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汗国历史介绍 突厥民族是如何消亡的?
突厥汗国和6、7世纪的中东亚政治态势
当听到有人说:土耳其的利益区是从亚得利亚海直到中国长城。时(美国《新闻周刊》1993),你以为这是痴人说梦?而这竟然确确实实出自突厥民族一个精明强干的领导人土耳其故总统奥扎尔之口,你能说出你内心感受的复杂程度吗?
突厥汗国和6、7世纪的中东亚政治态势
周镳
在六世纪中期以前,蒙古草原和广大的中亚草原上,仍分散存在着许多部落、部族国家和城廓国家,各族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没有经济上的联系。这种情况,是突厥汗国立国之后不久分裂的主要原因。但在突厥汗国成立之后,把中亚草原、西域诸城郭国家、蒙古草原统一了起来,并创造了文字突厥文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强大的匈奴和柔然都没有自己的文字,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突厥语,这个突厥语系(也称阿尔泰语系)横贯整个亚洲,覆盖了从东北亚蒙古大草原中亚腹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这包括了我国长城以北地区和整个新疆地区。
汗国的缔造者阿史那土门原是突厥部落的酋长(土门,Tü;mä;n,万人长之意),他的部族经常为柔然汗国提供铁器制品。546年,高车国残余欲击柔然,被阿史那土门率众打败,土门自恃有功于柔然,向柔然求婚。柔然主阿那环怒言辱骂土门:尔乃我锻奴,何敢发是言耶?(见我国《周书》50卷,突厥传)土门便转向西魏政权(鲜卑血统)求婚,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从此,突厥部落便开始对柔然的战争,并于552年颠复了柔然汗国。
阿那环自杀后,土门自称伊利可汗(Il qagan,盟主或国王之意)。553年,伊利可汗死,两儿科罗、燕都相继立,其中燕都号木杆可汗,勇而多智,遂击茹茹(柔然)灭之(指灭柔然残余),又西破囐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周书突厥传》和《隋书突厥传》)。他的工作主要是征服了金山以东蒙古草原诸族。而他们的叔叔,莫贺咄叶护(叶护为突厥高爵),即在突厥汗国分裂后被尊为室密点可汗(瑟帝米可汗Istä;mi qagan)的伊利可汗的弟弟,则开拓了西域和中亚。这样,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西海即里海,沙漠疑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或中亚沙漠,北海指贝加尔湖,因此沙漠也可能指漠南戈壁)。汗国的牙庭设在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于都斤山(Ü;tü;kä;n)。
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二汗国,西突厥汗国为牙庭设在应娑,其址约在焉耆西北300公里。可汗是室密点可汗的子孙;东突厥汗国牙庭为原汗国牙庭,可汗则为创立者伊利可汗的子孙。
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突厥人就建立了一个疆域超过1万华里的国家。这是现在的讲突厥语的人颇自豪的一段历史。由于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这个汗国在整个亚洲和东南欧洲的政治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在室密点可汗管辖西域时就离间拜占庭帝国和波斯的关系,并怂恿他们战争,结果,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在571年起进行20多年的战争。而在东亚,利用北周和北齐之间的矛盾,就不断极尽纵横之能事,或出兵北齐谋北周,或联合北周攻打北齐,从中渔利,干扰中原的统一进程。
隋帝国581年统一后,对突厥汗国采取分化离间兼以军事进攻等政策。583年,隋分军八路反攻突厥。突厥本是一个靠军事力量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强弱参差不齐,矛盾在铁腕政策下被压抑下来,随着对隋的军事行动的失利及隋的分化离间政策成功,突厥汗国最终分裂了(583年)。此后,东西突厥的相继复兴,也没能恢复西到里海,东至小兴安岭的广阔疆土。
这是6世纪末7世纪初期,唐统一前的中亚、东亚政治形势图,图的背景则是现在(历元2000)的中亚腹地和东亚的地图,通过对照,我想大家应对1400年前的历史风云有比较形象的了解吧。
599年,东突厥南下降隋,隋文帝册封其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隋 *** 并迁其属于河套等地。
603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在内乱中流亡中国青海,不知所终,至此,名震中亚、东罗马各国的西突厥也走向分解。
但是,政治势力的影响总是此消彼长,隋末年,炀帝治国穷兵黩武,东西两突厥便有东山再起之势。特别是东突厥,其始毕可汗竟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围在雁门,幸得可贺敦(可汗妻的称号)义城公主(隋帝室女)说好话,得归。史称雁门事变。此后到唐统一,(东)突厥一直是北踞蒙古草原的强势军事集团。以致隋末乱世时的军阀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甚至李渊,这帮人为夺取中央政权都先后向(东)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求其军事援助。并且有人打着其名号招摇。
唐统一后,629年(贞观三年)唐太宗便着手解决突厥,派李靖与张公谨领军北击。历二年(在630年),东突厥再次衰亡,直至679年的五十年间,沦为唐帝国的属国。
西突厥在603年分解后,在611年由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乘中华大乱而组合起来,占有准噶尔盆地,东北至阿尔泰,东南到玉门,西北到里海,西南至兴都库什山的大片中亚土地。从太宗贞观十四年(**0年)起,太宗高宗父子二帝悉心经理西域。唐军在659年斩真珠叶护于双河(新疆博乐),西突厥灭亡。
突厥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一员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辽阔的中亚地区,阿史那土门的后裔们如阿史那献将军、阿史那昕将军及著名的阿史那社尔将军和其他军人一样,为保护中亚商道的安全,为保卫边疆人民的平静生活而驰骋在战场,他们都是那雄伟的中亚高原上的中国老兵。阿史那社尔和
李世民的更有着超乎寻常的君臣情谊,太宗逝世后,将军竟自殉以卫陵寝。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是我们相当关注的,而且几乎都是聚焦在战争与融合上。
但有一个问题,我认为是还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答案的问题:
即,在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方式有战争、和平、融合等方式,这些表现形式是外在的,那么其深藏的动机是什么?
我认为应当是经济。民族间战争与和平都是出于经济动机。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比较理性地认识和预见民族交往的历史和走势。
而这一点好象常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