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入云龙公孙胜这一人物有何存在的意义?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梁山一百单八将,有一位的所作所为,一直令人费解:视金钱如粪土却去打劫,蔑视权力落草为寇当盗魁,与人歃血为盟却视兄弟性命如草芥,能轻松除掉宋江晁盖却不屑动手,他为什么要上梁山落草为寇?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梁山好汉,既不像好人也不像坏人,他的内心世界一直是一个谜,总是藏在云里雾里,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缥缈虚幻。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读懂了这位梁山好汉的内心世界,是不是也就读懂了人生?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座次最受委屈的,莫过于病尉迟孙立和混世魔王樊瑞,这两个人的武功和法术,跟马军五虎将交手也能保持不败,即使面对鲁智深武松那样的步战高手,也不会落在下风。
但是咱们今天要说的,还真不是病尉迟孙立和混世魔王樊瑞,也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因为鲁智深和武松的性格豪迈通透,他们追求的就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同时又坚决不肯突破做人的底线。
咱们要说的这位内心世界如海市蜃楼一般虚幻的好汉,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如果要想发财,就是进入大宋银库,那也是来去自如,金银财宝想拿多少拿多少,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
但是公孙胜偏偏费劲巴力地去跟凡夫俗子晁盖吴用搭伙,搞了一出漏洞百出的“智取生辰纲”。
公孙胜智取生辰纲之后,一个铜板都没要,他离开梁山的时候,众好汉纷纷解囊相赠,他却不屑一顾:“我要金银也没用。”
读者诸君都知道,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是半仙之体,已经练成了变化之术,能把葫芦变成自己和道童的模样。罗真人手下还有一千多个会腾云驾雾的黄巾力士,如果他愿意,别说取生辰纲,就是拿下宋徽宗赵佶的首级,也不费吹灰之力。
作为罗真人的嫡系传人,公孙胜下山搅梁山这趟混水,肯定不是为了凡俗阿堵物。不要钱的公孙胜落草为寇,是为了权力吗?当然也不是。
公孙胜在梁山排序,一直在三四名之间,也就是“三足鼎立”之后的第四人,属于重量级盗魁,其地位甚至还在卢俊义吴用之上——晁盖宋江对公孙胜都没有命令之权,想让公孙胜出力,必须是“请”和“求”。
晁盖宋江知道,梁山上唯一一个能杀人于无形的,就是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老道——如果他想坐头把交椅,那么排在他前面的人就会在一夜之间都离奇失踪。
如果公孙胜真想当官,一二品官帽唾手可得:宋徽宗自封道君皇帝,天下道士都高人一等,以公孙胜的本事,当一个国师或者太师宰相,肯定绰绰有余。蔡京高俅童贯见了公孙道长,也要顶礼膜拜。
但是公孙胜从来就没想过要入朝为官,而是在江湖上独来独往,跟晁盖吴用这样的底层人物密切交往,还参加了杀害大宋士兵和衙役的行动,这也完全违背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准则。
不要钱却抢了钱,蔑视权力却当了盗魁,那么公孙胜的心里,有没有江湖义气和兄弟情义呢?显然也是一点都没有。
细看水浒原著,我们就会发现,视兄弟性命如草芥的,既不是及时雨宋江,也不是智多星吴用,因为他们除了考虑自己的前程之外,也会分出一部分心思来为弟兄们的未来着想。
公孙胜跟其余一百零七位好汉,可以说是全无半点关切之情。
以公孙胜的道行,自然知道是谁杀害了托塔天王晁盖,而且也知道晁盖征讨曾头市,必然有去无回。但是只有吴用苦苦相劝,而公孙胜却像没事儿人一样保持了沉默。
读者诸君都知道,公孙胜曾经跟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雄歃血为盟烧纸祭天结为生死兄弟的,但是能掐会算的公孙胜就这么眼看着晁盖去送死,就好像看着邻居家死了一只猫。
梁山受招安之后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公孙胜都积极参与,但是在征方腊之前,公孙胜把幻魔君乔道清和神驹子马灵都先遣去了二仙山紫金观,自己也连声招呼都不打就飘然而去,他是不是他已经预料到梁山军此行将折损大半?
仔细看来,公孙胜在梁山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当然也没有什么过命的兄弟,好像梁山好汉是死是活,都跟他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如果公孙胜愿意出手,武松就不会断臂,宋江也没必要服毒。公孙胜头也不回地离开梁山,梁山好汉的处境凶险,他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视金钱如粪土却去打劫,蔑视权力却当落草为寇当盗魁,与人歃血为盟却视兄弟性命如草芥,这就是内心世界如海市蜃楼般缥缈虚幻的入云龙公孙胜。
神龙见首不见尾,毕竟还有一个龙头可见,但是公孙胜却成了一个难解之谜:如果谁能读懂公孙胜的内心世界,可能也就读懂了人生。
在笔者看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炼,公孙胜进入红尘,本来就没有任何目的,也不强求任何回报。在公孙胜眼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过客,来过,做过,这就够了。顺天应人而不逆天行事,随心所欲而不执着于身外之名身外之物,这就是洒脱……
笔者才疏学浅,自然不会理解公孙胜的所作所为,所以最后还要提请睿智的读者诸君来发表高见:公孙胜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他身怀无量法术涉和盖世绝技足红尘浊世,究竟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