面正撞上樊哙,两军布阵厮杀。汉军积愤已深,勇不可挡,直杀得章邯顾头失尾,节节败退。汉军乘胜追去,不料章邯收拾残兵,又二番反戈冲杀过来。韩信见状,调出汉军左右两翼。分别由灌婴、周勃领兵策应前锋,直杀得章邯大军四散溃逃,章邯也几乎送掉了性命,带着残兵狼狈地退回废邱,紧闭城门,高悬吊桥。然后派人向董翳和司马欣求救,谁知董、司马二人一听此军情,早吓得魂不附体,如何敢动。汉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关中大块土地。韩信不失时机,命周勃、灌婴等大将去攻取咸阳,以卡住章邯东逃的去路,然后发兵围攻废邱。他取出萧何提供的.地图仔细察看,见废邱城面临渭水,防守严密,易守难攻。于是,韩信决定智取。他首先命令大将樊哙等部到渭水下游截流。水不下泄,很快猛涨,如万马奔腾,涌进废邱城内,城内顿时乱作一团。章邯见势不妙,急忙率兵从北门突围。韩信马上又命樊哙放水,挥军直追章邯。章邯丢了城池,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只好拚死一战,结果惨败,自知无法脱险,便在绝望中拔剑自刎了。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本来都是章邯部下的属将,闻知章邯兵败自杀,便先后投降了汉军。这样,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不到一个月就尽归了汉王。韩信与张良携手,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出奇制胜地夺取了三秦、打开了东进的大门,为刘邦建立了一个兴汉灭楚的根据地。

声东击西 木罂渡军

韩信平定三秦之后,汉王刘邦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调集56万人马,浩浩荡荡直取项羽老巢彭城。后因轻敌,沉缅酒色,攻下彭城不久,便被项羽率2万精兵在睢水打得大败。汉军死伤无数,刘邦也险些丢了性命,带领几个残兵败将逃出重围。在这紧要关头,韩信收集兵将,与刘邦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会合,并屡次击败项羽,使楚军不能西进。这样,楚、汉两军在成皋(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荥阳一带呈僵持状态。

这时,原先投降汉王的司马欣、董翳见刘邦彭城兵败,又背叛了刘邦,投降了项羽。原先归附汉王的齐王、赵王也同项羽讲和。汉二年(公元前205年)6月,魏王豹告假回归故里,探望病中的母亲。结果,一回到平阳,他就绝断了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并与项羽订立了盟约,背叛了汉王刘邦,局势十分危险。尤其是魏王豹的反叛更使刘邦坐卧不安。魏王豹雄踞河东,西进可以威胁关中,南下可以割断关中与荥阳的联系,对荥阳的威胁甚大。

同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打魏王豹。魏王豹见韩信率汉军杀来,调集重兵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洲镇),切断临晋交通,企图阻止汉军渡河。

蒲阪位于黄河东岸,同西岸的临晋相对,是攻魏的必经之地。韩信率汉军到达临晋,见蒲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集结船只佯由临晋渡河,暗中却调集军队,准备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河。

魏王豹见韩信在临晋布下重兵,沿岸摆列无数战船,旌旗招展,料定汉军必由此过河。于是集中兵力,严加防守。谁知韩信却在北边的夏阳埋伏重兵,并命兵士砍伐树木,制造了许多木罂(小口大腹的水桶),用绳子连结起来,漂在水上,代替船只,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这一天,汉军以木罂渡军,出其不意地渡过黄河,迅速奔袭魏城安邑(今山西运城东)。魏王豹闻讯后,方知中计,慌忙引兵赶到安邑,迎击韩信,结果兵败被俘。韩信平定魏地后,在那里设立了河东郡,使汉王的地盘扩大到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

