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03)76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项关系,是秦末诸侯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如何看待并处理刘项关系,不仅关系刘项两方的未来,也关系其他诸侯的未来。对于刘项关系,项羽由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后,将其由最初的合作定位为最后的对抗,而刘邦自始至终都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鸿门宴前后,项羽一直都很迷茫,而一场短短的鸿门宴,则将其迷茫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会稽起兵、定陶之败、安阳兵变、巨鹿之战、鸿门宴会、三齐一统、彭城之战、鸿沟议和、垓下之战连缀起来,串出了项羽跌宕起伏的事业线,也是项羽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节点。

项羽初起时,年仅二十四岁,追随将他养育成人的叔父项梁,在项梁的庇佑下,项羽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项梁配备了一个好搭档:刘邦。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沛县举事之后,刘邦一直顺风顺水,地盘逐渐扩大,其出生地丰邑被刘邦按大本营打造,并留悍将雍齿守城,而刘邦则亲自率兵外出作战,扩大地盘。

令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是,魏国的一纸书信,便策反了雍齿。雍齿为魏王咎据守丰邑,刘邦虽擅长兵法,但因兵力不够,攻不下自己精心打造的大本营。遭此挫折,刘邦生病了,这也是刘邦举事后唯一一次因挫折而病倒。

病愈,刘邦向项梁借兵,雍齿没有后援,自知不是刘邦的敌手,提前逃了,刘邦拿回丰邑,与项梁合兵一处,成为项梁的左膀右臂。

在范增的提议下,项梁、刘邦、陈婴、英布等人一起拥立故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独揽楚国军权,英布、蒲将军、吕臣等人留在项梁身边,项羽和刘邦则被派去开辟第二战场。

项梁击败秦将章邯,项羽、刘邦一路攻城略地。楚国的反秦形势一片大好,项梁也因此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常言道,骄兵必败。宋义看出项梁的自满,善意提醒项梁,项梁不听,宋义不想跟项梁一起死,便讨了个出使齐国的差事,溜了。很快,驻军定陶的项梁被章邯反击,大败,项梁也战死定陶。

定陶之败,使楚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动,项羽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第二战场的项羽和刘邦听闻项梁已死,大恐,一致决定,暂且退兵,刘邦将自己的人马退守到砀郡,项羽将自己的人马退守到彭城西。

这时候的刘邦,已经充分认识到,楚国将发生大变故,将军队驻扎在砀郡,就是驻扎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观望形势,如果楚国新话事人重视他,他就听命,如果新话事人不重视他,他就自立。

而这时候的项羽,还是个愣小子,并未清醒地意识到,楚国将变天,他再也不是那个特受重视的先锋了。

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成,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史记·高祖本纪》

怀王熊心突然来到彭城,夺去了项羽和吕臣的军队,封项羽为武安侯,赐号鲁公,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并封刘邦为武安侯。

楚的政治格局,与周是不同的,楚的令尹相当于周的相,司徒则是主管劳役、兵役的官员,吕臣虽然失去了军队,但他和他的父亲却得到了非常高官,而项羽失去军队后只得到一个空头侯爵,本与项羽地位相似的刘邦,不但没失去军队,也同样像项羽一样被封了侯,还名正言顺地控制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可以说,楚国的这次变天,更大的获利者是怀王和吕氏父子,吕臣拱手让出军队进入楚国核心决策层,怀王由傀儡君王变成手握军队的实权君王,而受到更大损害的,则是项羽。

项羽不甘心,欲与刘邦一同西进。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史记·高祖本纪》

但被怀王的老臣们否定,老臣们认为,项羽为人僄悍猾贼,不是西进的更佳人选,而刘邦是宽大长者,可委以重任。

实际上,怀王和怀王老臣们之所以做出这样安排,根本就是一箭双雕。

如果让项羽和刘邦西进,至少要归还项羽部分军队,到那时,项羽与刘邦合兵一处,是否会再听怀王号令?

而在项梁战死定陶之后,刘邦陈兵于砀郡,分明就是待价而沽,也不是可以信赖的臣子,封其为武安侯并承认其对砀郡的占有,不过是在安抚刘邦。

派刘邦独自西进,一是调虎离山从而将刘邦的砀郡真正纳入怀王的势力范围,二是用秦兵来消灭不听话的刘邦。

这一计,既是对付项羽的,也是对付刘邦的。

天不绝刘邦,也不绝项羽。

刘邦在西进的途中,先后收揽郦食其、郦商等奇人异士,并和彭越等诸侯并肩作战,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项羽被任命为次将,随卿子冠军宋义北上救赵,至安阳镇,项羽阴杀宋义,随后自立为假上将军,还报怀王,怀王见项羽已掌握楚军主力,只好像安抚刘邦那样安抚项羽,将项羽的“假”字去掉,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安阳镇的兵变,使项羽由人生低谷爬了出来。而后便是惊叹世人的巨鹿之战,在巨鹿战场上,项羽创造性地搞出了破釜沉舟,以赌徒的心态完成了对秦将王离、涉间、苏角的绝杀,一战封神,由楚国上将军摇身一变,成了诸侯上将军,各路驻扎在巨鹿城外的诸侯,纷纷追随项羽,任项羽驱策。

