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由来 为何古代作战有这种设定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10-12)200

古代行军打仗,有一条明文规定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有人询问为何会出现这样一条规定,其实这和古人所接受的教育也有所关联。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由来 为何古代作战有这种设定

古人受儒家文化影响,推崇礼义仁孝廉,其中礼颇受推崇,更有云先礼后兵的说法,打仗是下下策,能嘴上解决的事情尽量不动手。

而在交战中,使者就相当于礼的代表,如果你把礼杀了,那在道德层面就已经输了,必然会招来天下的非议,会有更多的人,无论是敌人还是内部的人,都会有理由去反对你,得不偿失。

古人很讲究礼仪,从春秋开始大国在儒家的游说下,都开始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学说,论语中礼让便可以说明当时大诸侯国所信奉的礼仪,即便是打过战小国,出于礼数,大国国君仍需派遣礼仪司甚至亲自接见对方的拜使。

中国是礼仪之邦,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代,中国人都很注重表行礼仪。

实际上使节的地位建立在自己方军事实力基础上,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活动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节来沟通。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由来 为何古代作战有这种设定

即使是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左传成公九年》提到,晋国杀死前来谈判的郑国军使,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礼是西周时期的习惯法的总称,可见保护使节原来应该是一项习惯法上的义务。

但是到了列国纷争的春秋时期,这种对于使节的尊重和保护往往只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基础上,是双方对于战争的一种姿态表露,而并非是双方应该遵守的义务,不再具有礼那样神圣的、法律的意义。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

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由来 为何古代作战有这种设定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0/467520.html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由来 为何古代作战有这种设定”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