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死后83小时:被进行最后一轮抢救,被做脸模,遗体两度被整理
1936年,鲁迅先生病逝于家中。这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就这样走完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这位经历过人世间酸甜苦辣的人物,从此再也不能亲自带着青年学子、劳苦大众去推翻旧思想,去慷慨激昂地宣传新文化。有人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
不负先辈所望,后世祖孙做到了。如今的安稳盛世,也许正是鲁迅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鲁迅先生身后事,肯定不是草草了事。根据他的后人和当时的新闻资料记录,在最终抢救无效后,有人来为他做了脸模,遗容和服装都被认真整理过两次,十分庄重。
不一样的夜晚
那是一个不太一样的夜晚。鲁迅先生已经生病很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甚至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可是,在医生的极力抢救和家人、同志的鼓励下,他最近好像恢复了。
咳嗽的也没那么严重了,身上也不难受了,精神也好了。每天还能坐着看看书,写文章,未完成的工作还能继续。能喝茶能吃饭,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好像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那天,鲁迅没有回房睡在妻子和孩子身旁,他说要思考一些问题。于是,他独自住在了书房,可是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醒来。
也许是鲁迅先生自己有了预感吧,害怕会吓到自己的妻子,所以选择独自安静地走完这人世间的最后一晚。
他应该走得很平静,没有人打扰他,没写完的文章随笔还放在他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那篇名为《死》的随笔中,还有他写下的遗嘱。透露着对自己妻儿的不放心。
可能这种预感,不只是鲁迅先生自己感受到了。他的“回光返照”,可能已经被许广平和儿子感受到了,那些“美好的假象”终究还是破灭了。
悲伤成河
鲁迅的儿子周海樱对那天的事情记得格外清晰,虽然当时他只有六岁,但是那种悲伤,铭记于心。
据他回忆,那天是家人主动帮他请假,不用去上学的一天。可是他早上睁开眼睛的瞬间,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在书房里,他看到安静地睡在床上的父亲,可是他一动也不动。任凭母亲在他旁边痛哭流涕,父亲也一反常态地不理母亲。
周海樱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紧紧抱着无助的、哭得肝肠寸断的母亲。从此,这个世界上,只有他和母亲互相依靠了,再也没有父亲的怀抱。
那天的眼泪,好像流不完,擦不干,心中的悲伤,好像只能通过眼泪发泄出来。他多么希望父亲只是睡得太沉了,一会就醒过来了,哈哈一笑,说是个玩笑。
可是看到最后一轮努力抢救后,护士摇头的动作、惋惜的表情,他知道父亲真的走了。家中上上下下都好像被乌云笼罩着,让人透不过气。
护士走了,又来了一位日本女士,她礼貌地悄声询问了母亲一些事,直到母亲点点头,貌似是应允了什么事。
然后这位日本女士就拿出了自己的“专业设备”,开始在父亲的面目上涂涂抹抹,周海樱还不明白这是在做什么,只是很生气,没有人可以随便动父亲。
但是母亲不让他多说一句话,只是紧紧注视着床榻上的先生,似是要把他的音容笑貌牢牢记住。
长大后,周海樱才明白,那位日本女士是在给父亲做脸模。也正是因为这个脸模,才得以把鲁迅先生的真实面容和DNA保留了下来。
天完全亮了之后,又来了好多人,有的拿着摄像的设备,对着父亲的遗体拍着照。还有人简单地为父亲整理妆容。然后就有人要带走父亲,他们要带他去殡仪馆。
“隆重”的葬礼
虽然,鲁迅先生的遗嘱中,提到不要纪念,不要因为丧事收取一分钱,不要繁琐的仪式,快快埋掉就是。
但是,一众政界、文化界的文人志士万分悲痛之中,觉得此举万万不可。鲁迅先生的逝世,对于中华民族是巨大的损失。
许广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己无法做决定,将权利交给了宋庆龄等人。最终,众人商议决定,要给先生一个民族葬仪,由宋庆龄所在的救国会承办这场葬礼。
后来的一系列仪容整理、服装等事宜都全权由殡仪馆代劳。悲伤的许广平心力交瘁,再也没有精力操持这些后事。
在鲁迅先生灵柩抬出殡仪馆,去往公墓的路上,他的亲朋好友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哭声一片,撕心裂肺。
路边都是自发来为先生送葬的民众。场面的“隆重”,深深震撼了只有六岁的周海樱,也是那时候开始,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多么伟大。
摇旗呐喊的人
鲁迅先生就是那个时代,一直冲在前方,摇旗呐喊,指明方向的人。他有过富庶小康的童年生活,也经历过世态炎凉的少年时代,更经历过充满艰难险阻的国外求学生涯。
他肩负着养家的重担,但是这五味杂陈的人生经历,使他拥有一颗不局限于小家的大爱之心。
他出国深造,努力学医,是想医好国人的病。弃医从文,是发现国人的病在心不在身。要让这些麻木的人清醒过来,要崛起。拿起那根比刀还锋利的笔杆子,是他重要的决定。
他的言语为何如此犀利,因为他的心中满是悲痛。他要用最尖锐的文字,刺痛那些睡着的灵魂。从此以后,他在这条路上勇往无前。
结语
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棋手,是民族的英雄。是那个时代,国人挺起脊梁的引领者。他的一生并不安稳,也没有飞黄腾达,但是他从不畏惧。
面对着敌人的刀枪剑戟,他从不退缩,就算头破血流,他也要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做个中国人,做个不被人欺负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做到了,他的接班人也做到了。虽然他已故去,但是他的精神融入到了这片中华大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