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9-21)250

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汉文化空前繁荣,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直到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启用法家的思想治国,至于秦始皇为何人用法家的思想?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秦朝还只是秦国,当时的秦国人用商鞅变法,而,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秦国人任用法家思想治国是因为国情所需要。

秦朝统一之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形成,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要拓展中央集权的深度, *** 就开始要求百姓都服从一个思想,但那时的百姓还没有从百家争鸣的自由环境中缓过神来,或者突然都要服从一个声音还很难。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原因是什么?

一直到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使得儒家学派重新出现,那么,汉武帝为何要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选择儒家的原因是什么?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解答。

汉武帝为何要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末年,百姓君臣之道的思想还没有深入骨髓,造反就在情理之中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气势磅礴的宣告,但这背后与后来历史中农民起义的不同之处在于,陈胜、吴广当时并无取代建立新王朝之意,只是在预料之外起了导火线的作用,群雄并起,秦帝国土崩瓦解。最后发展到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也是因为已有一统一帝国存在过,不然,诸侯再分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这场争斗留下了很多历史话题,汉王朝建立了,兔死狗烹的现象也在所难免。刘邦开始觉得有休养生息的必要,百姓安居乐业了,刘邦的儿子们被封王封地,独占一方,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体现并不深刻。接下来的文景之治,基本上仍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只是有了黄老之说的名头。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边关外患连年不断。为了对付匈奴,景帝采纳他的老师晁错的建议,攘外必先安内,撤藩。这一下不得了,刘姓诸王不再沉默了,以刘濞为首挑起了七国之乱,战争波及几乎整个国家,幸好有周亚夫、窦婴等能臣干将,乱事平息,国家回归安宁。

汉武帝选择儒家的原因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景帝七国之乱的教训,武帝深感深化中央集权的必要。因为北方匈奴的威胁从未间断过,只有先内治才能抵御外敌。那么,深化中央集权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思想的统一。黄老之说已经在汉代历经三朝了,武帝初期的窦太皇太后当时也极力支持黄老之说。这对汉武皇权是一种限制和挑战,他尊敬他的祖母,但对当时女人摄政的事情却极为不满。于是,他吸收了一批青年学者,东方朔、董仲舒等。儒家学说开始影响这位年轻的皇帝,他觉得这正是当时最需要的学说,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就发生了。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原因是什么?

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这可是历史上极重大的事,直接影响了往后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史家多以禁锢思想一说来认为此政策提出的负面性。已归道山的柏杨(先生千古)就说: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我却不这样认为。

百家争鸣,也就是六国的多辩士。这和封建时代的用人制度有关。

封建时代,从天子以至官吏都是世袭,龙生龙,凤生凤,一般的读书人想参知政事,只有一途,自荐与游说。鼓起如簧巧舌,奔走游说,情形有点像现在的推销员。张仪一次遭毒打后,回家问妻子,我的舌头在吗。回答说,在。张仪说,这就好办。韩非舌间功夫不强,口吃得厉害,只得以书面上陈见解,错过了与嬴政的见面,因而见杀,这不是韩非的错,这有历史的因缘在里面。而汉的察举、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唐宋的科举,是把布衣读书人的入仕之途全面开放了,只要有本事,考个进士,自然不愁无用武之地。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遑遑然如丧家之犬。

虽然儒说的建立也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从历史的前因后果来看,是必然的。只是在某些细微之处不合情理,但合道理。儒说建立之后,武帝的政权得到了巩固,北方匈奴的恶梦就开始了。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大将军成了顺应历史的功臣,封狼居胥,匈奴几百年无干犯中原之实力。

汉武从此也彪炳史册。虽然他在弥留之际,发布罪己诏,忏悔自己连年征战,使百姓不堪赋税之重。但至少中原的平安暂时有了保证。今天,我们来看汉武之伟大,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队打出了汉朝的天威,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但战争结束后,老百姓的生活与文景之治时相比,又怎么样呢?

而历史之所以选择儒家,自当有其选择的理由。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面上似乎各家都已偃旗息鼓,唯有儒家独行其道。按诸实际,殊不尽然。此因中国学术精神,乃以社会人群之一人事问题的实际措施为其主要对象,此亦为中国学术之一特殊性。儒家思想之一主要理想,及其基本精神即在此。钱穆先生持此说,是有理有据的。

班固就认为,诸子之说虽然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但合其要归,也是六经之支与流裔,源头都可以归到六经上来。换句话说,儒家在吸纳的过程中其学术思想是优于各家的,此即历史独青儒家的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9/463779.html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手段有多厉害?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手段有多厉害?

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关于朱瞻基出生,《明史》有这样的记载: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朱瞻基是妥妥的“皇二代”。自小被当做“好圣孙”,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喜...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与小说有何差距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与小说有何差距

程咬金,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起隋唐名将,秦琼的知名度无人能及,紧随其后的可能不是双子战神李靖李勣,也不是跟秦琼同为门神的尉迟敬德,而是那个只会三板斧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即使没看过隋唐系列小说,也没听过相关评书...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妃 里边流程到底有多复杂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妃 里边流程到底有多复杂

对古代皇帝选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选妃的流程是怎样的?封建社会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数之不尽的财富。后宫佳丽、七十二嫔妃各个美若天仙,除了体现皇帝的尊贵,那更是为了保证江山社稷,龙脉不会断绝。关乎皇族血统、龙脉传承的...

历史上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

历史上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

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隋炀帝杨广虽然残暴得毫无人性,但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文艺青年,和文艺青年陈后主有得一拼。他曾经写过《春江花月夜》这样婉约迷离的诗,仍然带有六朝红粉暧昧的味道。隋炀帝曾经三次发兵征...

关羽和张飞死后都能被封神 赵云死后为什么没有封神

关羽和张飞死后都能被封神 赵云死后为什么没有封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不能封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张飞能死后封神,为何赵云不行?《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因为罗贯中在这本书当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拥刘贬曹”,所以大家对于刘备的蜀汉阵营里面的人物大都印象深刻,并且评价极高。其中民间评...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春华,河内平皋人,曹魏粟邑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司马懿是晋朝的奠基人,隐忍了一辈子,躲过了曹操的屠刀,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在战场上毫发无损。最终,司马懿熬死了曹魏几代帝王,靠发动“高平陵之变”,扳倒了大将军曹爽,篡夺了曹魏大权,笑到了最后。然后,其...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刘德: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对古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做出巨大贡献

刘德: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对古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做出巨大贡献

刘德,西汉宗室、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为栗姬。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刘德以皇子身份受封河间王,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被卷入政治漩涡,而是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