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蒋介石参加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与蒋介石的困境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22)230

从开罗会议的召开历史背景我们得知那时候的轴心国在欧洲战场上已经是节节退败,到了1944年底的欧洲战场上,美、英、苏等盟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线向德国腹地发起猛烈进攻,德国的无力还击导致纳粹集团即将最终灭亡。与此同时,在东亚战场上,日本也已成为众矢之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丘吉尔与斯大林于1945年2月在黑海之滨的雅尔塔举行了三国首脑会议。那么参加雅尔塔会议的国家有那些,中国是否有代表去参加雅尔塔会议?蒋介石是否参加了雅尔塔会议?一起来看看。

蒋介石参加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与蒋介石的困境

美苏主导会议中国利益被协定

作为中国人即刻会产生一个疑问,即几乎就在一年前(1943年底),作为战时盟军中国战区更高统帅的蒋介石还曾作为四大国领袖之一受邀参加了开罗会议,但为何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却未能参加这次更加务实和重要的会议?而正是在蒋介石缺席的情况下,雅尔塔会议通过了一份关于苏军参加对日作战条件的秘密协定,其中包含了诸多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条款:外蒙古的现状予以维持;大连商港需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云云。虽然协定中写明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求得到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但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措施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这份主要由罗斯福与斯大林主导达成的协定,使中国作为盟国的权益完全被漠视,并使国家 *** 遭到重创。同时,协定还指出,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 *** 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这一条款的最终结果便是1945年8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该条约附带的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中规定:日本军队驱出东三省以后,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由满洲里至绥芬河及由哈尔滨至大连、旅顺之干线合并成为一铁路,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应归中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而《关于大连之协定》则宣布大连为一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在该自由港指定码头及仓库租与苏联。另外,在《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中指出:为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 *** 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尽管在中国 *** 代表的一再力争下,文字中避免使用了诸如租借地等词汇,但性质实际上没有差别。这些附加协定无疑是对雅尔塔有关中国部分协定的认定,并对中国 *** 造成了进一步侵犯。这从法理上严重冲击了以谋求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为指针的所谓国民革命的合理性和正统性,让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 *** 颇有一夜回到革命前的挫败感。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宋金海上之盟的民国版,国府亡于是。

在中苏谈判的艰困时期,美国也一直拒绝直接干预,这使蒋介石大为恼火,曾在日记中记下可说侮辱已极,余对雅尔塔会议并未承认,并未参加,毫无责任,何有执行之义务。彼诚视中国为附庸矣。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依然很低,其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仍掌握在美苏两国手中。

美国担心在日本本土作战可能会使美军遭到百万伤亡

始于1941年12月的太平洋战争,使美国在与日本的较量中伤亡惨重。1945年初,远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一场关于 *** 的试验正在进行,但对其是否能成功运用尚未明晰。因此,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促使苏联尽快参加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军在进攻日本本土时的巨大伤亡。

罗斯福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的突袭造成2500名美国人死亡,数千人受伤。1

941年底至1942年初,日本先后占领了包括菲律宾、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新几内亚和西太平洋诸多岛屿,特别是在占领巴丹半岛和菲律宾后,曾启动了巴丹死亡行军,让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和菲律宾人在行军过程中受到羞辱、折磨和残杀。

1942年至1943年,美军虽然在对日跨岛登陆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取得战略性胜利,并收复了吉尔伯特岛,但均是浴血奋战的结果。到1944年,又经过数次血战,美军夺回了马绍尔群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关岛和贝里琉岛,其中,仅在攻占塞班岛时就伤亡17000人,贝里琉岛则为2500人。

从1944年10月打响的菲律宾战役,由于岛屿众多,地形复杂,致使战斗极为艰险,据估计美军伤亡人数超过80000人。

而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决定从太平洋直接进攻日本,而不是像原先计划的那样从中国发起进攻。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在德国战败后的18个月后,盟军能取得对日本的胜利,也就是在1947年年中才能征服日本。而且他们还估计,日本本土作战必将是一场殊死搏斗,可能使美军遭到100万人的伤亡。与日本进行过多次恶战的麦克阿瑟将军也认为,摧毁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驻军将需要苏军60个师。因此,在雅尔塔会议前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罗斯福表示:俄国尽早参战并根据其能力发起进攻性战役,对我们的太平洋战役提供更大限度的支援,实属必要。这种对攻占日本本土难度的过高估计,无疑抬高了苏军参战的必要性,进而使中国的核心利益成为美国为获取苏联出兵而可被任意交换的筹码。

苏联竭尽所能扩张势力范围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曾直言不讳的说道: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这并非说明斯大林比其他领导人更具有远见卓识,而是他根据战前苏联较为孤立的国际处境,自然会判断出在德日法西斯失败后,苏联与西方世界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双重矛盾,其盟友关系将很难维持,所以特别着力抓紧最后的时机,竭尽所能的扩大势力范围。

波兰前途是苏联人极为关心的问题。斯大林曾强调,在过去25年中德国两次借道波兰进攻苏联。因此,波兰必须要在苏联的有效掌控下方能减少对苏联本土安全的威胁。1944年底,苏联支持的派别在卢布林召开全国统一委员会,并宣布将卢布林委员会改建为波兰临时 *** 。

