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逑传》:清代名教中人编次小说,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是清代名教中人编次小说,共计4卷18回。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叙铁中玉和水冰心的婚姻故事,熔侠义和“风月”于一炉,在才子佳人小说中颇具特色。铁中玉不独多才,且行侠仗义;水冰心以一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凭借才智,对抗豪门和官府,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二人在患难中互相救助,结为知已,相处无欺。只因二人均以为相见非礼,虽承父命成婚姻,但婚后不肯同房,后经皇后验明其清白,始实结花烛。作品不仅歌颂了男女主人公任侠仗义、不避权贵、智勇双全、贞洁自持等美好品德,也较深刻地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和权黄人物的罪恶。情节曲折紧凑,结构严密,人物性格鲜明,文辞优美流畅,艺术上亦较成功。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明代大名府御史之子秀才铁中玉,面目秀美,豪侠仗义。为洗清父亲冤屈,手持铜锤,打破权豪大央侯大门,找到被其藏匿的民女一家,得义侠美誉。因惹怒权贵,无奈离开京城,去山东游学。兵部侍郎水居一因举荐失人削职戍边,其弟水运为谋夺家产,迫使兄女水冰心嫁学士之子过其祖。水冰心美貌异常,才胆不让须眉,设计使水运之女代己出嫁。过其祖贼心不死,乘水冰心祭墓时派人抢亲,被水冰心察觉。过其祖又派人伪报水居一复任,诱劫水冰心,为铁中玉搭救,将恶人扭送衙门。铁中玉寄宿寺庙,被僧人下毒,水冰心得知,将铁中玉迎至家中调养,二人相互倾慕但不涉于私。水运和知县先后为二人做媒,被铁中玉坚辞。为避嫌疑,铁中玉出走。过学士门生冯瀛被过其祖怂恿,强令水冰心嫁与过其祖,冰心以死抗争,铁中玉闻讯赶来相助,见奸人已被冰心震慑,遂不入门欲归。过其祖派人挑衅,尽被铁中玉打跑。过学士因为子求亲不成,迁怒水居一,陷害水居一及其所举荐大将侯孝。铁中玉路见不平,在三法司堂以死担保。半年后,侯孝立功,水居一升任尚书。水铁两家商议二人婚事,被水冰心、铁中玉得知,因于礼教不合,二人不从。过学士怂恿大央侯和仇太监破坏二人婚事,并弹劾二人关系暖昧,有伤礼教。皇帝下旨査复,真相大白,污蔑者被斥责,铁中玉、水冰心奉旨重结华烛。
创作背景
关于其成书时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对《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铁花仙史》四部小说一一作了介绍,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把《好逑传》当作是明代小说。而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认为《好逑传》可能产生于清初。刘若愚在其《中国的侠》中赞同孙楷第的意见。《好逑传》当成于清初。
康熙亲政之后,清朝统治逐渐稳固,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到康熙中叶,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理学色彩也日趋浓厚,《好逑传》正是这一趋势的真实体现。另一方面,《好逑传》中表现出以礼制情,情礼和谐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与明末清初小说创作的文人化、个人化密切相关的。
书名出自《诗经》之《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是按儒家对此诗的传统解释来取名的,他虽然讲男女婚姻,却强调婚姻的礼教内容和礼教方式,青年男女之间,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只能有“义”而不能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