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5大错:错睡1人,错杀1人,错留1人,错信1人,错放1人
如果要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里,选择一个知名度更高的乱世,那么汉末到三国结束绝对是毫无争议的C位。
这短短的90多年里,诞生了大量名载史册、声威赫赫的英雄人物,堪称是华夏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深深影响了无数后世之人。
不过对于三国的英雄人物,最近有一个新观点颇为流行,它认为三国时期虽然涌现了很多倾世之才,但距离历史最强却差了一口气。
但凡有一个能媲美刘秀或者李世民的英雄豪杰,乱世早就终结了。
这个观点虽然武断,却得到了不少人认同。
回过头来看,曹操如果真的有李世民那样的能力,就不会给刘备和孙权任何机会,直接在赤壁之战后完成统一。
不少人认为曹操一生犯了5个大错,分别是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和错放一人。
错睡一人引发大祸
作为受到后世无数历史爱后者敬仰的枭雄人物,曹操确实有非常多的优点,其才华和能力在将星云集、谋臣无数的三国也是最顶尖的。
只是他在人生的好几个阶段都犯了错误,以至于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壮举,间接导致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曹操犯得更大错误就是他亲手葬送了最适合的接班人,而这桩悲剧的根源细究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竟是因为曹操错睡了一个人。
曹老板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癖好,那就是喜欢人妇,尤其是敌对之人的妻子。
或许是屡次的成功让他越发骄横,以至于在宛城不管不顾的睡了邹氏,结果阴沟里翻船,断送了长子和大将的性命。
这件事发生在建安二年,曹操率领大军攻伐宛城张绣,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随军出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抵抗后,张绣自知不敌,接受了谋士的意见,选择投降了曹操。
好不容易搞定了一个难缠的对手,一时之间曹操竟有些志得意满,在军中大肆举行了庆功宴。
酒酣耳热之际,曹操看到了一个美丽 *** 经过,后者容貌端丽、气质娴雅,完全符合曹丞相的审美。
得意忘形的曹操派人把 *** “请”了过来,一番询问之后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原来这个邹氏女子证实是张绣叔叔张济的夫人。
张济是汉末军阀,对自己的侄儿张绣一直照顾有加。张济去世之后,张绣感念其恩德,一直把婶婶邹氏待在身边照顾。
知道了邹氏的身份后,曹操愈发兴奋,对这位美貌女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顾对方的推脱和身边人的劝诫,强要了邹氏。云雨过后,曹操对邹氏非常满意,硬是把她留在了身边。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张绣的耳中,后者怒火中烧,瞬间有了反意。
毕竟他本就是迫于形势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投降曹操,如今这个贼人还强要了婶婶,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了确保计划成功,张绣耐心准备了很久,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他先是找人灌醉了典韦,又分散了曹昂的兵力,彻底斩断了曹操的“左膀右臂”。
万事俱备之后,张绣对沉迷温柔乡的曹操发动了雷霆一击。
在一众将士的保护下,曹操最终逃出生天,但曹昂和典韦却死在了张绣的屠刀之下。
很多人对典韦的殒命感到惋惜,认为这位强将如果活着,对曹操的统一大业会有巨大的帮助。
但其实此战对曹魏集团更大的打击是曹昂的去世。后者是曹操和很多谋臣大将心中最认可的继承人。
如果他还活着,曹魏有很大可能统一全国,不会被司马家鸠占鹊巢。
错杀一人断己后路
而曹操犯得第二个大错,就是错杀了一个人。
其实作为一名颇受争议的枭雄人物,曹操一生错杀了很多人,甚至不得不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样的话来给自己挽尊。
即便如此,对于错杀华佗一事曹操自己也是后悔不已,因为此举彻底断了曹操大病后的求生可能。
华佗是鼎鼎大名的神医,被后世认为是中医外科的鼻祖。
一生中治病救人无数,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以至于到现在人们褒奖医术精湛者都会使用“在世华佗”这样的评价。
曹操晚年身受头疾困扰,发病之时往往疼痛难忍,无法理政。
为了治疗这个痼疾,他遍寻天下名医,可惜都效果寥寥。最后在手下人的推荐下找来了神医华佗,希望能药到病除。
而华佗确实不负神医之名,他来到曹操身边后,先是施针让头痛大为缓解,接着又通过耐心的诊治,找到了曹操的病症所在。
这让曹操大喜过望,觉得自己很快就能摆脱病痛。
几次施针后,曹操体验到了久违的神清气爽,兴匆匆地询问华佗是否已经根治顽疾。
华佗想了想,最终选择了如实回答,他表示针灸之法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治本。
于是曹操又询问华佗应该如何治本,后者郑重地回复,疾病在脑中,必须使用开颅的手段才能根治。
在那个年代,外科手术对很多人来说完全就是天方夜谭,因此曹操听了华佗的回答立马吃了一惊,强烈反对这种治疗方案。
华佗则安慰曹操,强调自己在外科方面很有经验,开颅虽然比较复杂,但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甚至还拿当时名将关羽举例,表示自己曾经给这位战神刮开臂膀治伤,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而这个实诚的回答却让一向多疑的曹操大为惊惧,他担心这个所谓的神医是刘备方面派来的细作,以治病之名行暗害之实。