背水列阵 鏖战井陉

灭魏之后,黄河以北尚有代、赵、燕及山东的田齐四个割据势力。他们依附项羽,对抗刘邦。韩信针对这种情况,向刘邦提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与荥阳的战略计划。刘邦深以为然,于是给韩信增兵3万,派张耳协助韩信去开辟北面战场。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9月,韩信大军首先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大败代军,俘虏了相国夏说。接着越太行山东进,乘胜击赵。赵王歇得到消息后,急命大将陈余集中20万大军于太行山八隘口之一的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的土门关),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准备与汉军决战。连绵千里的太行山脉,共有八陉,井陉是第五陉,是联接代、赵的咽喉要道。赵国的谋臣、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建议说:井陉谷深路窄,汉军首尾数百里,其辎重粮草必在队尾;我愿领兵3万,从小道袭其辎重,使汉军粮绝兵疲,野无所掠,不出10日,韩信、张耳之头可献于足下。岂知陈余原是个僵化迂腐的书呆子,他对李左车的建议很不以为然,说:我本仁义之师,不尚诈谋。韩信所部,号称数万,实则几千,而且远道至此,定很疲蔽。这区区敌众,若不敢抵,诸侯一定笑我怯懦,随时会来攻我。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计,心中暗喜,于是放心大胆地纵兵深入,在井陉口以西30里的地方屯扎。时至夜半,韩信开始点兵,先派出轻骑2000人,每人携带一面汉军旗帜,抄小路进发,潜伏到赵军营垒附近。行前,韩信吩咐这些士兵说:如果赵军见我军退却,必会倾巢而出,追杀我军。这时,你们就趁机冲进赵军营寨,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然后命令副将给大家发干粮,让他们先垫垫肚子,并很自信地说:大破赵军之后,再请大家饱餐一顿。诸将闻言,将信将疑。韩信再派一队精兵作为前锋,出井陉口,背临绵曼水,面向赵军阵地,摆开了阵势。

拂晓时分,陈余从营垒中看见汉军背水列阵,不禁哈哈大笑:背水为阵,只可进,不可退,此乃兵家之大忌。破汉军,斩韩信,就在今日!于是传令三军做好攻击准备。

天刚蒙蒙亮,韩信亲率人马,高举大旗,擂起战鼓,杀出井陉口。陈余大开营门,挥兵出战。两军交锋,赵军仗着人多势众,二拥而上,来围韩信。韩信急命抛弃帅旗,扔掉战鼓,往回便退。陈余见汉军败退,挥兵拼力追杀,就连据守大营的赵兵也想乘势邀功,竟把赵王歇也拥了出来,掠取汉军旗鼓,洋洋得意,哗声如雷。这时,后退的汉军被水所阻,再也无路可逃,又闻韩信传下军令:决一死战,后退立斩!便拼死求生,奋力苦战。两军从早晨直杀到中午,仍不分胜负。陈余恐部众饥饿,不能再战,便传令回营。不料刚退到半路,只见营中全是汉军旗号,不禁惊呼道:怎么大营被汉军夺去了!赵军闻言,顿时惊慌失措,一下子乱了阵脚,争相逃命。陈余哪里还能喝止得住,虽然杀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仍无法挽回败局。汉军内外夹击,越战越勇,大败赵军,斩了陈余,俘虏了赵王歇。

战后,众将领纷纷向韩信祝贺。他们有人问韩信:兵书上明明写着左倍(背)山陵,前左水泽。行军列阵时,左后方应靠近山陵,左前方应临近水泽,按着背山临水的原则部署兵力。但大将军不照兵法行事,却让我们背水列阵,并蛮有把握地说破赵会食。结果真就获胜了,道理何在?请将军明示。韩信笑道:这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此战敌众我寡,若将军队部署于平地;岂不都想夺路逃生?因而必须把军队置于无路可退之地,逼迫士兵人人奋勉,死力拼杀。士兵们自知没有了退路,自然会勇气百倍,无人敢当。诸将听了,无不钦佩。

其实,韩信上面谈到的还只是背水列阵作战效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背水列阵还麻痹了对方,助长了赵军的轻敌思想,诱使赵军脱离有利地形和阵地,倾巢出击,使汉军迂回部队得以顺利地偷袭赵军大营。韩信的背水阵,实在是因地制宜、出奇制胜的妙棋,是知己知彼、灵活运用兵法原则的典型。

虚心求教 不战降燕

还在战斗激烈进行时,韩信就传令不准伤害李左车,能活捉他的给予重赏。果然,战斗刚一结束,李左车就被绑到了韩信帐下。韩信见了,连忙迎上前去,亲手为李左车解缚,并把他让到上座,恭敬地说:假使成安君(陈余)听从足下的意见,我早已被擒了。因为他没有采纳足下的意见,韩信才得以取胜。接着,韩信恳切地说:我计划北攻燕,东伐齐,先生看怎样才能成功呢?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我如今已成将军的俘虏,怎敢与将军议论大事呢?李左车答道。先生不知百里奚曾经住在虞国,但是虞国却被晋国灭掉了;后来他又到了秦国,却帮助秦国称霸诸侯。同是一个百里奚,并非在虞国时他就愚笨,在秦国时就聪明。这里只有用不用他的策略、听不听他的主张的区别。当初,如果不是陈余不肯重用先生,我今天怎么会有机会向您请教呢?我是真心诚意地听取先生的意见,望先生切莫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诚心求教,便说道:我本亡国大夫,不敢参议。既然将军诚心垂问,不妨略述己见。古人曰: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将军平魏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的长处。但是,汉军连战疲敝,如果继续用武力攻伐,敌人据险固守,则很难攻克,这是将军的短处。李左车见韩信频频点头,继续说道:依我看来,将军现在更好是按兵休整,镇抚赵地,鼓励军心,引而不发。然后暗中先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致书燕王,宣扬汉军声威,向燕王详陈利害,燕王必然畏服。蒸国臣服以后,再遣使入齐,齐成孤立,归降更好,如欲抵抗,不亡何待?这就是兵法上说的先声后实。请将军采择。

