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上最后三个朝代元明清首都都是北京?难道没有其他选择吗?

中国历史1周前 (09-16)70

故宫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经历了几十个朝代和成百上千的国家,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是经过各自的精挑细选之后而确定的。那么为什么我国元明清三朝都把国都定在了北京呢?当然各个历史时期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但最终结果却是不谋而合,令人费解!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 *** 所在地的政治称谓。1927年民国 *** 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之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央 *** 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 *** 的象征城市。有的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也有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也在不断变化。

长城

对蒙古人而言,定都何处并不重要,只要能保持游牧传统就行——至少成吉思汗本人是无意定都北京的。然而到了元世祖时期,情况却发生了显著变化。

深得忽必烈信任的汉族堪舆大家刘秉忠、郭守敬师徒经过仔细考察,一致认定北京是最理想的定都地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源匮乏。于是师徒二人从玉泉山引水,并通过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其中地上水源经太平桥汇入通惠河,因水来自西方,在八卦中象征“金”,故名“金水河”;地下水脉则后来成为皇宫祭祀“龙泉井神”的圣地。

北京之所以历来成为军事重镇,政治中心,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它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处于北京小平原,南方大平原,北方山地之间,必然引起历代先哲的重视.

元代蒙古贵州巴图南曾对忽必烈极力推荐北京,《元史·巴图鲁》记载巴图南语:"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决定定都于燕.

明故宫

其实,明朝开过皇帝朱元璋当年都城建在南京。 明成祖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为防变乱(因为朱棣根据地在北京),也为了更好发展北方经济,所以迁都北京。 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虚设了没有太多实权的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

刚刚迁都几个月的永乐十九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

成祖大怒,立即处死了萧仪。]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京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於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

明长城

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4],继位的明宣宗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强悍如朱棣这样的人,为了夺位一路从北干到南,登基以后又为了打蒙古一路从南干到北,要说他在南京坐不稳皇位所以迁都,这我没法相信。

其实都城北迁这种想法不是到朱棣才有的,朱元璋登基后一直到洪武十一年才正式把南京定为首都,可见他对南京并不十分满意,因为南京对于控制北方实在是鞭长莫及,只是一直没有下定迁都的决心,但洪武年间他其实也选了一个地方命名为“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我觉得他们都意识到了,自古以来威胁中原政权的力量一直来自北方,远的五胡十六国之类不说,近一点的两宋已经是前车之鉴,何况灭元之后,蒙古骑兵还在北边虎视眈眈,要想不做短命王朝,就必须守住北方,因而军事重心自然也就在北方。

北京城

清朝前期名曰后金那时候的都城是盛京(今沈阳),后来出于更大的发展,谋求牢固的控制中原,迁都北京。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九州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皇太极的迁都北京是要占据这个关口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1644年8月20日开始,清朝大迁都,10月10日正式定都北京。

从此以后,北京就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丶政治丶文化中心,延续至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9/607446.html

“中国历史上最后三个朝代元明清首都都是北京?难道没有其他选择吗?” 的相关文章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为权利反目成仇?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为权利反目成仇?

司马氏自高平陵之变以后便牢牢掌握了曹魏大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古代的人为了争夺储位,兄弟相杀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李建成曾多次谋害李世民,差点把李世民毒死。而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再比如,曹操的儿子曹丕...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操那边一语不发,为何曹操还留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庶,三国时期的著名名士,字元直。徐庶本身家庭很普通,地位比较低,但是徐庶少时很喜欢舞刀弄棒,不怎么喜欢读书。直到后来出事被抓了,被人救下,才免于牢狱之灾。后来的徐庶就放弃了舞刀弄棒...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出身微贱,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卫子夫最终死于巫蛊事件。精明一世、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笔墨。在不同学者的心目中,对刘彻的评价褒贬不一。刘彻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历史功绩可圈可点,但对他的非议,也...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李善长是明朝第一文臣,在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深受朱元璋信任与重用。既然李善长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呢一,投靠朱元璋李善长自小就博览群书,很有智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

魏延被刘备视为心腹 魏延又是怎么得罪诸葛亮的

魏延被刘备视为心腹 魏延又是怎么得罪诸葛亮的

对被刘备视为心腹的魏延,到底怎么得罪了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是三国蜀汉时期 ,最后的猛将 ,他的死更是整个三国时代, 最大的冤案 ,他也成了三国第一冤魂 被冤枉了1700年的悲剧人物, 他就是比肩韩信的猛将, 蜀汉不亡的守护神, 个如果不死, 只是你知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