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笔下的冬景诗意(3)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8)550

来源:【中国食品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寒冷与萧瑟。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触间,一遇见冬天,只让人觉得浪漫、温暖。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中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天里,晶莹剔透的雪花因为有了古人的精神意趣,而变得妖娆多姿。

古人笔下的冬日,有大雪压枝的松竹、傲雪绽放的红梅、暖意融融的火炉、鲜香四溢的烤肉、沁人心脾的温酒、化雪烹煮的香茗……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冬景图呈现在人们眼前,似乎万物不再萧瑟,生活充满雅趣。

扫雪烹香茶

如果你认为赏雪、听雪已够浪漫,那么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这其实不过是一幅卷轴的开启,煮雪烹茶、踏雪寻梅、寒江独钓……才是这幅雪景图的点缀之笔,也是他们冰雪情怀的更高境界。

“万树琼花一夜开,都和天地色皑皑”,有雪就有情,原本了无生趣的景致,雪落上去,瞬间变了颜色,韵味也大不相同。飞雪有声,惟落花间为雅;清茶有味,惟以雪烹为醇。就着绝美雪景,煮雪烹茶也成了古代文人的极致雅事。

清早睡起,窗外好大一场雪,甚是喜人。洗手取雪,生火煮水,雪在釜里浮沉,玉肌消殒,茶香四溢,呼朋引伴,好不融洽。

古人缘何要取雪水烹茶呢?这并非只是附庸风雅,而是建立在古人对雪水的认知之上。《四库全书》引明代许次纾《茶疏》载:“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简言之就是水好茶才能好。

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雪者,天地之积寒也。”雪水因此也被称之为“天泉”。由雪融化而成的水,甘甜清冽,用来煮茶其汤清、其色明、其味香,别有滋味。更重要的是,雪冰清玉洁,代表着独善其身的节操;茶在浮浮沉沉间散发出一种清清淡淡的幽香,也像极了君子的作风。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南宋诗人陆游的《雪后煎茶》写出了新雪过后扫雪烹茶的愉悦心情。洁白的雪化作水,清澈透亮,井水也随之涨高了。陆游早起后十分开心地拿出茶具,带上炉子,到井边去煎茶。此时,不再有一丝一毫的俗事所扰,而是无忧无虑、认认真真地品味茶香,这才不枉费人生一场。陆游认为,雪水煎茶,煎煮的不只是雪水,也不只是茶,而是一份心情,一份诗情画意。品茶不但要万事俱备,更需要闲情逸致。倘若心烦气躁,品茶的时候势必不能身心投入,就品不出茶的奥妙。因此,必须有一份悠然的心境,有一份暂时忘却俗事的心,投入到茶水中来,才能品出这茶的绝妙之处。

即便是狂风大作、暴雪怒降的恶劣天气,也丝毫影响不了这种心情。宋代杨公远《雪十首》(其一)云:“彻夜阴风恣怒号,谁家帐底饮羊羔。何如榾柮炉边坐,雪水煎茶兴味高。”任凭屋外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我自关起门来煮雪烹茶。即使有美味的羊羔酒可以驱寒,也不如坐在堆积着木块的炉火旁悠闲地煎茶,这更令人兴趣盎然。

松上雪,有清幽的木香。若以雪水煮茶,以松叶为薪,那真是胜过了万千繁华。宋代姚勉说:“帐窣销金旧党家,未知清处在煎茶。便应归去烧松叶,细碾枪旗煮雪花。”姚勉觉得,冬日真正的清欢不是锦衾玉馔,而是煎茶煮茶。更高雅的是,收集松枝上的雪,待其化为雪水,与细细碾碎的茶叶一同烹煮,而釜下燃烧的柴正是那些松叶。闻着松香,品着茶香,如此才不负这个冬天。

不仅雪水可以煮茶,晶莹剔透的冰水也不错。宋代徐照《和翁灵舒冬日书事》曰:“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在石缝间敲开坚冰,汲取清水,在严寒的天气里煮茶。梅花迟迟未开,让人想起今年是闰腊月。远处的枫叶艳红,让人误认作春花。见到田中新发的苗,不由欢喜,闲时吟着诗句,感慨双鬓花白。诗人想到城中去寻一间小屋,在年末时就搬家。人生百味,都在这一壶清茶里了,要好好品味。

