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唐诗《古悠悠行》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古悠悠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由白天过去太阳已落山,黑夜到来月亮东升这一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萌生出千岁随风飘的奇思遐想;后四句分别用两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体写出了千岁随风飘。全诗以昼夜之道,生死之说,讥刺秦皇汉武,讽寓当朝时弊,既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尖锐的讽刺性。
【原文】
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⑴,碧华上迢迢⑵。
今古何处尽⑶,千岁随风飘⑷。
海沙变成石⑸,鱼沫吹秦桥⑹。
空光远流浪⑺,铜柱从年消⑻。
【注释】
⑴白景:太阳。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白景,日也。
⑵碧华:皎洁的月亮。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这里指天空。
⑶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⑷千岁: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⑸海沙句:海里的沙变成了石头,意思是说年代久远,自然界变化巨大。
⑹鱼沫:鱼所吐之水沫。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
⑺空光:阳光。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⑻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白话译文】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
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
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创作背景】
李贺作诗,命题立意,比物征事,凡有讽寓,皆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姚文燮《昌谷集注序》)。诗人经历的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期间,唐王朝已由盛而衰,政治混乱,宪宗昏庸无能,惑于神仙,祈求长生不老,上行下效,形成风气。此诗正是由此而发。
【赏析】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这两句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诗的前四句是说,日入西山,夜色深远,昼夜循环,今古如此,无有穷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即使是千岁之久,在历史的发展中,亦如风飘之疾速,匆忽即逝。诗人此种感系,曾在许多篇什中抒发,如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以仙人比凡人,足见年命之短促。但日月递更、今古无尽的道理,联系实际,并不是人人都能悟得。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诗的后四句,则进一步写大自然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求仙不老,终难实现。君不见海沙虽细,经年变化,也可以长大为石。诗人在《梦天》中曾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间的沧海桑田之变,犹如千年走马,说的是变化迅速。海沙成石说的是变化巨大。日久天长,人间万物都会发生变迁。秦王石桥,群鱼吹沫;汉武铜柱,流光销磨,至今已不复存在。这说明代更年远,必然发生陵谷之变,此为万物消长的常理。看来莫高如秦桥,而鱼沫可吹;莫坚如铜柱,而流浪可消。是知世间未有久而不化之事。谁谓长生真可致乎?(姚文燮《昌谷集注》)
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理趣,不生枝蔓,纯乎理喻,这在李贺诗中是罕见的。在结构笔法上,先写日月如梭,反复更替,流光迅速,无有终期,是为不变之道;再写海沙变石,鱼沫吹桥,流光消柱,无法阻止,是为万变之理。变与不变,对比写来,深化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李贺善解乐府遗法,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毛驰黄《诗辩坻》)这正是此诗的特点。设色浓妙如鱼沫吹桥;刻于撰语如空光流浪(形容时光);浑于用意如铜柱年消;而寓词旨于篇外者,则是诗中不言当朝惑于神仙之风,但句句对如此时弊隐含深刺。诗人处于元和政治混乱之时,为防不测,不得不深自弢晦,或藏孤愤之思于片章短什,或设弦外之音,感讽诽怨,还应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