1945年1月,斯大林不顾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劝阻,率先承认了该 *** 。在随后的雅尔塔会议上,波兰问题也就成为了最为敏感、费时最多的议题。由于苏军已经占领了波兰全境,因此,争论尽管十分激烈,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斯大林手中。波兰国土整体向西移动,即苏联从波兰手中拿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波兰从德国接管了东普鲁士、西里西亚等地,这正意味着西方对于苏联的让步。

1944年夏天,苏军已将德军逐出苏联境内,并越过边界,攻入东欧,顺利攻占了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等国。当时希腊境内游击队势力强大,丘吉尔派英国军队予以镇压,并于同年10月在莫斯科会见斯大林,双方就东南欧未来的命运交换意见,并划出了各自在东欧各国所占的百分比,此即《百分比协定》。在这份《协定》中,苏联占有了罗马尼亚90%的部分,并进而使许多东南欧国家顺势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依此思路,苏联随即在中苏谈判中以不容争辩的架势要求中国 *** 必须承认外蒙独立。事实上,面对久已不在中国国民 *** 实际控制下的外蒙,蒋介石曾在日记中留有这样的基本主张,即外蒙可予以高度自治,在中国宗 *** 之下成立自治 *** ,其权限可与俄国宪法上所规定之各苏维埃权限相同。而且他在重庆与

宋子文、王世杰等人商讨谈判对策时也强调了这一原则。但不出所料,在宋子文于1945年7月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谈判时,双方在外蒙问题上陷入僵局。斯大林认为外蒙人民不愿再受中国 *** 统治,希望独立,但苏联不会并吞外蒙。他还强调,出于国防关系,苏联不得不在外蒙驻军,而且要与之结成军事同盟。另外,与东欧很多国家类似,苏联经过多年经营,实际上已经在外蒙获得了实际主导权。英、美在东欧问题上尚要向苏联做出巨大让步,此时的国民 *** 更无从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今之患不在倭寇而在盟邦

在美国过高估计日本战力的另一面,即是对中国抗日战场的轻视。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正是罗斯福私下划掉了蒋介石,使中国再一次承受了领土和 *** 被分割的切肤之痛。此时,很多颇有政策影响力的美国人对蒋介石几年来的作为感到失望,这其中既有对蒋领导下的国民 *** 效率低下、军队战力薄弱的诟病,也有对 *** 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的另眼相看。

如果说开罗会议召开之际,常德保卫战的胜利为蒋介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的话,那么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却令蒋的抗战形象大打折扣。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华进行的规模更大的一次战役。在历时8个月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虽打出了衡阳保卫战这样壮烈的战役,但总体上却呈一再退守之势,损失60余万人,丢失大小城市146座,总计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节节胜利的大形势下,着实令国民 *** 颜面尽失。对于这场战役的溃败,不仅有战前对日军进攻时间和地点预估失误、军队内部腐败、军民关系紧张、兵力调动不当、领兵将领相互推诿等因素,同时也因为蒋介石的众多精锐部队当时为配合盟国战略部署,仍滞留在缅甸,严重影响了其本土抗战的实力。1944年8月衡阳陷落后,蒋介石也陷入到绝望之中。针对当时的境地,他在日记中曾说:今日之患不在倭寇而在盟邦矣。

另一方面,由于日军在发动这场战役时投入了半数在华兵力,使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日军兵力进一步减少,敌后解放区军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敌后战场的客观形势空前有利。中国 *** 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适时进行了颇有实效的反攻。在实际控制区域内, *** 领导下的政权组织深入基层,实行的很多政策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而 *** 控制区域的人民则越来越对 *** 不满。1944年,当美国记者和官员亲自视察 *** 控制地区时,得出了对比鲜明的报告。其中很多都描述了 *** 在战时取得的惊人发展,认为 *** 已经强大到足以确保在在战后至少能控制中国的华北,并预言它将继续壮大。而且,在1944年秋,美国和 *** 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景看起来相当不错,这与华盛顿和国民 *** 的关系迅速恶化又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从罗斯福的角度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团结的中国,以作为东亚的一支稳定力量。因此,他在面对国共力量此消彼长的情形时,十分担心苏联与 *** 的联手,所以他愿意在苏联答应支持国民 *** 的情况下,让出中国的部分权益以维持其战略意图。

1944年11月,美国大使赫尔利飞赴延安,与 *** 举行了两天会谈,主要是达成了成立联合 *** 的共识。 *** 和赫尔利都积极肯定了此项成果,但是蒋介石却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待 *** 问题。对他来说,联合 *** 意味着 *** 训政的失败,并为 *** 渗透进 *** 开了方便之门。正是由于对 *** 势力壮大的忌惮和对美国此前轻蔑态度的逆反,蒋介石在1945年7月拟定的对苏外交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强调了所谓对俄对美不偏不倚,这便为之后对苏妥协预留了政策空间。最终,当他还在为是否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时,斯大林发出的若不签字便支持 *** 的警告,成为压垮蒋介石对苏抗争的最后一根稻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1/485054.html

“蒋介石参加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与蒋介石的困境”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是蔡文姬《悲愤诗》对于董卓之乱的描述,说的就是西凉兵把社祭(古代聚会)中所有男人杀掉,头挂在抢来的车子上,女人则用车拉着回军营的场景。这只是董卓之乱其中一个很小的场...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还不知道: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呢?濮阳...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刘宗敏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朝因对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劝降未遂,派出肃亲王豪格统领满汉大军前往征讨。当年五月,豪格率部夺取汉中,有了对张献忠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此时的张献忠不仅面临着清...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