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工作坊|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4)1070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是王朝国家与地方社会权力博弈的过程,秩序是权力博弈的表现或结果。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通过竞争、合作与冲突,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制度、组织、结构、机制等秩序形态。可以说,“权力”与“秩序”构成了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的主要内容。

2022年9月24日,“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工作坊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主题为“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本次工作坊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主办,上海市历史学会、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工作坊。

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陈大为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俞钢教授致辞指出,此次工作坊有三个惊喜之处,一是参与度较高,与会学者来自全国各地;二是选题指向学术前沿,问题意识强烈;三是研究具有深度,富有新见。工作坊将会成为年轻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助力学科建设和年轻学者的成长,希望大家秉持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推进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在主题报告环节,八位报告人围绕“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吉林大学孙久龙、吉林师范大学薛洪波、上海社会科学院陈磊、首都师范大学刘晓满、《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俞晖、北京师范大学徐畅、宁夏社会科学院张玉海、山西师范大学刘丽担任评议人。

工作坊|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玉平的报告主题为《敦煌神判考——以晚唐五代时期敦煌〈探油〉斋文为中心》。该报告通过对敦煌写本S。4474《探油》斋文的分析,介绍此次神判活动的基本情况,指出佛教探油神判可能是一种当时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司法审判方式,探讨了神判法与世俗司法间的关系,认为探油神判的出现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司法实践中礼法对宗教的融摄。

评议人指出,文章以神判新史料敦煌文献《探油》斋文为基础,从斋意、叹德、道场、庄严四部分对《探油》斋文进行了细致解读,论证比较充分,但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佛教、司法二者关系的考证。同时,就神判存在的依据、中国古代最早的神判案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华中师范大学杨瑞的报告主题为《共致太平: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分赐芝草符瑞探析》。该报告分析了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对封禅所得“泰山芝草”进行的数次分赐,并考察了这种自上而下全国范围内分赐芝草符瑞的举措所反映的政治、宗教方面的原因。这种融合三教的政治宣传方式,旨在达到强化政权合法性和君主个人权威的目的。

评议人指出,文章史料运用比较丰富,利用详实的资料论证文章观点,对问题有较全面系统的阐释。对于文章标题中的“共致太平”、学术史回顾部分的引入和处理等文章结构布局、表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西北大学王晶的报告主题为《唐前期的差科簿与差科流程:以阿斯塔那61号墓所出役制类文书为中心》。该报告以阿斯塔那61号墓所出役制类文书为中心,对阿斯塔那61号墓所出文书的基本情况、《阚洛□等名籍》《田丰洛等名籍》《上番名籍》的性质、差科的记注等问题进行了考证,从而分析了差科的基本步骤。文章借助这组差科文书对唐前期正役、色役、杂徭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评议人指出,文章关于这一组文书的年代断限问题,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通过详细考释,多条线索彼此印证,论证过程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该文是对已有文书研究的一次推进,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章学术创新性强,对于文书材料进行了补充,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色役是否作为一个独立役种的问题、文章结构布局进行了讨论。

安徽大学郭睿君的报告主题为《生前身后事:清代徽州寡居女性的家庭养老》。该报告以清代徽州的分家契约文书为中心,对徽州寡居女性的养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就寡居女性生前家庭养老的资产类型、资产来源及资产占比和寡居女性身后之事的安排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契约本身、当事人以外的所有见证及参与者、违约的惩罚、宗族的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徽州寡居女性一纸阄书的养老保障。

评议人指出,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细化和深化,选题角度新颖,也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照,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寡母的赡养问题作为一个群体研究,需要考虑这一群体特性,以及选取寡居女性养老的依据和意义。分家文书中有父亲在、母亲在或者父母俱在主持分家等情况,这三种情形可以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养老”一词与文章内容对应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西北大学郑红翔的报告主题为《潼关失守事件中哥舒翰史学形象的流变》。该报告以潼关失守中的关键人物哥舒翰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从唐至宋史学记载中人物的细微差异,从哥舒翰失守潼关事件的复原、唐朝人对潼关战局的反思、陷伪官命运沉浮下哥舒翰形象的塑造、宋人对哥舒翰变节过程的改述四个层面,分析后人对其人其事的态度。

