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尤二姐和晴雯为何都得了痨病?真相是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29)150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红楼梦中有一种病,就像我们今天的白血病,贾母一旦知道,那就是谈之色变,荣国府的两大领导却用这个病除掉了自己的心腹大患,这个病就是痨病,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就是肺结核。

那么红楼梦中被诬陷得了痨病的两个人分别是谁呢?

之一个是晴雯,晴雯被王夫人开除后上报到大领导贾母那边,给出的理由就是“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贾母原本是非常喜欢晴雯的,见王夫人抬出了女儿痨这样的病,她也表现出很惋惜,其实贾母心里清楚,这是儿媳妇在她面前搞鬼,晴雯还做贾母屋里的阵线,若是真有女儿痨这样的病,贾母岂会不知,可见王夫人是在扯谎,但贾母也不会因为一个丫头和儿媳妇翻脸,只见她很惋惜的说:“这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但晴雯这丫头,我看他甚好,言谈针线都不及他,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

红楼梦尤二姐和晴雯为何都得了痨病?真相是什么?

如果王夫人撇开女儿痨这样的病,只汇报说晴雯很懒,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动贾母开除晴雯的,可见王夫人深知痨病是婆婆贾母心中的忌讳和最怕。晴雯死后,晴雯的表哥表嫂希望得到一笔抚恤金,就找到王夫人,不曾想王夫人用十两银子的烧埋钱打发了他们,还说:“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晴雯之死,彻底被王夫人诬陷成了让人谈之色变的女儿痨,也为王夫人掩盖了罪行,贾母虽然知道儿媳妇背着自己捣鬼,但也不会为一个丫头和媳妇翻脸。

第二个是尤二姐。大家都知道尤二姐是吞金自杀而死,可到了贾母的耳朵里就成了得痨病死的,而且贾母因为之前关于尤二姐的甚多传言,包括退亲已经不喜欢,再加上痨病这一条,贾母彻底抛弃了尤二姐。

原文如下:贾母道:“信他胡说!谁家痨病死的孩子不烧了?也认真开丧破土起来!既是二房一场,也是夫妻情分,停五七日,抬出来,或一烧,或乱葬埂上埋了完事。”凤姐笑道:“可是这话,我又不敢劝他。”

从贾母这句话中我们知道王熙凤捣了鬼,尤二姐原本是自杀死的,王熙凤害怕被贾母知道了对她不利,就像王夫人那样先下手为强,诬陷尤二姐得痨病死的。结果贾母很相信,贾母觉得一个得痨病死的人,不烧了就已经不错了,还费那么大的阵势去大操大办。拿到贾母的圣旨,王熙凤心里有了底气,不怕日后被查出来,所以对贾琏为尤二姐办丧事表现的很硬气的拒绝。

很显然王熙凤在尤二姐死后,也为自己想好了对策,再加上她在墙根下听到了贾琏与贾蓉等人的谈话,心里更是害怕,为尤二姐的死编了这样一个让贾母都不愿意为尤二姐翻案的理由。可悲的是这件事,除了王熙凤和贾母,很少有人知道尤二姐是痨病死的,大观园里的人都知道尤二姐是自杀死的。

同是被诬陷得了痨病,贾母对晴雯的死还有些惋惜,对尤二姐的死,贾母不但不惋惜,还责怪贾琏大操大办,可见晴雯虽是丫头,但却是贾母特别喜欢和看重的人,而尤二姐虽是贾琏的二房奶奶,却不被贾母喜欢,再加上王熙凤的挑拨和添油加醋,贾母更是不喜欢尤二姐,如今知道尤二姐得了这样的痨病,贾母不但不放贾琏大操大办,还不让王熙凤为尤二姐穿孝,说她小产未愈,忌三房。

红楼梦尤二姐和晴雯为何都得了痨病?真相是什么?

这些都说明王熙凤比姑妈王夫人的手段要高明,王夫人背后搞的那些小动作,贾母心里很清楚,只是为了家和万事兴,不愿意与媳妇翻脸。而王熙凤就不同了,她深得贾母的喜欢和疼爱,王熙凤心里清楚,如果一旦贾母知道尤二姐的死因,肯定会改变对她的看法,以后也不会再喜欢她。于是王熙凤改变策略,给尤二姐安了一个无法翻身的死因,也让贾母站在她这边。

可怜的尤二姐死了,还落了一个痨病的死因,不被允许进入祖坟,只让乱葬埋了了事,或者像晴雯那样被一把火烧了,然后葬的远远的。贾琏没有按照贾母的要求去办,他在尤三姐的墓边上给尤二姐找了一个穴位,这里就成了尤二姐永远安身的地方,与晴雯相比,尤二姐虽然在贾母那边被冷落,但好在尤二姐还有贾琏,他不忍心看到尤二姐葬在荒郊野外孤苦伶仃,就让她与妹妹尤三姐永远作伴。而晴雯更爱的那个人是宝玉,却在家里做不得主,晴雯死了,他用笔去祭奠,去记忆去怀念,却无法给晴雯一个安身之处,毕竟晴雯只是一个丫头,还没有成为宝玉的什么人,所以宝玉没有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多说他是薄情之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7/454520.html

“红楼梦尤二姐和晴雯为何都得了痨病?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南朝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萧统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的长子,因其去世后谥号“昭明”,故称“昭明太子”。萧统聪颖好学,史书记载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贵为太子,却为人谦和。萧统虽然英年早逝,但其所著的《昭明文选》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敬则(635年—7...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

《送友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及注释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