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6-13)230

吴道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画家,画史界尊称其为“画圣”。吴道子的画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也很多,但是对于吴道子本人,尤其是他的生平往事,历史上的记录很少,那么,吴道子是哪朝人,又有哪些生平事迹呢?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吴道子石像

根据吴道子的生卒年来看,吴道子是哪朝人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吴道子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是标准的唐朝人。不仅如此,历史上还明确记载了吴道子因为画功了得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召入宫廷任职,并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等等,由此也可以佐证,吴道子到底是哪朝人。

吴道子自幼贫苦,曾追随书法大家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但他由于醉心画艺,改习绘画,并尽得绘画的精髓和奥义,未及弱冠便已“穷丹青之妙”。入侍唐玄宗以后,唐玄宗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只得在宫内作画或是随玄宗四处游历时作画。吴道子之后的际遇生平,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记载了去世的大致时间。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不仅有张旭和贺知章的书法精粹,更有在公孙大娘舞剑时领悟到的用笔之法,再加上吴道子本身的刻意求新,勇于创作,因而取得了卓然超群的成就。吴道子不仅注意个人艺术修为,还热衷于弘扬绘画艺术,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艺传给后人,他的弟子卢稜伽、李生、张藏等人都尽得其真传,并小有成就。

吴道子擅长画什么

吴道子是我国画界公认的大师,他不仅画功扎实,画艺卓绝,更勇于开拓创新,别出心裁,被尊为画圣,那么,吴道子擅长画什么呢?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吴道子画像

吴道子生于公元680,卒于759年,祖籍阳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是唐代画家之一人,唐玄宗赐名道玄。吴道子自由贫苦,曾随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年少时就颇有画名。吴道子曾在兖州瑕丘县尉,但是没多久就辞职了,随后到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后来被唐玄宗所赏识,召入宫廷任职,历任供奉、内教博士以及宁王友等等,唐玄宗曾命他“非有诏不得画”。

吴道子擅长画什么呢?吴道子堪称是全能画家,无论人物、鬼神,还是山水、鸟兽,他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但吴道子最擅长的还是画鬼神、人物。

吴道子的绘画独具一格,他的山水画一改前人的旧风,有变革之功,他所画的人物衣袂飘飘,线条遒劲,飘洒俊逸。人们经常将吴道子和南北朝时期的曹仲达相比,称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由此也可见吴道子笔下的人物大袖飘飘,线条流畅。传说现在我们所广为认可的孔子画像就是根据吴道子的孔圣像临摹、拓印而来的。吴道子笔下的线条滑溜细腻,波浪起伏,线条的宽窄变化与人物的凹凸浑然一体,画面极具立体感,吴道子的人物绘画对后世影响很深,直至宋元时期仍有画家为吴道子的画风所感。

吴道子的作品

吴道子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之一,虽然出生于唐朝的画家不在少数,除了吴道子之外,还有颜真卿,欧阳询等这样的大家。但在后人的评价当中,“画圣”这一称号却唯独给了吴道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吴道子这一生不仅创作的作品丰富,而且他的绘画技术也确实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么吴道子的作品又都有哪些呢?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吴道子画照

吴道子的之一部作品是享有“时谓三绝”美称的《金桥图》,这是他与韦无添,陈闳三个人一起创作的一部作品。后来,随着吴道子的名声见涨,一时间请他作画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与人物画有关的作品中,出于吴道子笔下的主要有《送子天王图》、《梁武帝》、《朱云折槛图》、《汗光武帝燎衣图》以及《明皇受篆图》等等。由于吴道子最擅长的是画与佛教有关的壁画,所以他在宗教壁画方面给后人留下的作品也是很多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托塔天王图》、《大护法神像》、《孔雀明王像》、《宝积宾伽罗佛像》以及《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等。

其中他还画过一幅《地狱变相图》,凭借这部作品,吴道子在唐朝迅速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在人物 *** 方面,吴道子的作品还有《玄元真》、《孔子按几 坐像》、《李林甫像》、《杨国忠像》、《一行大师真》以及《颜子像》等等。山水以及其他方面,还有一些如《华清宫图》、《双林图》以及《南岳图》等这些有名的作品流传下来。

吴道子真迹

吴道子,又名道玄,祖籍河南阳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唐代著名画家,史称“画圣”。吴道子是一位优秀画家,更是一位全能画家,无论是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还是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吴道子画

吴道子一生作品无数,但吴道子真迹流传下来的很少。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毁于战火离乱。吴道子为唐玄宗所赏识,被召入宫廷,“非诏不得作画”,而安史之乱期间,乱军攻入长安,玄宗外逃,皇室的书画毁损散失不计其数,不少名画流散民间。后来又经历数个朝代的兴亡更替与战火离乱,字画真迹损失与毁坏难以估量。近代,清朝被外国入侵,大量字画珍宝被外敌掠走,流失海外。二是毁于打击佛教。因为吴道子真迹画作有很多都是寺庙中的宗教壁画,很多朝代中都出现过,当权者下令毁灭佛教、佛龛的活动,吴道子的很多壁画作品在数次打压佛教的行动中随着佛寺和佛像的损毁而消失,即使有个别被保存下来的,也是屈指可数。

根据宋代画痴宋徽宗赵佶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记载,到宋代宣和年间宫廷收藏的吴道子真迹画作仅为93件。目前,我国现存的吴道子真迹有徐悲鸿老先生的遗孀捐赠给国家的《八十七神仙卷》,台湾的《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维摩诘像》《万国咸宁》等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6/446478.html

“公认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什么画” 的相关文章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平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将才,他虽然不认识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颇具军事才能,诸葛亮北伐时,王平曾成功地挫败了张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现,当属他一条计策,击败曹魏十万大军,可以说料事如神,足以和张郃的“料战势地形,无不如...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匈奴是中国古代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西汉初年,匈奴兵力雄厚,经常...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方孝孺,是建文的大忠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打进南京城以后,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写,而且还骂朱棣是“篡位”。朱棣说,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你说那么多干什么?方孝孺说,国家是天下人的国家,你“篡位”那就应该受到天下人的指责,怎么会是你一家人的事?朱棣说,你要再胡说八道...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161~221),荆州南阳博望人,三国时期曹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执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与充军从,奄有...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动摇自己皇位基础,为何乾隆还要给叔叔们平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皇帝给八叔胤禩,以及那些和他爹雍正争夺过皇位的叔叔们平反这件事,确实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乾隆是雍正的儿子,如果给胤禩等人平反,就意味着胤禩等人没...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皇位,为何却被亲叔叔夺了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说起明朝,自然离不开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等,而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更是极具“传奇”与“神秘”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