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诗《曲江三章章五句》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第二章写诗人放歌解忧,语似旷达,实为悲愤之词。第三章写诗人仕途无望,意欲归隐,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心情。此诗章法独特,前三句连韵作一顿,为杜甫自创的连章体。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原文】
曲江三章章五句1
曲江萧条秋气高2,菱荷枯折随波涛3,游子空嗟垂二毛4。白石素沙亦相荡5,哀鸿独叫求其曹6。
即事非今亦非古7,长歌激越捎林莽8,比屋豪华固难数9。吾人甘作心似灰10,弟侄何伤泪如雨11。
自断此生休问天12,杜曲幸有桑麻田13,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14,看射猛虎终残年15。
【注释】
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为汉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
宋玉风赋萧条众芳。月令以达秋气。楚辞天高而气清。
《洛阳伽蓝记》:葭芙被岸,菱荷覆水。谢灵运诗江阔壮风涛。③
苏武诗请为游子吟。左传不禽二毛。注头白有二色。
诗白石凿凿。江淹诗素沙匝广岸。
《祢衡赋》哀鸿感类。刘安招隐士禽兽骇兮亡其曹。
列子周之尹氏,有老役夫,昼则 *** 即事。陶潜诗即事多所欣。谢灵运诗即事怨睽携。
苏武诗长歌正激烈。西都赋震声激越。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捎杀林莽。捎,动摇也。木曰林,草曰莽。
尚书大传周民可比屋而封。庾信诗金穴盛豪华。前汉息夫躬传仆遬不足数。
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庄子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王绩诗衰宗多弟侄。古乐府孤儿泪下如雨。
陶潜诗:聊复得此生。杜修可曰楚辞天问篇序天问者,屈子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
杜曲,在长安,俗云城南韦杜,云天尺五。雍录樊川韦曲东十里,有南杜、北社。杜固谓之南社,杜曲谓之北杜。二曲,名胜之地。东方朔谏起上林苑疏其地有桑麻竹箭之饶。西都赋桑麻铺棻。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宁戚饭牛歌短布单衣适至骭。越绝书匹马啼嗥。文心雕龙车两马疋,以并耦为用,盖车贰佐乘,马俪骖服,服乘不只,故名号必双,名号一定,则虽单为疋矣。匹夫、匹妇,亦取配义也。汉李广传广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诗中故将二字,乃乘上之词。或因李广传有故将军语,遂指当时武将谢官者,恐不合诗意。王嗣奭曰先言鸿求曹,以起次章弟侄之伤,次言心似灰,以起末章南山之隐。三章气脉相属,总以九回之苦心,发清商之怨调。此公学三百篇,遗貌而传神者也。观命题可见。而自谓非今非古,意可知矣。尝谓公此诗学三百,七歌学离骚,新安吏诸作学古乐府,俱自开堂奥,不肯优孟古人。 卢世。。曰曲江三章,塌翼惊呼,忽邀天际。国风之后,又续国风。
【创作背景】
曲江,唐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南有紫云楼和芙蓉苑,西有杏园和慈恩寺,春秋佳日,游人如云。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当时考中进士的人,都聚宴于曲江亭庆贺,谓之曲江会。天宝十载(751年),杜甫在京两次应试失败后,向朝廷进献《三大礼赋》,希望能被皇上赏识,结果仅得了集贤院侍制候用的空名。次年,杜甫游曲江,有感仕途失意,遂有此作,以抒发自己抑郁情怀。
【赏析】
之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首句曲江萧条秋气高,写诗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萧条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随风涛,写秋风瑟瑟,菱荷残枝败叶在水面随风不停摇曳。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诗中以景起兴,曲江秋气感人,诗人不免有年衰之叹。第三句游子空嗟垂二毛,写诗人宦旅京华,郁郁不得志,年纪将老而功名无成,面临秋色寂寥的曲江,诗人感慨万千。游子,杜甫自称。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二色。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写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摇荡不定;孤独的鸿雁悲哀鸣叫,仿佛是在寻求它的伴侣。诗中以此作比,暗喻诗人落魄孤零之况,烘托了诗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第二章写诗人放歌解忧。语似旷达,实为悲愤之词。首句即事非今亦非古,诗人根据眼前情事即兴吟咏,此诗以五句成篇,似为古体诗;而以七言成句,又似今体诗。这种七言五句的格式,系杜甫自创体,所以说非今亦非古。次句长歌激越捎林莽,长歌指此诗三章相连,连章迭歌;诗人引吭高歌,声动草木,足以一抒胸臆。(《杜诗详注》)第三句比屋豪华固难数,曲江一带豪华宅第,难以胜数。这一句措词平淡,却意味深长,写景中隐隐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感。末二句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庄子庚桑楚》: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杜甫化用以表达自己愤懑不平的心情,说甘作正表明诗人并未心似灰,实质上仍是不甘心。诗人奉劝弟侄不必为他仕途失意而伤心流泪。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劝慰他人之语写出,语似达观,更显凄楚悲愤。
第三章写诗人仕途无望,意欲归隐,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心情。首句自断此生休问天,诗人怀才不遇,认为此生仕途无望,不必去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杜曲,在长安城南,杜氏世居于此。南山,终南山。杜曲在终南山北麓。杜甫有诗说:南山豆苗早荒秽。(《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两句写诗人打算回祖籍隐居度晚年。曲江宅第豪华,却非故园。诗人意欲归隐,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末两句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写诗人欲学汉朝名将李广射虎于南山,以终残年。清人张上若评论说:看射猛虎,意在除奸恶,而舒积愤,又非甘作逸民者,可以观公之志矣。此诗章法独特,前三句连韵作一顿,为杜甫自创的连章体。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诗人感情深沉而忧伤,悲愤之情融于全诗。诗中情景相生,比兴兼具,沉郁含蓄。正如《杜臆》所评:如诗先言鸟求曹,以起次章弟侄之伤。次言心似灰,以起末章南山之隐。虽分三章,气脉相属。总以九回之苦心,发清商之怨曲,意沉郁而气愤张,慷慨悲凄,直与楚《骚》为匹,非唐人所能及也。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