韩信听罢,深以为然,连声称好,当下厚待李左车,留他在营中参谋军事,并遵从李左车建议,立即遣使入燕,燕国果然降服。接着,韩信又派人报告汉王刘邦,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便镇抚赵国,秣马厉兵,再图西进。

断水塞流 大破联军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项羽亲率大军东征彭越,刘邦趁机派郦食其前往齐国劝降。与此同时,韩信也按照刘邦之命率兵东进,准备攻打齐国。

当韩信到达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时,齐王田广听从郦食其的劝说,背楚降汉,于是韩信就想停止前进。时值齐国说客蒯通来投,对韩信说:将军奉汉王之命去攻齐,今汉王又暗中派人去劝降,既无汉王命令,将军怎能按兵不动呢?再说郦食其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降了齐国70多座城池,而将军数万人马征战一年,才攻下赵国50多座城池。你一个堂堂大将军,尚不及一白面书生吗?一席话终于使韩信下了最后的决心,于是下令大军渡河,继续向齐地迸发。

齐王田广听从郦食其劝降之后,对韩信的行动毫无戒备,天天同郦食其饮酒作乐。汉四年十月,韩信率大军突袭齐国在历下(今山东济南西)的守军,直逼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齐王以为受了骗,一怒之下将郦食其烹死在油锅里。之后,勿忙领兵逃到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同时派人向项羽求援。项羽立即派大将尤且率军20万,与齐王会合,齐、楚联军准备迎战韩信。

尤且手下谋士献计说:汉军长途奔袭,远斗穷战,锐不可挡;齐军在本土作战,牵挂家室,容易溃散。因此,更好的办法是令军士挖沟筑垒,让那些已丢失了城邑的人知道齐王还在,楚王发了救兵,这样他们就会纷纷起兵反攻韩信。汉军处处受敌,断绝给养,定会不战自退。尤且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算盘。此番率军前来,名为救齐,实则是想趁机夺占齐地。他对其心腹说:我军此番前来是为了救齐,如汉军不战而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呢?现在我战而胜之,齐国大半疆土岂不垂手可得?但是,尤且做梦也没有想到,韩信正连夜为这位骄傲的将军准备墓地。几天以后,两军在潍河两岸摆开阵势,尤且在河东,韩信在河西,准备交战。

韩信仔细观察战场地形,决定再用水战破敌。他连夜秘密派人装满1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上午,韩信率军过河进攻尤且。尤且见状,毫不示弱。亲率大军迎敌。双方未战几合,韩信佯败退兵。尤且不知是计,以为汉军无能,得意地说:我早知道韩信胆小。于是,传令全军渡河追赶,想一举消灭韩信。当齐、楚联军刚刚冲到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奔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掩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就这样,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韩信平定齐国,楚汉之间已势均力敌,谁胜谁负,韩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邦为争取韩信,采纳张良、陈平的建议,封韩信为齐王。项羽也派说客武涉往见韩信,劝韩信绝汉和楚,三分天下,为一方之主。韩信义正辞严地说:臣侍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执戟侍卫),言不听,画(谋划)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使者回禀项羽,项羽叹口气道:想不到韩信这个跨下小儿,居然如此忠信,悔当初未能重用他!