评议人指出,可以从唐宋皇权与君权博弈的角度出发,抓住唐宋在此问题上具有深厚反差的制度背景,探讨史家代表利益集团对历史事件采取不同叙事的深层原因。或者将对哥舒翰一个人的分析拓展到相关群体研究,文章视角会更宏大,说服力更强。同时要注意史学研究中孤证不立的问题,以及“不守”和“失守”等相关史料记载值得进一步辨析。

上海师范大学杨晓宜的报告主题为《唐代法律专科出身者的司法经验与仕宦历程》。该报告以法律专科出身者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此类官员的特殊性与唐代法律人才培养问题,结合唐代传世文献、墓志、出土文献等,以“司法经验”与“仕宦历程”为研究线索,讨论法律专科出身者仕宦历程的特色与差异,分析官员司法经验对于未来仕途的影响。

评议人指出,文章选题值得肯定,材料充分,可再次进行细致的梳理,总结规律。文章中司法经验对仕宦历程产生的影响可以深入考证。法律专科出身者官员和唐代其他出身的普通官员,其迁转经历的区别可以在文中予以分析。同时对文章的结构布局、图表引用、部分表述内容进行了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李殷的报告主题为《敦煌本〈辩才家教〉考辨》。该报告对《辩才家教》的作者信息进行了考订,并考证了其成书、抄写年代和流传路径,分析了《辩才家教》的写卷特性。报告认为《辩才家教》的成书与传布既得益于中原王朝家教类著作的蓬勃发展,又迎合了敦煌本土盛行的佛教信仰。《辩才家教》是中原汉地与敦煌地区文化联结的重要写照。

评议人指出,报告对《辩才家教》的传布时间进行了推定,是该文的创新之处。就文章结构布局而言,叙述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认证逻辑,由表及里。同时对报告的标题、摘要等部分表述内容进行了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陈思言的报告主题为《“乾隆御制针灸铜人”的迷思与近代中医统序的建构》。该报告从考辨“乾隆御制针灸铜人”的身份入手,讨论其被视为珍贵文物的历史环境,以及成为镇馆之宝的过程,呈现近代针灸及针灸铜人重新发明、医学史统序构建等中医发展的复杂面相。

评议人指出,文章可读性强,逻辑性强,内容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实证基础之上,以史料考辨为主,抽丝剥茧,问题意识强烈,论证非常充分。文章解决了针灸铜人造伪时间和动机的问题,但关于制造主体问题可以做进一步推断。另外文中所涉及修医书的规格可以适当补充证明,说服力更强。

在与谈环节,六位与谈人就八场报告涉及的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上海师范大学宋雪春指出,研究要回归到文本,从文本本身所透露的信息去判定,夯实文本信息,才能更有力地进行下一步研究。关于《辩才家教》作者的判断,此类留存于民间的写本,由于指向信息不明确,因而作者的判断有较大的弹性,存在多种构思,都有其合理性。《辩才家教》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与同类家教相比较,来找寻其特定的性质,可以发掘同类文献的相通相似之处,由此探讨当时的社会背景、教育导向等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王萍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点出发,从唐代色役问题,联想到秦汉时期的劳役,二者是否存在联系,秦汉时期是否把劳役单列为一种徭役种类。唐代文书中关于徭役摊派的记载比较多且详细,如姓名、摊派方式、徭役工作人员的确定等微观细节,但在秦汉时期的徭役问题中暂时没有见到比较具体的材料,那么秦汉是否也存在此类详尽文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所温俊萍指出,虽然研究领域和时期不同,但在研究 *** 上依然有共通点。就选题而言,秦汉史研究也可进行尝试,例如徽州寡居女性养老问题、法律专科出身者的仕宦历程等问题,可以在秦汉史中进行研究发掘。夏商周至明清,各个时代都有比较广义宽泛的神判存在。同时还就唐代差科问题,提及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证的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周莹指出,关于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分赐芝草符瑞问题,周莹指出如果芝草和真宗政权合法性建设存在关联,那在这一事件中亳州地方社会势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芝草作为祥瑞是否在此时成为强化中央与地方关联的纽带。这一事件本身所体现的真宗政权合法性问题可以从地方社会的视角去进一步思考和挖掘。

