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墨子70章 号令(4)原文讲了什么?如何翻译呢?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19)220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70章 号令(4)

《号令》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 *** 的重要篇章之一。全篇带有综合性质,但主要讲述种种军纪、法规、禁令、人员布防和处置的种种具体原则和 *** 。前面已经说过守城需要具备的各种防御装备,以及在遇到危机时所使用的旗帜,迎敌之前要进行祭祀等,这篇文章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守城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武器,那就是号令。

一支军队要想取得胜利,将领的领导最为重要,也就是说他们的号令最为重要。从“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利用好自己的地理条件,而作为人呢?在战争时,战争装备不完善,就无法使主上安定,小官吏、士兵和百姓不能齐心协力,这些责任全在于将领。如果将领的号令正确,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敌人。那么还会担心战争的失败吗?

墨子70章 号令(4)原文讲了什么?如何翻译呢?

【原文】

悉举民室材木、瓦若蔺石数,署长短小大。当举不举,吏有罪。诸卒民①居城上者各葆其左右,左右有罪而不智也,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若非伍而先知他伍之罪,皆倍其构赏。

城外令任,城内守任。令、丞、尉亡得入当②;满十人以上,令、丞、尉夺爵各二级;百人以上,令、丞、尉免,以卒戍。诸取当者,必取寇虏,乃听之。

募民欲财物粟米以贸易凡器者③,卒以④贾予。邑人知识⑤、昆弟有罪,虽不在县中而欲为赎,若以粟米、钱金、布帛、他财物免出者,令许之。传言者十步一人,稽留言及乏传者,断。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传言守。吏卒民欲言事者,亟为传言请之吏,稽留不言诸⑥者,断。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

官府城下吏、卒、民家①前后左右相传保火。火发自燔,燔曼延燔人,断。诸以众强凌弱少及 *** 人妇女,以喧哗者,皆断。

诸城门若亭,谨侯②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其有符传者,善舍官府。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里巷③中。三老、守闾令厉缮夫④为答。若他以事者、微者,不得入里中。三老不得入家人。传令里中有⑤以羽,羽在三所差⑥,家人各令其官⑦中,失令若稽留令者,断。家有守者治食。吏、卒、民无符节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⑧止。皆断。

墨子70章 号令(4)原文讲了什么?如何翻译呢?

【注释】

① “卒民”前脱字“吏”。

② 亡得入当:逃兵数与抓回俘虏数相当。

③ “欲”字后脱“以”字;“粟米”衍出一个“以”字。

④ “卒以”应作“以平”。

⑤ 知识:知交,朋友。

⑥ “诸”应作“请”。请,通“情”。

① “家”应作“皆”。

② “侯”应作“候”。

③ “里巷”前脱一“入”字。

④ “厉缮夫”应作“缮厉矢”。

⑤ “有”应作“者”。

⑥ “者”应作“在”;“三”后脱一“老”字;“所”后衍一“差”字。

⑦ “官”应作“家”。

⑧ 苛:盘问。

墨子70章 号令(4)原文讲了什么?如何翻译呢?

【翻译】

普遍查报百姓家的木材、砖瓦、石头等物的数目,登记其长短和大小。应查报而没有查报的,官吏获罪。所有在城里居住的官吏、士兵和百姓,要同他们的左右邻居结成联保联防,左右邻居犯罪却不知道,那么同他相邻的人也有罪。如果能亲自捉拿住犯罪人或将其报告给官府,都给予奖赏。

如果不是他们的联保联防内部的却事先知道该联保组的犯罪活动而报告给有关官吏,都加倍给予奖赏。城外守卫任务由“令”负责,城内的防守由守城主将担任。令、丞、尉等官,他们的部下有人逃跑,只要抓回俘虏的人数与逃兵数相当,那么功劳与罪过可以相抵消;逃兵人数超过十个的,令、丞、尉各减爵位两级;逃兵人数超过一百的,令、丞、尉就须被撤职罢官,充作兵士,担负防守。所有抓来抵挡罪过的一定要是从敌军抓来的俘虏才能按规定免罪。

征集百姓的钱财和粮食的,如果百姓想交换各种日常用品,可按平价予以交换。城里居民的朋友或相识、兄弟有罪的,即便他们不在本城内但想用粮食、物财赎罪出去的,法令都许可。上下传话的人员如此安排:每隔十步派一人,滞留或失职没传达到话的,要杀头。凡是可以便利办的事情应赶紧以书面报告向守城主将报告。官吏、兵士和百姓想要向上进言的,紧急通过传言人传达,官吏滞留或不代为传达的,要问杀罪。各县的豪杰、谋士、在家居住的大夫官员及人品忠厚的百姓人数,各县都要统计上报。

官府、城下官吏、士兵和百姓都要参加左邻右舍的火灾联防。失火烧了自家或蔓延到了别人的家,都要判罪。凡是仗势以强凌弱和 *** 妇女的,以及喧哗打闹的,或擅自跑上城墙以及不按规定着装的,都一律交官府定罪惩罚。

所有城门和路亭,都要谨慎检查来往行人的凭证。凭证有疑问和没有凭证的,都要送到县廷,询问他们是谁派来的;往来人中有凭证的妥善安排其住在官府。他们想要会见兄弟朋友,就替他们传呼召来,不能让他们自己进入城中街巷。如果他们想见城中三老、守闾等有身份的人,可以让三老、守闾先委托家中仆役代替 *** 来官舍相见。其他有事的人及职位低下者都不得擅自进入街巷之中。三老不能进入一般民众家里。须向街巷传令就用羽书,羽书收在三老家中。向一般民众传令就直接传到他们家去,失职没有传送或延迟命令的,要砍头。三老家中有看家的备办吃的。对于官吏、兵士和百姓没有凭证而擅自进入里巷和官府的,官吏、三老以及守门者没有及时盘问和制止。都要定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7/452834.html

“墨子70章 号令(4)原文讲了什么?如何翻译呢?” 的相关文章

谢肇淛:明朝博物学家、诗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肇淛:明朝博物学家、诗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

北宋宰相贾昌朝简介: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

北宋宰相贾昌朝简介: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昌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昌朝 (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人。北宋宰相、训诂学家、文学家、书法...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字士衡,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和弟弟陆云合称“二陆”,被誉为“太康之英”;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传说刘伯温能未卜先知,曾作一首《烧饼歌》,又名《帝师问答歌》,那么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国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就顺手拿起一只金碗扣在饼上,才传命召见。刘伯温行过礼后,朱元璋故意问道:“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

《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注释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提到郦道元,我们就会想到他的《水经注》,《水经注》究竟写了什么,把郦道元的历史地位推的这么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相传是给汉代桑钦的《水经》做了若干大的补充的而一部书。但经过清代学者和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汉代桑钦著作还是晋代郭璞著作都是错误的。大致是三国时期的人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