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由谁起的名?
辛亥革命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
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
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 *** 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
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 *** 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
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
之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 *** 》,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