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孔子还乡祠简述
故事孔子还乡祠简述
孔子还乡祠位于今天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楼村,关于孔子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因此孔子的祖坟以及祖宅还在这个地方。关于这个还乡祠曾在2008年的时候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乡祠”图片
关于这个还乡祠,它的规模非常宏大。整个词的占地面积就有50亩地的面积,周围有围墙、四门,在南门处有一影壁墙,在院子中还有一个小花坛,前后有两个大殿,内设孔子像及七十二贤像和孔子的先祖、历代儒学名家的牌位。在东西两侧设有厢房,院内还有碑林碑刻。并且,这整个祠堂建筑完全是按照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格局来建造的,而且其中也只有孔庙可以使用像皇宫一样的黄色琉璃瓦顶。所以来到孔子还乡祠的人,就如同进入宫殿,使人感到肃静威严,史上为著名的文化胜迹,现存大殿等建筑。
关于祠堂的的取名,最初是因为孔子在“居宋”考察殷礼期间,路过这里来祀祖省墓,于是把这个地方叫“还乡里”。后来,后世之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里叫做“还乡祠”。
据说在文革的时期,还乡祠毁于“批林批孔”运动中。即便是这样,它在地面上基本消失了,可它的美好形象仍留在图书、古碑和人们的记忆中。在曲阜孔庙的石碑就有记载:“孔子还乡祠遗址,在河南夏邑县,那里有弗父和以下几代子孙墓,孔子过宋曾经祭祖。”中国各地都兴建有孔庙,唯独此处还乡祠与孔子渊源深厚。”
圣人孔子的家训是什么
家训,对于如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代时期,却是家喻户晓的,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少年时的孔子
家训是用来指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用来指导后代为人处事方面的活动及行为。关于家训的内容,在古时后也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一样的,他们根据自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家规,家法,便于后代的成长。
关于家训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家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孔子以及他的儿子孔鲤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说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而他的儿子“趋而过庭”,也就是他的儿子见父亲站在庭院中,于是低着头小步快走。这是孔子瞧见了他被,便叫住了他说:“学诗了吗?”他的儿子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夫子似乎有些不悦:“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于是孔鲤应了一声“是”就退了下去学诗。
又一次,孔子再一次站在了庭院当中,碰巧的是,孔鲤又是低头而过。于是孔子叫住了他:“站住,你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孔子说道。于是孔鲤再一次退了下去,学习“礼”。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叫做“过庭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这个故事一直被流传下来,直至今日还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内容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清代时期的著作,它是由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著,这部书籍主要是关于清代时期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后成为了他实行维新变法时的理论依据。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出身于官僚家庭,深受孔子儒家学说的影响,后又在西学方面有所了解,拓宽了他的见识。康有为主张的维新思想就是受到了他所了解到的儒学和西学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出现大危机的那个时候,康有为勇敢地挺身而出,他发起了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公车上书”,倡导实行变法,提倡维新,并写了不少关于他思想主张的著作,《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一部。
《孔子改制考》这部书中体现了康有为关于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从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影响。然而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康有为的天下大同的核心是结合中西方各自的思想哲学而得出的,同时还吸收了其他典籍中的小康大同思想。
整部书中康有为极为推崇孔子这个人,在书中那孔子描述成了一个大力支持改革的圣人,把大同思想当做了孔子的更高思想,同时还大为批评当时盛行的朱熹思想。
《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做是康有为在思想上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在维新变法失败后,这部著作与它的作者遭受了一样的结局,康有为逃亡国外,他的著作最终也被清 *** 禁毁了。
圣人孔子三人行的故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是《论语》之中,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完整的语句是:“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教育我们要虚心学习的一句至理名言。
孔子问礼于老子
这句话的完整意思就是:“几个人在一起办事学习,必定有能让我学习的地方。我们要选择其中好的对我们有用的地方来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反观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就要及时改正。”
孔子这句话,总得来说,是一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但他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虚心好学,,一个是反省自己。虚心学习是集中在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一种虚心学习的好学精神。我们从孔子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也将这句话践行到底。孔子的学问,都是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而来的,他一生拜了很多老师,只要从别人身上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他都会虚心求教的。
第二个自我反省方面,是最后一句,对照别人的缺点,来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自省精神。孔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都会多次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自己的缺点,那么就肯定会想法去完善自己,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三人行”,表达的是一种学习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准则。
孔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与思想家,他一生都没有停止对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的进步,孔子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是与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孔子在世时,世人给予了他无数的荣耀与赞誉,但是他都推掉了,唯独在学习这块他对自己很是肯定。没人能像他这么好学。
孔子好学
孔子还以好学作为评判标准来肯定自己的学生,因为孔子认为好学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了。那么孔子好学到底是有什么标准呢?
之一孔子认为好学之人要将学习与物欲分开,如果一个人在求学途中还要担忧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否安适,那么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学之人。而且好学的人是不会以好学为手段最终达到锦衣玉食的目的。好学之人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道之人,名利财富这些物质不是学习的最后目的。学习就是学习,不要掺杂任何物质目的,这才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
其二好学之人要端正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要“敏于事慎于言”,这个意思就是好学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要果断,在言语上要谨慎朴实,所以对事态度与言语表现都是好学的范畴,这是属于儒家人的内在要求。
其三好学之人不仅仅读书学习而是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学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实践能力的锻造,避免出现当今社会的高分低能现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学之人。
其四好学之人应该要广泛涉猎,只要有成就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学无止境。
孔子好学观是一个立体而且是丰富的好学的衡量体系,让世人受益颇深。
圣人孔子的地位如何
孔子对于后世的影响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要将孔子学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在历史中孔子地位如何。孔子地位在每一个时期是不同的,后世人称孔子为孔圣人,而在文革时期,孔子成为了人们争相批斗的对象,所以在不同时期孔子地位也是不同的。
孔子剧照
从历史顺序上讲,孔子本是一个老师,他的教书理念较为创新,打破了教育的界限,认为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这种思想是创新的。孔子死后,他的地位逐渐攀升,人们称之为至圣先师,他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为一个特殊的教师。
公元前二世纪,孔子被推崇为天命所降,继周而王。《春秋》这本作品被评价为一部政治著作,其表现的伦理及政治观点已经超出了编年史的范畴与高度了。
公元前一世纪,孔子逐渐被神化,其本人在《春秋》中树立的政治理想,足够汉朝的政治实施,所以人们以活着的神来定位孔子。
公元一世纪初,出现了一批理性主义的儒家人,这里孔子的地位变化了,他从神的位子上下来,但是他在“至圣先师”的地位任然很高。
十九世纪末,孔子又被冠以天命为王的说法,但是这种没有持续多久,民国建立后,孔子地位极速下降。
到文革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其很多文物均在那时候被毁灭。但是后世对于孔子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复,人们争相学习孔子的思想,树立自己的道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