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德国人游承德,皇帝行宫破烂不堪,大内高手客栈现身
本组图片出自于《穆默摄影日记》。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穆默这个人,但说起他的前任克林德却是大名鼎鼎,1900年,克林德在北京街头开枪挑衅,被清兵将领恩海击毙,成为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由头之一。克林德死后,穆默继任了德国驻华公使之职。
出行行列
1902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初五),穆默带着一文一武两名官员和四名护卫兵从北京出发,沿着当年皇帝前往避暑山庄的御路 ,踏上了征途。
脚夫们
跟随他们的还有一些雇佣来的脚夫,他们赶着骡马,驮着各种行李一起出发。这是他们中途停留的一座客栈,院子里拴着不少牲口,地上摆着专门供牲口驮载的箩筐。因为所住客栈环境比较复杂,一名穿着蓝衣的大内高手正在院内巡视。
护卫队
为了保护这位大人物,以免重蹈克林德的覆辙,清廷不但派出保镖暗中保护,还在沿途指派大量清兵护卫。尤其在地势险要之处,必有扛着长枪的清兵在前面开道。
常山峪行宫
穆默一行来到一个叫做常山峪的地方,这里距离北京已有160公里之遥。在这里,建有一座行宫, 康熙、乾隆与嘉庆三位皇帝在位时,每年都要在此下榻停留 。
行宫围墙
清代中期,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居住办公,沿途建有不少这样的行宫,以供皇帝居住。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经过常山峪,感动于康熙当年建造如此完美的行宫,便赋诗一首,题目就叫《常山峪行宫》。
行宫内景
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的常山峪行宫因清王朝的没落而变得面目全非,原本高大壮观的建筑只剩下一副框架,一派破落景象。
庭院建筑
这是行宫内的一处建筑,屋顶上的瓦片已经脱落,露出一根根的木椽子,变了形的屋顶上长满了荒草。房屋前的地上凌乱丢弃着一些圆木,可能是附近建筑掉落的檩木。
行宫全景
从高处俯瞰常山峪行宫, 依山而建的房屋已经破烂不堪,但围墙还非常完整,从中依旧能够看出当年的皇家气派。
避暑山庄
4月18日,穆默到达承德之后,首先去了仰慕已久的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近90年方才建成。
环碧岛
远望湖中的环碧岛,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座朴实无华的木头平桥,一头梅花鹿正从桥上通过。当时的避暑山庄中,养了不少的梅花鹿,我们在很多老照片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湖边景色
穆默在芳渚临流亭拍摄的一张照片。图左为知鱼矶的一角,右有永佑寺舍利塔的塔影。松柏参天,宝塔高耸,湖光倒影, 宛若仙境。
宝塔近景
永佑寺舍利塔又名六和塔,是仿照南京报恩寺塔而建,塔高六十七米,登高而望,周围美景尽收眼底。
古庙老树
造型奇特的老树,盘根错节、枝条交错。透过树下的空隙远望,是位于梨树峪口北侧山腰上的龙王庙,这座寺庙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曾亲题“灵泽”匾额。这座庙宇后来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龙王庙为重建仿造。
普宁寺
穆默在热河都统色楞额陪同下游览了外八庙。图为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普宁寺,这座寺庙也是清代在避暑山庄北部修建的之一座皇家寺庙。
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更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历时四年建成, 因是仿照 *** 布达拉宫而建,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五塔门
五塔门因顶部有黑、白、绿、黄、红五座藏式宝塔而得名,其下为白台,旁有一小屋,门上贴有门神,似乎是普通的民众的住所。远处高高耸立的是寺庙位置更高的建筑大红台,体量庞大,非常壮观。(更多承德老照片,请看下方的《河北承德老照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