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史湘云之一次出场是在何时?为何安排在最后?
史湘云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最后出场的人物。贾元春省亲大观园后,她才姗姗来迟。那么,湘云出场如此晚,曹雪芹有何安排?
(第二十回)且说宝玉正和宝钗玩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
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三个贾宝玉的表姐妹,史湘云最早在贾家。她自小父母双亡,被贾母抱来贾家抚养,等到“我们太太”去世后才回到史家。
贾母不放心湘云,将丫头翠缕送给她。也是贾宝玉之外第二个得到贾母赏赐丫头的孙辈。
湘云离开贾府不久,林黛玉来到贾府。湘云是贾母侄孙女,小时候在荣国府长大。她对贾家的熟悉,要超过林黛玉和薛宝钗。
湘云也是史家唯一经常来往贾家的人。在她出场之前势必常来常往,作者一直压着不表而已。
史湘云等到贾元春省亲后压轴出场姗姗来迟,起码有三个原因。
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都有人汇集在贾府,史家却最为神秘。除了贾母和史湘云,其他人甚少提及。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如果不是大事从来不出场,他们的夫人也不见常来,作者每次对他们一笔带过,远不如王家亲近。
史湘云姗姗来迟,代表了史家与四大家族另三家的切割态度。
史家第三代新增了忠靖侯史鼎,史湘云父亲与保龄侯史鼐是亲兄弟,史鼎是堂兄弟的可能更大。
史鼎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封侯,无疑立下大功劳。他与忠顺亲王一样,成为稀有的“忠”字开头封爵,证明他们都是皇帝亲信。
忠顺亲王与贾家敌对,素无来往,皇帝又抄了贾家……史家由于史鼎的原因,开始与贾家、王家、薛家保持距离,嗅出了皇权的风向。
贾元春省亲那么大事,贾家、王家、薛家都有参与,唯独不见史家人的踪影,却在省亲一结束,史湘云就出现。史家在皇帝跟前“避嫌”的意思非常明确。
二,史湘云也是贾宝玉表妹。前有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姻缘”,后有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姻”,如果再加上史湘云的“二石姻缘”,势必更乱,也不合常理。
史湘云最后出场,避免与贾宝玉产生过多纠葛。她在金陵十二钗中不但最后出场,还是姐妹中之一个订婚。对象又不是四大家族中人……
史家不想与四大家族再捆绑的意思,通过史湘云的姻缘也表现出来。
另外,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性格,展现出与贾宝玉纯纯的兄妹情谊,真正不涉足私人情感。
史湘云在贾宝玉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尘埃落定时出场,一身磊落。否则贾宝玉一听她来,不顾薛宝钗的尴尬“拔腿就走”,不免被人误会二人关系。
三,史湘云压轴出场,还在于她作为贾母的“代言人”,很多老太太不方便表达的意思,曹雪芹都要通过史湘云表现。
比方贾元春省亲那么大事,贾家忙活了一两年。作为亲戚,适当地过来探望、帮忙是礼。但像薛家这种主人家有大事发生,他们还不走的就是失礼。
比方史湘云在元春省亲后再来拜访,不给主人添麻烦,自己也做客自在,才是王公贵族间应有的社交礼仪。
比方史湘云住两天就告辞要走,也是做客之道。
妙在贾母主动挽留史湘云再住两天,等薛宝钗过了生日再走。
薛宝钗生日,贾母出资二十两操办及笄之年的生日。薛宝钗都明白老太太的意思是撵人。借《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挑明贾母意图。
王熙凤当天操办得也很有意思,请了“昆弋两腔”的小戏班。
昆是昆腔,代表高雅,阳春白雪,是贾母心中的林黛玉。
弋是弋阳腔,代表市井,下里巴人。是贾母心中的薛宝钗。
按说贾母撵人之意薛宝钗都知道,薛姨妈一定也懂。主人不留而撵人堪称羞辱,客人一定坐不住。贾母看不上薛家女儿,认为是下里巴人“野丫头”,还赖着干嘛?奈何薛姨妈就是不为所动。
曹雪芹此时又安排了一个有意思的情节,就用到了史湘云。
贾母宴会后喜欢一个“小旦”一个“小丑”。小旦当然是昆腔,小丑就是弋阳腔。二人代表谁也一目了然。
小丑不提,大家都觉得小旦长得像林黛玉,谁也不说,偏偏史湘云嘴快说出来。
贾宝玉担心黛玉多想,给湘云使了一个眼色,黛玉和湘云都觉得被羞辱而发怒。史湘云马上吩咐翠缕收拾行李,赶紧走。不受屈辱的表现与薛家赖着不走截然相反。
至此,曹雪芹有意让史湘云压轴,无疑是给薛宝钗的生日准备。前有贾宝玉当着宝钗的面拔腿就走,后有贾母花二十两银子给薛宝钗过生日“撵人”,湘云引出的是薛宝钗在贾府的尴尬处境。
当然,昆弋两腔小戏班,小旦、小丑的隐喻,就和凫靥裘、雀金裘一样,属于曹雪芹有意设譬,交代贾母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看法,不代表现实里贾母的安排。只是作者表明书中人物的心理。读书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