并非所有的雪水都可以用来煮茶,前提是必须要洁净无污染的雪。如果雪里面夹杂着污染物,这样的雪水就不能饮用。所以,古人用雪烹茶很有讲究,花瓣上之雪、松枝上之雪,或者是未落地之雪,皆为好雪,适宜烹茶。正如明代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一文中所言“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

清代唐晏曾说:“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花瓣上的积雪虽然味清洁白,但尚有土腥气,不妨融化后用罐瓮储存,深埋地下,来年可取之烹茶。这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有详细描述。

贾母率宝玉、黛玉、宝钗、刘姥姥等一行来到栊翠庵,让妙玉拿些茶来,妙玉听了便忙去煮茶,宝玉则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的。从而引出妙玉选茶、选水、选茶具及品茶的全过程。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妙玉煮雪泡茶并用珍藏的四方玉盅盛情款待宝玉,而这烹茶之水竟然是她5年前收集的梅花瓣上之雪。将此梅花雪贮藏在青瓷花瓮里,深深埋入地下,夏天时取用。这样的茶,清新扑鼻,有着清茶的甘醇,也透着淡淡的花香。可见妙玉懂得借助大自然赐予的神奇瑰宝,来赋予茶以独特的魅力,方有“轻飙浮云之美”。

在《红楼梦》中,不止一处写煮雪烹茶。贾宝玉曾在《冬夜即事》中写道:“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由于宝玉夜不能寐,倦意难消,于是,深知主人习好的丫鬟忙将梅花上的新雪拂拭下来,及时化开烹煮新茶。宝玉用的是新雪,这与超凡脱俗的槛外人妙玉所备之陈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凸显出妙玉茶道精湛,高雅孤冷。雪本是平凡之物,妙玉的煮雪烹茶实则也是客观所限,但她的人生态度却极其诗意与洒脱。一盅温热的雪茶,不仅浪漫,而且多了一种心境,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古代文人认为,雪只有冬天才有,那么要喝到这样的雪茶,需要一年的守候。而许多人不知道雪的妙处,只当寻常下过,甚为可惜。虽然对于今人而言,烹雪煮茶已难以实现,但来一次煮茶赏雪亦不失为一件美事。关键是要有一颗享受生活的心,日常中那些浪漫与美好,需要我们静下心去发现与体验,需要我们放下步伐,慢走细品。

独钓寒江雪

古人在雪日里常有垂钓、买鱼、卖鱼等活动。一叶孤舟、一袭蓑衣、寒江独钓……很多人大概是通过唐代柳宗元《江雪》这首诗感受到“雪中垂钓”意境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仅用20个字,就描绘出大雪纷飞、幽寂寒冷的画面。一个“绝”,一个“灭”,带着诗人内心的不屈与倔强。渔翁披戴着蓑笠,坐于舟中,任凭风吹雪打,独享垂钓之乐,天地间不沾一灰一尘,不着人间烟火气,孤清纯净,万籁无声。整首诗读来意味深长:人在孤独困难的时候,贵在耐得住,学会独处,方能坦然自若。

“独钓翁”这个形象在传统文人作品崇尚“寒林野逸”的意境中,成为传世的艺术范式和标杆,寄托了高士超然物外、向往摆脱世俗的情感。

宋代李纲在《望江南·江上雪》一词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着闲情逸致的渔翁:“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渔翁在冰雪中垂钓,蓑衣上不时抖落雪花。天色渐晚,渔翁收获满满,在云烟中缓缓归家。回到家中,他听到家里孩子在雪地里玩闹,阵阵充满朝气活力的笑声传入他耳中。此番场面,让人不禁羡慕这简单闲适却又温馨愉快的农家生活。或许渔翁和家人的日子过得稍显简朴,但有什么要比内心的快乐更重要呢?