山东师范大学田艺景指出,考证单一事件的不同时期记载,史料来源很重要。对比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记述,史传的记载和历史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史传是史书撰写者加入了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书写客观性会受到史料来源、史家审美偏好、政治立场、价值判断、个人业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史学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山东大学王宇星从研究视角、研究 *** 出发,认为《潼关失守事件中哥舒翰史学形象的流变》一文运用历史书写和考据相结合,梳理哥舒翰形象演变和潼关失守事件始末。《“乾隆御制针灸铜人”的迷思与近代中医统序的建构》从医疗史角度出发,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文章具有现实关怀。同时也指出,出土文献等反映了一时一地的社会状况,极具地方特色。需要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进行上升,与中央政权、国家治理相结合,即微观材料和宏观结论的结合。

工作坊闭幕式由戴建国作学术总结。戴建国指出,本次工作坊提交有八篇论文,内容涉及史学史、社会史、经济史、法制史以及医学史等多个领域。文章或以某部文书文献为例,将其置于社会历史坐标中进行考察,予以深入解读,探讨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或者通过梳理史实,考订分析,得出有新意的结论。或者透过社会表象,深入挖掘,揭示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时代变化轨迹。与会论文实证性强,进行长时段的历史考察,不局限于某一时段,开阔了研究视野。论文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提取不同学科的研究 *** 和成果,融合贯通,拓展了研究领域。与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点评十分强劲,对文章号脉把关,提出了宝贵中肯的意见,切中肯綮,这对于青年学者进一步打磨论文非常有利。举办工作坊,聚焦某一议题,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研究心得的讨论平台,以便听取不同意见,启迪思路,对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工作坊聚焦于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家庭生活等方面,从宏观国家治理到微观家庭生活都进行了考察。与会学者都认为,不同学科、不同时代研究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切磋交流,有助于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推动学术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5666.html

“工作坊|中国古代权力与秩序” 的相关文章

古代官差押送女囚来回几千里 官差为什么还要抢着去做

古代官差押送女囚来回几千里 官差为什么还要抢着去做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不怕累不怕路途艰辛,争抢押送差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出现以来,随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变得富强,后世的很多君主,对于以法治国,明正典刑都十分重视。各种名目繁多,包含广泛的法规和惩治办法层出不穷。从严...

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对历史上是康熙帝先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野史及电视剧里都说康熙是因为喜欢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也许恰恰相反,应该是先看好雍正才看好乾隆的。有什么证据吗?举一个例子就行了,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从小就一直被康熙带在身边...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唐朝宰相、书法家,尚书右丞王维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的吐血,但他也并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国演义》是通过这样写周瑜和诸葛...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与小说有何差距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与小说有何差距

程咬金,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起隋唐名将,秦琼的知名度无人能及,紧随其后的可能不是双子战神李靖李勣,也不是跟秦琼同为门神的尉迟敬德,而是那个只会三板斧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即使没看过隋唐系列小说,也没听过相关评书...

白起和项羽相比 古代第一名将到底是谁

白起和项羽相比 古代第一名将到底是谁

还不了解:项羽和白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谁才是中国古代第一名将?是战国杀神白起,还是力能扛鼎的项羽?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似乎呈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而在纷乱离析的时候,总是无法避免战争,有战争就有名将的出现?那么,谁才是中国古代第一名将?是战国杀神白起,...

历史上真实的端妃是什么人?她活到了多少岁?

历史上真实的端妃是什么人?她活到了多少岁?

纯懿皇贵妃耿氏,生于康熙二十八年,父亲是内务府大臣耿德金。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对雍正临死前让甄嬛叫他“四郎”的一段应该颇有印象,而当时甄嬛直接告诉雍正,甄嬛已经死了,她现在是“钮祜禄”甄嬛,后来雍正气绝而亡,甄嬛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一个重要的后宫女...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对古代亡国之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亡国之君,为何很少被砍头?皇权的至高无上,使得很多人都羡慕,但是要想得到那个皇位,同样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古人一首诗说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因此在古代,许多亡命之徒,为了夺得皇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对于亡国之君而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