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02)730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觉得曹魏因宗室势力弱小而夺权,急于大规模瓜分诸王;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这个动作从未停止过。

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内部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司马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展开了残酷的争斗,给当时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损失难以估量,当时大量的迁入少数民族趁势起义,司马氏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因此,对于西晋的灭亡,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因果逻辑:司马炎分封司马诸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末年。

那么真的是司马炎是罪魁祸首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唐初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当时的史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分封制度无疑是古代历史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晋书》卷五十九开篇就对其利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代表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历史学家在两种分封和郡县之间说明了立场。在他们看来,实行单纯的郡县制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当时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的崩溃是“八王”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分封制度的问题,即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的问题。因此,唐朝建立后,诸侯王也受到了分封,公元631年,李世民下了这样一道诏书:“将宗室和有功之臣,封为郡王……”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事实证明,唐朝的没落并不是分封制度造成的。那么西晋的覆灭,是因为司马懿的子孙太不检点吗?这也有其原因,但也不完全正确:西晋的迅速崩溃是多重矛盾综合的结果,也是中原王朝制度弊端的集中爆发。

之一,是极端的阶级。曹丕成魏文帝时开创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创了“出身决定仕途”制度化的先河;在司马懿的统治下,他创办了中正大学,进一步操纵了仕途;西晋建立后,中正之位却牢牢掌握在以司马氏为首的世家手中。一言以蔽之,形成了“上无寒门,下无贵门”的格局。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统一天下后,颁布了《分户制》,规定官员可以根据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并世代相传。这意味着世家的土地征收是合法的,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得到彻底巩固,这就是所谓的世族制度。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这种阶级合并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自身权利稳定的基础上的。毕竟,曹魏政权是被世家的优势给攫取的,既然没有合适的理由篡位,就需要管理社会资源的同僚们的支持。

二是阶级矛盾激化。在权贵大族大肆吞并土地的同时,许多老百姓沦为流民失去生存,八王之乱爆发时,这群人成为推翻西晋的生力军。

司马炎一统天下后,一方面解散了郡县的军队,但“设武官大县一百,小县五十”,以维护地方的基本治安;诸侯王却被任命为都督、监军、监军,各有本州或多州的兵权。

司马炎此举可能是“枪管子”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家手中,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地位,但也造就了中央所掌握的权利大大被削弱,而所掌控的军政大权也落入地方诸侯手中,造成西晋政军大乱,给皇室埋下祸根,长达十余年。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但以上还不是最糟糕的:占据权力核心的世家,执着于被动回避,这让西晋的统治集体更加颓废。

另外,从东汉到三国魏晋,许多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缓解永久战争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使西晋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加税收。正如郭沁所解释的那样,“魏初人烟稀少,西北诸郡皆为军宅,内常有京兆、魏郡、弘农等人。”

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实际上就变成了西晋人,所以西晋允许他们“以户籍同服役”,即承担与当地 *** 相同的义务(即它们也被使用)。

但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优越感,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些移民采取了更多的压迫和歧视政策,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沦为奴隶和佃户,从而“怨恨入骨”。正因如此,司马炎在世期间,西部和北部经常爆发少数民族武装叛乱,但最终被西晋大军镇压。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司马衷在位期间,八王之乱与天灾同时爆发,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本就水深火热的各族人民越来越多。他们变得贫穷和饥饿,后又受怂恿下,他们也造反了,但在这场危机中,司马诸侯王们继续争权夺利。王衍等夺取朝廷大权的世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西晋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所以,与其说藩王司马灭了西晋,倒不如说是西晋制度害死了他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295.html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一家都那么聪明 后代为何会选择一个傻子做皇帝

司马懿一家都那么聪明 后代为何会选择一个傻子做皇帝

对司马懿一家聪明绝顶,后代为何选弱智当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有很多奇葩的事情,让人想不通。比如老爸是一代明君,却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儿子,是不是很奇怪?今天我们就讲讲这个故事,这位明君就是晋武帝司马炎,而那个傻儿子就是故事的主角司马衷了。司马炎是位命好而又宽...

王世充:隋末割据群雄之一,专擅朝政,后篡位自立

王世充:隋末割据群雄之一,专擅朝政,后篡位自立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世充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受到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君逸臣劳,君尊臣卑,这是自然法则决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孙盛这段话是东晋史学家孙盛评论孙权养士的,他认为孙权为了让属下能够为其死心塌...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俗称洪武帝,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自从把韩信抓住,押回长安软禁起来以后,诸侯们知道刘邦准备诛杀功臣的时候,就开始造反了。陈豨造反,臧荼造反,彭越造反,英布造反。可以说,那些面临被清洗的功臣们,无一没有反心,无一不造反。以至于最终刘邦杀红了眼,连和自己最亲近...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曹操经过...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