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为何要见她?
《红楼梦》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来一些地里产的瓜果蔬菜,送给贾府吃个新鲜。其实那时候的菜蔬都是有机的,区别倒也不大。但农村出来的更天然,口味和心理上也就感觉更好。
关于刘姥姥的来意,很容易被认为知恩图报,其实也不错。但背后更有再要钱的意思。毕竟之前的二十两银子已经花完了,他们家的情况也没有本质改善。势必再要钱度日才行。
王熙凤一定懂刘姥姥的意思,只说让她等着,进去寻王夫人去了。
这边平儿与刘姥姥说了几句话,天已经不早。刘姥姥没能拿到钱,家是要回的,也就不得不提出来告辞。
周瑞家的是真的帮忙,又亲自跑了一趟进去。结果与凤姐说的时候,被贾母听说了刘姥姥,就要见一面说说话。
(第三十九回)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地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这也罢了,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
贾母听闻刘姥姥这件事,需要从两方面去看。之一,贾母为什么会“听见”刘姥姥。第二,贾母为什么要见刘姥姥。
周瑞家的说她“悄悄地”告诉王熙凤,这话属实,毕竟刘姥姥是王家的亲戚,上门来要钱,好说不好听。她也不能大声豪气说出来给王夫人和凤姐丢脸。
但王熙凤知道刘姥姥来的目的还是要钱。今年打发了,明年还得来。与其如此不如一劳永逸。让贾母知道后接见。抬高刘姥姥的身份,也方便以贾府的名义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麻烦。
所以,贾母会听到,一定是周瑞家的“悄悄说”,王熙凤却“大声说”的结果。
贾母一问刘姥姥的情况,就知道是王夫人的穷亲戚投奔而来,目的当然是要钱。老太太一辈子这种事经历得多了。
不过,贾母这里要见刘姥姥,可不止像她说的要找个积古的老人说话。主要目的有三个。
首先,刘姥姥这种来要钱的,一定不止一次。与其次次来,次次给,不如一劳永逸。贾母和王熙凤想到了一块儿去,借由她的接见,可以让王夫人正大光明解决掉后续麻烦。王夫人、王熙凤都是贾家媳妇。常有娘家人过来打抽丰,也有损颜面。
其次,给王夫人面子。刘姥姥是王家的老亲,如今投奔而来,贾母见一下,是给王夫人面子,避免被贾家人背后非议。
但这也变相说明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婆媳关系有很大的问题。到了需要“逢场作戏”,互相给面子,抬轿子的地步。
最后,刘姥姥上门攀附“打抽丰”,薛姨妈带着儿女上门岂非也是攀附?
刘姥姥给钱就能打发走。薛姨妈却一住多年不走。贾母显然有借刘姥姥提醒薛姨妈的意思。
至于具体怎么提醒,只看后面刘姥姥遭遇了什么样的对待,也就清楚了。
无论如何,贾母要见刘姥姥虽说是一时兴起。但豪门中人很多时候没有无缘无故的举动。尤其是曹雪芹大书特书的故事,必然有其背后的深意。
(第三十九回)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
贾母这分明是替王夫人和王熙凤抬轿子。不管如何,等待刘姥姥的都是一番奇遇。
刘姥姥本心并不想见贾母。现在有很多人一直“神化”刘姥姥,说她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是个有大智慧和大勇气的人。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让刘姥姥封神。她就是个见过点世面,有着很深生活阅历的老年人。因为生活所迫来到贾府忍耻含垢的讨生活,都是被逼不得已。
当然,刘姥姥就像她年轻时候说的那样,也是个“爱风流”的人。她本来性格也算是村里头爱说爱笑那种,所以才能有豁出去的智慧和能力。
刘姥姥不愿意见贾母,一来怯场。二来也不想闹那么大。毕竟来要钱本身就没脸。三来也怕自己给王夫人和王熙凤丢人,日后不能再来了。
所以她对见贾母很是拒绝。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吧。”宁可钱不要,也不想见,才是刘姥姥的正常态度。
倒是平儿理解刘姥姥一二,说要和周瑞家的送她过去。剩下刘姥姥真正的忐忑和担心,平儿也无法感同身受。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只到了王熙凤房中,如今二进荣国府要去到贾母房中,明天还要去到大观园。这是曹雪芹给她的“任务”。借由外人的眼睛,旁窥贾府的繁华和富贵。曹雪芹为此设计了四个人。
冷子兴和兴儿是一对。刘姥姥和薛宝琴是另一对。这边刘姥姥的使命就到游览大观园结束,随后就会有薛宝琴的到来。正所谓环环相扣,一丝不乱。
她们一出门就有贾府日常的插曲。两个小厮赶上来请假,张嘴就叫平儿“姑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姑娘”并不是称呼 *** 以及丫头的尊称“姑娘”。而是敬称“姑娘”。是自降一辈以父亲的角度称呼平儿。
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头,要称“姑娘”。等到晋升侍妾才会更改为“姨娘”。“姑娘”以婆家人称呼,“姨娘”以娘家人称呼,自然是姨娘更高一等。
这段小插曲透露出的是王熙凤这边每日的工作,更透露出凤姐威重的压迫下,奴才们不得已求到平儿,使得“红脸和白脸”出现错乱。王熙凤行“威”,平儿却行“善”,注定王熙凤不得人心,没有好下场。
闲言少叙,这边刘姥姥跟着平儿和周瑞家的来到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
“奉承”二字说得何其妙也。盖因亲孙子、孙女等尚且奉承,何况刘姥姥?又何况薛姨妈、薛宝钗等人!再联系刘姥姥的心酸奉承,更知晓薛家母女在贾府的日常并不容易。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想当初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去拜见王熙凤,凤姐坐在炕上眼皮都没抬一下。如今的王熙凤却是站在地上曲意奉承,与当日刘姥姥何异?曹雪芹如此写就是贾府生活日常,却让人不得不注意其中的一些讽刺和人情世故。
刘姥姥此时见了贾母,反而不如当初见王熙凤那么诚惶诚恐。“死猪不怕开水烫”,她也知晓这时候退却不得,对着贾母“福了几福”,就是古代女士标准的行礼,口称“请老寿星安”。
刘姥姥比贾母年纪大,但辈分严格来说小一辈,却被故意写小了两辈。她对贾母行礼也是有的。
刘姥姥笃定面对贾家这些人,说好话总是不错的。这也体现出刘姥姥的世故和人生阅历。她虽生于农村,却并不愚昧。懂得见人说人话,应对这些场景虽然不雅,却也不难。
刘姥姥为了应对贾母,随后就讲了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中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宝黛钗三人是至关重要的伏笔,甚至隐含了贾家败亡的真相。
而且这些故事还真把贾府众人听进去了,刘姥姥也抓住取悦贾家人的真谛。无论多么高高在上的人,都有一颗八卦看热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