五代时期的画作《雪渔图》则描绘了一位为生活而努力拼搏的渔翁。画面中,一场大雪过后,一位头戴箬笠、身着蓑衣、手持鱼竿的老渔翁蜷在竹林旁,笠顶、蓑面、细竹都挂满了积雪。在刺骨的寒风中,渔翁将手全都藏进衣袖之中,捂住口鼻,只露出双眼。即便如此,也不住地瑟瑟发抖。但渔翁丝毫没有畏缩,依然专心致志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从他紧皱的双眉和淡红的鼻头上,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大雪中垂钓,生活是多么的艰辛不易。

在北宋许道宁的《雪溪渔父图》中,天地山川被放大,画面主景是万丈的高山绝壁,与岸边独自一人垂钓的渔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中人头戴箬笠,端坐于岸旁,除此之外,全画寂然无物,就连飞鸟也不见,大有一种“天地之间唯有吾”的感觉。画中山脚仅有一处篱笆草屋,应是渔翁的家。

关于雪日买鱼的作品也不少,其中就包括宋代的《雪桥买鱼图》。一座布满白雪的桥边,仆从为士人打着伞,士人则与渔舟上的人交谈,许是在挑选最肥美的鱼儿,拿回去煮鱼汤吃。桥的对岸,有挑着篓子的人,看起来像是卖酒翁。这样大雪纷飞的天气,买几尾鱼,再来一壶酒,热乎乎的鱼汤就着好酒下肚,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吧。

与买鱼图相对应的,是同一时期画家李东所绘的《雪江卖鱼图》。寒林雪景,白雪皑皑,山势突兀,江水涟漪。在崇山峻岭下有一渔村,江边小舟,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站在乌篷船上,一手执桨摇橹靠岸,一手提鱼叫卖,与亭榭中的客人作交易。著笔虽然不多,却将二人的形象动态表现得生动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

(王宁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1月13日06版)

(责编:王 宁)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3/496307.html

“古人笔下的冬景诗意(3)”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说,武则天的出生地四川广元在武周时期就建有她的祀庙“皇泽寺”留存有一尊唐代石刻“武后真容像”,雕凿的是武则天身作比丘尼装的晚年坐像,完全是一个垂暮老者难状其美。流传如今的有...

历史上名将岳飞真实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上名将岳飞真实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上名将岳飞真实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根据南宋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二十九岁那年,率军前往江南西路讨伐李成,家眷留在今天的宜兴。打仗归来后,宜兴的百姓找他投诉说,他舅舅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岳飞将...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行吗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行吗

还不了解:宇文化及和隋炀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什么宇文化及宁愿杀掉隋炀帝,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隋炀帝在最初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但是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失败,让他彻底丧失了斗志,甚至到后来直接躲到江都当起了缩头乌龟。三征高句丽导致生灵涂炭,各地纷纷举起了反旗,...

褚遂良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著名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对古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和亲大多都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代用真的?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和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邦交方式,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公主被和亲远嫁的事情。和亲最为频繁的要数清代了,为了维...

古代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 太子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古代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 太子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对古代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太子有多大权力?太子,是一个多么高贵的存在,普天之下绝无仅有的“皇二代”,瞬间秒杀思聪、天一等这二代、那二代。太子,即皇太子、皇储,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不二继承人。他夺得帝王霸业君临天下,他等到坟头草立枯骨成沙。在封建社会那些...

历史上真实的石虎是什么样的皇帝?有多残暴?

历史上真实的石虎是什么样的皇帝?有多残暴?

石虎,字季龙,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个地点,可能会发生一些令我们所难以理解的事情。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儿女都是比较疼爱的,即使不喜欢他们,也不至于虐待对方。但是在历史上,还是出现过一些狠毒...

历史上真实的明太宗朱棣,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上真实的明太宗朱棣,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朱棣,出生于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明太宗朱棣,到了世宗时改成祖皇帝,这个本不该继承大统的人却抢了侄子的皇位,在讲究法统和道统的年代必定争议颇多。想了解朱棣是个怎样的人,就必须知道他做过哪些事,以求管中窥豹,洞察陛下非人的内心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