韩信连克魏、代、赵、燕、齐五国,占领了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取得了北面战场的全部胜利,完成了对成皋楚军的战略包围,有力地支持了刘邦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为刘汉政权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对魏、赵、齐的作战中,韩信因宜用兵,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声东击西、背水列阵和断水塞流的战法,显示了这位历史名将善于先计后战和出奇制胜的作战特点。

十面埋伏 平楚灭羽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由于韩信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彭越又在梁地不断骚乱,使楚军供应困难,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而汉军方面,萧何不断从关中运送兵员和粮草,支援前线,刘邦兵足粮足,在荥阳以西稳住了阵脚。

汉四年九月,项羽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这年十月,刘邦见围歼项羽的时机已经成熟,便采纳张良、陈平的建议,率兵出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同时传令各路诸侯率军西向,在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会师。不久,韩信、彭越、英布等诸路兵马先后到达,从成皋到荥阳一路相连数百里,人马跃动,震天动地。刘邦见诸路兵马如期而至,心中大喜,当下命韩信为总统帅,指挥各路大军;又命萧何、夏侯婴运输粮草,供应前方。

汉五年十一月,刘邦率兵进入楚地,围攻寿春(今安徽寿县)。又派人诱使驻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的楚国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以舒县兵屠破六(县名)县。到了十二月,终于将项羽围困于回奔彭城的路上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的濠城)。

再说项羽兵至垓下时,登高西望,只见汹涌扑来的汉兵像蚂蚁一样多,不禁仰天长叹道:我悔不该当初不杀刘邦,竟受他欺骗,与他议和。如今他背约发兵,太无信义了!项羽怒不可遏,命10万将士就地扎营,布兵列阵,准备与汉军决战。

韩信受命汉军总统领之后,将30万人马分成10队,布置了十面埋伏阵,四环接应。请刘邦守住大营,他亲率3万人马上前挑战。士兵按韩信命令,冲着楚营高喊: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归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一听,气得七窃生烟,率众冲杀出去。两军相接,交战几个回合,韩信且战且走,把项羽引进了包围圈。楚将虞子期怕中埋伏,打马追上项羽。劝道:韩信多谋,汉军势众,主公不必急于追杀,待我江东援兵赶到,汉兵粮草空虚,再杀他也不迟。此时项羽已怒不可遏,如何能听进这些话,他狠狠瞪了虞子期一眼,全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一直杀奔过去。

忽然杀声四起,汉军伏兵两路杀出。两军鏖战一阵,项羽冲开汉军,直追韩信。没追出多远,又有两路伏兵杀出,截住项羽,再度厮杀,不多时,又被项羽冲破。项羽气得血往上涌,一心要抓住韩信,径直追去。接连汉兵伏兵四起,十面埋伏,一起杀出,将楚军团团围住。项羽方知中计,余气未消,身心俱惫,只得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带领残部退回垓下大营。

十万楚军经过几番厮杀,剩下的已不足两三万人,垓下被围,岂能动弹!一晃几日过去,粮草断绝,外无援兵,不禁陷人工筹莫展的苦境。时值隆冬,寒风刺骨,雪飞冰凝,楚军将士忍饥受冻,多有怨声。这天夜里,寒风凄凄,忽高忽低,像是怒号,又像是哭泣。随着凄切的风声,四面隐约地传来楚歌,低沉凄怆,如泣如诉:寒月深冬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坚执锐兮,孤立山岗。虽有田园兮,谁与之守?邻家酒热兮,谁与之尝?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终生在外兮,何时反省?妻子何堪兮,独宿空房。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骨肉为泥兮,衰草沓茫。魂魄幽幽兮,不知所往,壮士寥寥兮,付之荒唐。项羽听了,暗暗吃惊,对身边的爱妃虞姬说:莫非汉军已把楚地全占了吗?为什么汉军里有那么多楚人呢?楚军将士也被这歌声引动了思乡之情,无心再战,纷纷逃散,连跟随项羽多年征战的将军们,也暗地里不辞而别,就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偷偷离去了。军心大乱,一夜之间,项羽身边只剩下了千余人。项羽愁眉不展,坐卧不安,连声叹息。次日凌晨,项羽别姬突围,几经转战,只身来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40里江岸的乌江浦)边,见前有滔滔江水,后有汉将灌婴率兵紧迫不舍,心灰意冷,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了。一代悲剧英雄,就这样血洒乌江之滨,时年31岁。自此,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韩信先以歌谣激怒项羽,使其误人十面埋伏之阵,后用四面楚歌之法,致使项羽的八千子弟离肠寸断,战斗力荡然无存。可以说,这是韩信采用的心理战略的成功战例,充分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免死狗烹 血溅钟室

刘邦消灭项羽后,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正式登基,史称汉高祖;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刘邦旋即开始筹划消灭异姓王。在楚汉战争中,为了分化瓦解项羽的势力,拉拢并承认项羽所封的诸王,刘邦迫不得已曾先后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8个异姓王。如今天下已定,刘邦越发感到这些跨州连郡而又拥有重兵的强大异姓王的存在,对刘氏政权的巩固是很大的威胁。于是,他开始腾出手来铲除这些心腹之患。他选择的首要目标,便是功高盖世、智勇兼备的大将军韩信。

