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02)640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觉得曹魏因宗室势力弱小而夺权,急于大规模瓜分诸王;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这个动作从未停止过。

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内部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司马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展开了残酷的争斗,给当时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损失难以估量,当时大量的迁入少数民族趁势起义,司马氏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因此,对于西晋的灭亡,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因果逻辑:司马炎分封司马诸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末年。

那么真的是司马炎是罪魁祸首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唐初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当时的史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分封制度无疑是古代历史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晋书》卷五十九开篇就对其利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代表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历史学家在两种分封和郡县之间说明了立场。在他们看来,实行单纯的郡县制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当时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的崩溃是“八王”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分封制度的问题,即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的问题。因此,唐朝建立后,诸侯王也受到了分封,公元631年,李世民下了这样一道诏书:“将宗室和有功之臣,封为郡王……”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事实证明,唐朝的没落并不是分封制度造成的。那么西晋的覆灭,是因为司马懿的子孙太不检点吗?这也有其原因,但也不完全正确:西晋的迅速崩溃是多重矛盾综合的结果,也是中原王朝制度弊端的集中爆发。

之一,是极端的阶级。曹丕成魏文帝时开创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创了“出身决定仕途”制度化的先河;在司马懿的统治下,他创办了中正大学,进一步操纵了仕途;西晋建立后,中正之位却牢牢掌握在以司马氏为首的世家手中。一言以蔽之,形成了“上无寒门,下无贵门”的格局。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统一天下后,颁布了《分户制》,规定官员可以根据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并世代相传。这意味着世家的土地征收是合法的,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得到彻底巩固,这就是所谓的世族制度。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这种阶级合并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自身权利稳定的基础上的。毕竟,曹魏政权是被世家的优势给攫取的,既然没有合适的理由篡位,就需要管理社会资源的同僚们的支持。

二是阶级矛盾激化。在权贵大族大肆吞并土地的同时,许多老百姓沦为流民失去生存,八王之乱爆发时,这群人成为推翻西晋的生力军。

司马炎一统天下后,一方面解散了郡县的军队,但“设武官大县一百,小县五十”,以维护地方的基本治安;诸侯王却被任命为都督、监军、监军,各有本州或多州的兵权。

司马炎此举可能是“枪管子”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家手中,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地位,但也造就了中央所掌握的权利大大被削弱,而所掌控的军政大权也落入地方诸侯手中,造成西晋政军大乱,给皇室埋下祸根,长达十余年。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但以上还不是最糟糕的:占据权力核心的世家,执着于被动回避,这让西晋的统治集体更加颓废。

另外,从东汉到三国魏晋,许多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缓解永久战争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使西晋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加税收。正如郭沁所解释的那样,“魏初人烟稀少,西北诸郡皆为军宅,内常有京兆、魏郡、弘农等人。”

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实际上就变成了西晋人,所以西晋允许他们“以户籍同服役”,即承担与当地 *** 相同的义务(即它们也被使用)。

但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优越感,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些移民采取了更多的压迫和歧视政策,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沦为奴隶和佃户,从而“怨恨入骨”。正因如此,司马炎在世期间,西部和北部经常爆发少数民族武装叛乱,但最终被西晋大军镇压。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司马衷在位期间,八王之乱与天灾同时爆发,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本就水深火热的各族人民越来越多。他们变得贫穷和饥饿,后又受怂恿下,他们也造反了,但在这场危机中,司马诸侯王们继续争权夺利。王衍等夺取朝廷大权的世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西晋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所以,与其说藩王司马灭了西晋,倒不如说是西晋制度害死了他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497295.html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难道只是因为司马衷这个傻皇帝吗?” 的相关文章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258年),字仲若,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部将文稷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任牙门将、五营校督,后拜庐江太守、冠军将军,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及其同党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不安,执政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安抚文钦...

汉献帝如果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又会怎么处理他的

汉献帝如果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又会怎么处理他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吉祥物汉献帝如果真的逃到刘备处,刘备会怎么处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读:我们且不说汉献帝是否有胆儿带着玉玺逃到刘备阵营了,就是带着去了也无外乎两种结果。虽然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不会把基业拱手相。第一种情况:经过一...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曹操经过...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别名:魏厓、魏焻),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拥立了秦昭王,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后被秦王罢免,“身折...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

李贺的一生有多悲惨?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李贺的一生有多悲惨?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后世称李昌谷。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