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刘备为何会失民心而亡国
熟悉三国的朋友大概都有一个普遍性的认识,那就是曹魏占有天时,孙吴占有地利,刘蜀占有人和,这战争的三大要素,三国各领其一,所以三国鼎立才比较合理,历史似乎也确实按这个定律在运行。
《三国志》中诸葛亮在《隆中对》就明确分析曹操拥有北方,不可与之相争,其中有两个因素诸葛亮特别提到了,就是:一、带甲百万;二、挟天子而令诸侯,这就是承认了曹操掌握天命,此天时也;孙权坐镇东南,也不可图,理由是长江天险,而孙氏又是三代苦心经营,是国险而民附。说到快五十岁的左将军刘备时,二十八岁的诸葛亮显然只有举人和大旗了,好在刘玄德也颇有些沾边,于是诸葛亮尽其雄辩口才,很肉麻的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最后,这位年轻的骗子信口雌黄的展望未来,结论是:只要你豫州牧(空头衔)左将军(空头衔)刘大人出马,百姓孰敢不箪食壺浆以迎将军?话分析到这份上,刘备这位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中老年同志称善!。
但是刘备真占人和吗?诸葛亮分析得准确吗?本人认为诸葛亮只说对了一半,没有猜出结局。
刘备成也人和,败也人和!
在刘备未偷益州前,确实口碑很好,佐证很多,比方陶谦让徐州;投奔袁绍时,袁氏父子远迎等等等。包括他弟弟,呆瓜刘璋诚心邀请他入川联欢。但是,偷袭成都却让刘备毕生的伪装付诸东流,一下子成了毫无信义的小人,陆逊就很不客气的说他是老虏,曹丕也称其为滑虏。
刘备得益州后因为失信于孙权,还差点儿在公安和小舅子孙权火拼,种种迹象表明,刘备的翅膀已经硬了,人和这个大旗有些不合时宜,也许会有新的噱头,比方说天时、地利什么的,于是乎,汉献帝一被废,刘备便急不可耐的宣布汉献帝被人杀了,他来登基以续汉统,替天行道,天时也就归他了。天可怜见的,山阳公他没被曹丕杀死,却真是要活活被他叔叔给气死!但是,刘备这一连串的所作所为让其人心尽失,他的跟头栽大了,首尝后果的就是当年展望美好未来的诸葛亮以及后主刘禅和姜维!
蜀汉上层统治集团的主体是由荆州、益州(含东州)和其他跟随刘备转战的三大地主集团组成。由于蜀汉政权是人心背,所以益州的旧官僚是非常排斥荆州官员的。诸葛亮权倾朝野,他出兵北伐时,几乎是全票通过,但就有人敢直接反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姓家奴谯周,谯周就是益州集团的人,他当堂发表异议,大有一副成都人可以说不的态度,其实,谯周能当面提出来还算很给老丞相面子了,更多的益州人是当面不说,背后专给老丞相小鞋穿。《三国志》白纸黑字写到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以诸郡,多不相救,都说诸葛亮不擅长培养干部,其实你也要他有条件呀,您瞧,国家打仗,各地地方官居然敢不帮忙,不听从调令!这么不识抬举,人诸葛亮能培养吗?结果诸葛亮内阁名单上无一例外,均为荆州官吏,象党政干部:蒋琬、费祎、董允,军队干部:马谡、魏延、杨仪等等,没一个益州人,而且人上了岁数脾气倔,诸葛亮临死军权还托付给降将天水人姜维,反正就是不给益州人?所以蜀汉后期人才调零也不完全怪某一个人,后期的政权基本上是人人不关心,除了诸葛亮、刘禅、蒋琬、费祎、姜维等少数人外,其余都是冷眼旁观,后来皇帝看巫婆来定战略,大臣则抓紧时间贪污受贿,大家是破罐子破摔!
公元263年,蜀汉炎兴元年,魏军南下,江由守将马邈(益州人)投降,汉中重镇守将蒋舒(益州人)投降,兵临城下时,谯周(益州人)撮合刘禅投降,不到半年,蜀汉完了,但想当年,刘备、诸葛亮两路夹击益州时,刘璋的长子刘循却坚守雒城一年,刘备全部解放益州的战斗从建安十七年一直打到建安十九年秋,还搭上了天才庞统先生的一条命,为什么?人心向背,刘玄德败于人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