其实,早在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便对韩信有所疑忌。他一方面巧妙地利用韩信攻城略地,为汉王朝的开创立下了赫赫战功;另一方面,待自己羽翼丰满、实力雄厚之后,便开始一步步地排挤、贬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当韩信在北线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后,便虚抚韩信,封他为齐王;待汉军兵围楚军于垓下、最后消灭项羽后,刘邦旋即改封韩信为楚王,使其远离根基深厚的齐地。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密告韩信收留了楚将钟离昧,蓄意谋反。刘邦听说后,命令韩信交出钟离昧,韩信没有理睬,这成了刘邦的心腹大患。想要发兵征讨,但苦于不是韩信的对手,这时谋士陈平给刘邦献计,叫刘邦以伪游云梦(假装巡视云梦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名,以便乘机拿下韩信。同年十月刘邦遣使遍告诸侯到陈地朝会,宣称联将南游云梦泽。随后,汉高祖刘邦便率队出发了。

其实,韩信对于刘邦那种畏己、恶己的心理也早有觉察,因此他也时刻提防刘邦算计自己。但自忖没有什么地方可让汉帝疑忌,只是收留钟离昧似有不妥。权衡利害,只得如实向钟离昧说不能再加庇护。钟离昧恨恨地说:我不该误投至此!我今日死,明日恐怕就轮到你了!说罢自刎而死。韩信取了钟离昧的首级,到陈地献于汉帝,借此表明心迹。谁知一见面,便被汉帝喝令拿下,载在后面的车中。韩信既已被绑,方长叹一声道:果然如人们常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是该死了。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故而将你拿下。韩信听了,也不多辩,任其缚之,带回洛阳。大约是查无实据,不久就马马虎虎地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控制在京城。韩信深知刘邦忌恨他的才能,便托病不出。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稀举兵谋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当时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随同前往。谁知,韩信手下的人上书告发,说陈稀造反是韩信的主意,韩信与陈稀秘密约定,里应外合,由韩信做内应,准备在一天夜里,假传圣旨,释放囚在牢里的所有奴隶和犯人,干掉吕后和皇太子刘盈,然后共取天下。

吕后和萧何秘密商量后,由萧何出面,设计骗韩信入宫。因为韩信是萧何保举推荐给刘邦的,所以韩信对萧何未加防范,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拜见吕后。岂不知宫里早已埋伏着刀斧手,吕后一见韩信中计。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韩信高呼萧何,哪知萧何早已避开,哪里还呼喊得应?吕后坐在长乐殿上,尽数了韩信如何与陈稀暗约谋反,如何欲害她和太子等罪,也不容韩信申辩,便令刀斧手把他拖到殿旁钟室中杀死。随后,吕后又下令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古脑捕杀净尽。一代名将就此损命。因此后人有云: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前指萧何,后指漂母和吕后。)

在辅佐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的历史过程中,韩信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对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天才,刘邦也心悦诚服,自叹不如,并把他列为开国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评论道: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韩信之功也。这话是非常中肯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4/438209.html

“西汉三杰之韩信生平 韩信结局 韩信子女 韩信军事才能如何” 的相关文章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子女,其中儿子有17位,女儿有10位。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乾隆皇帝的皇七女——固伦和敬公主。前两年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将清宫内外的尔虞...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名士司马徽,曾经说过只要得到卧龙凤雏其中之一,就可以轻松平定天下。但是,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什么最终只能偏安一隅呢?首先,三国是一个混战时期。并不是只有刘备一家独大。还有继承东汉政权的曹魏...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遗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爆发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曹魏名将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于是派徐晃救援樊城,抵御关羽。最后徐晃长驱直入,击败关羽,使得曹操集团...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对鸿门宴上,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放跑了刘邦,以致后患无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推翻暴秦之后,项羽与刘邦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在此之前,刘邦、项羽有过一场鸿门宴。后世同情项羽的人,都认为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以绝...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生下儿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是明朝的第3个皇帝,本来按照常理他是当不上皇帝的,他是抢了自己侄儿敬文帝朱允文的皇位,最终才登上皇位的。在当上皇帝之前他就已经和自己的原配,徐达的女儿生了4个儿子,5个女儿。不过在当...

刘备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

刘备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有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刘备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战役。两军势均力敌,东吴主将为儒将陆逊。此战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蜀国的有生力量几乎损失殆尽。由于此战打了将近大半年,所以东吴的兵马钱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