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活,你了解多少?
一提起古人,人们心目中大概是会有多种印象的。关注“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无疑对于古代君王的丰功伟绩是感兴趣的,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汉文帝、景帝开创“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攻打匈奴,开创千秋功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注文化的朋友,则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颇为在意。提起“诗仙”脑中飞快想到李白,提起“诗圣”,脱口而出杜甫,提起豪放派,苏东坡、辛弃疾张口就来。
我们所关注的,多是那些重大的事件、知名的人物,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却知之甚少,这样其实就会造成“不落地”的结果。
何谓“不落地”?就是不接地气,如果你想真实了解古人的生活,就必须深入了解更底层人们的真实生存状况。
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你去了解李白,他是唐代知名诗人,他可以整天游山玩水,那是因为他本身家境优渥,不需要为一日三餐发愁,于是他可以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诗句。
李白所代表是阶层,是属于在那个时代上层的阶层,他不能反应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要想去了解古人的真实生活,就有必要去读读专门的作品,比如说《古人这样过日子》,就属于这方面比较好的材料。
这本书由《国家人文历史》编,《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半月刊;该刊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图书报刊”,荣获“中国最美期刊”、“国家记忆”等荣誉。
本书从古人购物、仪食、饮食、游玩、养生等七个方面,为我们全方位介绍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以发红包举例,这是我们当代人最普遍的行为,逢年过节,长辈或者领导,会包红包,发给晚辈或下属,给予美好祝福。
后来随着 *** 兴起,大家由纸质改为 *** 发红包,这样一来,发红包更为便捷,范围也更为扩大。比如说,大家在一个社群,也许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也可以抢红包。随着 *** 的发展,人们甚至把发红包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当代人发红包大家都比较熟悉,那么古人是如何发红包的呢?
相必比较现代,古人用词特别文雅。比如说装着四十两面值银票的信封,写着“四十贤人”,装着三百两的写着“毛诗一部”,一千两的写着“千佛名经”。临近春节送的红包称为“炭敬”,也就是冬天的取暖费;夏天送的红包则称为“冰敬”,也就是防暑费。
由古今对比可知,发红包都具有美好祝愿的意思,只不过古代要委婉含蓄些,今天要开放直接些,发红包的目的性也发生些变化。
红包介绍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下,关于古今畅销书的不同之处。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社会,人们读书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困难,书籍的流通速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加迅速起来,书籍类型也丰富起来,人们阅读也更加方便。
对于小说类畅销书,古今有大有不同。
研究文学史的朋友想必知道,唐传奇和明清小说白话小说,是古代小说两大高峰,也就是说,这两类小说是古代畅销小说的重要代表,四大名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天的小说种类则要丰富得多,有通俗类小说,比如爱情题材的《啼笑因缘》,武侠题材的《笑傲江湖》;有严肃文学,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翻译的外国优秀小说,比如说《百年孤独》。
创作群体也不尽相同。唐代的小说家,诗人和散文家重合的身份比较多,比如《莺莺传》这样优秀的小说,出自诗人元稹之手。到了明清,大文豪则多半不写小说。
出身门第来说,唐代小说家多出自世家大姓,参加过科举,中过进士,进入仕途,很多甚至做了高官;明清小说家则是落魄文人居多。
今天的小说创作群体,则多种多样,特别是新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创作发言。
对于书价,明代的书比今天还要贵。一部《三国演义》价值二两,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大概相当于七品翰林院编修的小半个月工资,八品国子监博士的半个月工资。
可以想象过去的书价有多贵,今天我们购买一般书籍,仅仅只是生活普通开支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本书为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对于研究古代民俗民风的朋友,对于寻找古代资料的创作者,对于古代风土人情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读一读,品一品不一样的古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