于是,他二话不说拒绝了华佗的治疗方案。后者也没有坚持,宣称有事后告别曹操回了家乡。
过了一段时间后,曹操发现华佗久久不归,便派人去询问,才发现华佗家中根本无事,只是不想再回来。
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所以曹操把华佗抓了回来,关进监狱。面对暴怒中的曹操,只有谋士荀彧敢出面求情,他表示华佗医术高明,不应过分苛责。
然而曹操根本听不进去,坚持杀了这位名医。
可惜的是,华佗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治疗曹操的顽疾,一代枭雄就这样在病痛折磨下离开人世。曹操的做法不仅断了自己的后路,也破坏了中医的发展。
因为是被曹操赐死,仓促之下华佗根本来不及完成医术的传承,导致中医外科在很长时间里陷入停滞。
错留错放后患无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物。
一旦觉得旁人有不轨企图,就会痛下杀手。他确实有这样的一面,但与此同时,曹操也是个爱才之人,对于优秀的人才有很高的包容度。
这种爱惜之心让曹操犯了两个的错误,他先是错留了刘备一命,让后者死里逃生;又错放了关羽,平添了一位强敌。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曾经辗转于多人麾下,在建安元年的时候,刘备被吕布击败,走投无路下投靠了曹操。
此时的曹操还不知道刘备将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他对后者非常重视,不仅给了粮草兵马,还让刘备做了豫州牧。
不过在相处的过程中,曹操逐渐发现了刘备的过人之处,多次对其进行试探。
而刘备也意识到了曹操的猜忌之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在日常表演出耽于享乐的姿态,还在曹操试探的时候见招拆招,瓦解了后者的进攻。
尤其是“煮酒论英雄”那一段,更是刘备演技的巅峰,连生性多疑的曹操都彻底被欺骗。
就这样,曹操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给了后者暗中发展的机会。
建安四年,刘备瞅准了曹操和袁绍对抗的机会,带兵袭击并斩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叛逃而去。
怒不可遏的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备,后者立足未稳之下,吃了大亏。妻子和大将关羽都被曹操俘虏,最终带兵投奔了袁绍。
这个时候,曹操又犯了一个错误,他看上了关羽这个人绝世名将,一心想把对方收拢于自己的账下。
在明知对方是刘备义弟的情况下,曹操依然觉得可以依靠种种手段拿下关羽。
碍于情势,关羽最终选择了投降曹操,很快他就给了自己新主惊喜。
白马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击杀了大将颜良,一举解了袁绍对曹操的围困,逆转了战局。
这个结果让曹操大喜过望,以为关羽这个名将已经真心归附,定鼎天下似乎就在眼前。
可曹操不知道的是,关羽如此卖命只是为了赢取信任,然后等待时机救出刘备妻子,一起逃离曹营。
在获得刘备的准确消息后,关羽立马带着嫂嫂一起上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和他的大哥会和。
这位名将离开后,果然给曹操带来了很 *** 烦,多次击溃曹军。
错信司马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在不少人看来,曹操一生犯的更大错误就是错信了司马懿,给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根据民间的说法,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这样的人必然不会甘心久居于下。
而曹操对相面之术颇有了解,因此在旁人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意识到了司马懿的野心。
不过即便如此,曹操还是给了司马懿官职,让他为自己效命。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一直以来都很爱惜人才,司马懿博闻强记、颇有才干,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曹操不愿意放弃。
另一方面,曹操对自己儿子的能力也很放心,相信他能够掌控司马懿,不会给后者可趁之机。
只是曹操没想到的是,曹家子孙竟然接连短命,给了司马家发展壮大的机会。
其实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曹操认真做了一番部署,最后选择让司马懿做文书工作。
这样就能把后者隔绝于军队之外,把隐患压缩到一个最小的范围内。
而且曹操去世之前郑重地给儿子曹丕提过醒,让他不要过分信任司马懿,可惜后者完全没听进去。
就这样司马懿的权势越来越高,在曹睿去世后,甚至和曹爽一起做了辅政大臣。
而即位的曹芳只是个8岁的幼童,使得司马懿在诛杀曹爽后大权独揽,野心逐渐膨胀。
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趁势发动了政变,取曹家而代之,建立了晋国,魏国至此灭亡。
结论
虽然曹操的一生犯下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并不影响他名载史册,也并不损他的后世威望。
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曹操的丰功伟绩和惊世才华面前,这些错误就像白壁上的微瑕,反而衬托出了美玉的光彩夺目。
在东汉的纷扰乱世中,曹操于一众豪强中脱颖而出,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足见其架海擎天的能力与才干。
每一代都有人不喜欢他多疑残暴的性格,却无人否认他的强大与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