其后,项羽又用陈馀计,逼降了章邯,整顿军务,计划与秦军最后一战。

万没想到,在项羽整顿军务的时候,刘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挺近武关,逼降了秦王子婴,秦之社稷,事实上亡于刘邦。

项羽率诸侯联军到达函谷关外时,方才知晓,关中已易主两个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了。

项羽的满腔抱负化为怒火,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随后驻扎于鸿门。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一道密语传入项羽的耳朵,“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关中乃膏腴之地,大家联手破秦,你刘邦想独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项羽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见项羽计划第二天一早攻打刘邦,曾提议拥立怀王的范增站了出来,在项羽面前给刘邦上了一通眼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按范增的说辞,刘邦不仅仅要独占关中,还要以关中为基地,东争天下,望气结果显示,刘邦身上有天子气,如不趁刘邦羽翼未丰一举击溃刘邦,后果不堪设想。

但项羽的堂叔父项伯持不同意见。

项伯认为,如果不是刘邦率先攻破关中,项羽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进入关中,项羽已是诸侯上将军,应善待刘邦,厚赏刘邦,以安定诸侯心。

项羽认同了项伯的观点。

可以说,这时候的项羽,对于刘项关系的定位,已经迷茫了。他曾与刘邦并肩作战,曾一道被楚怀王打压,今后到底是敌是友,项羽也整不明白。

第二天,刘邦亲自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和称臣,项羽感觉很受用,便留刘邦把酒言欢,席间,范增屡次示意项羽酒席上做掉刘邦,项羽都默然不应。范增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撺掇项家人项庄跑出来舞剑,项伯不愿好端端的刘项关系生变,制止了项庄。对于项庄的舞剑和后来的樊哙闯帐,项羽都没有任何明确回应,这也突出了项羽对刘项关系的迷茫,但总体上,因为昔日并肩作战和“约为兄弟”的情分在,项羽还是倾向于把刘邦看成友军的。

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迷茫,一直持续到彭城之战。

戏下分封之后,诸侯各就国,项羽也回到自己的封国彭城。可项羽还没在彭城把 *** 坐热的时候,变故已生。

东边是齐地的实际掌权者田荣不满项羽的分封,私自处理了项羽分封的三个齐王,统一了三齐,北边是陈馀不满项羽的分封,向田荣借兵后赶走了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并迎故赵王歇为赵王,赵王歇感激陈馀,立陈馀为代王,最北边是韩广不满项羽对燕国的肢解,拒绝承认项羽分封的燕王、拒绝到辽东做辽东王,跟项羽分封的燕王藏荼火并,最后输给藏荼,被藏荼统一了燕和辽东,最西边则是被项羽分封的汉王刘邦,对没拿到关中之地不满,击败了项羽分封的三个秦王,将关中握在手中。

作为宰割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必须做出抉择,除最北边的藏荼外,田荣、陈馀、刘邦这三个主观上破坏项羽分封秩序的,项羽必须选择至少一个来收拾。

收拾谁呢,项羽拿不定主意。

田荣是自始至终都不曾臣服于项羽的诸侯,陈馀是曾为项羽献计逼降章邯的诸侯,刘邦是曾跟项羽并肩作战过的诸侯。

正在项羽举棋不定的时候,被项羽杀掉的韩王成的司徒张良送来一封信和一堆证据,张良在信中说,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却不得关中,因而还定三秦,刘邦只想拿到本应属刘邦的土地,不会再贪图其他诸侯的土地。张良送来的证据显示,田荣、陈馀、彭越已然勾结在一起,组成反项联盟。

这封信和这堆证据,使项羽下定决心,先收拾田荣,暂派兵阻挡刘邦东进。

结果,张良根本就是在骗项羽,刘邦拿下关中后,又继续东略地,殷王、河南5王、韩王郑昌都成了刘邦的手下败将,魏王豹也主动归顺刘邦,刘邦又得陈平,用陈平计,劫掠五诸侯兵, 奇袭彭城。

刘邦到达彭城后,一顿为非作歹,霸占了项羽的妻妾,侵吞了项羽的珍宝,还在项羽的霸王宫内大吃二喝。与此同时,项羽已击杀田荣,把齐国打得满地找牙了,项羽决定回师彭城。

当项羽率军出现在彭城,刘邦这边是兵败如山倒,刘邦则趁着一场天降起风仓皇逃窜,逃回了荥阳城。

至此,项羽终于告别迷茫,将刘项的关系定位为敌我矛盾,与刘邦开展了长达三年半的对峙。

而刘邦那边,却始终对刘项关系持开放态度,在落于下风后,刘邦还是愿意跟项羽和谈的,在发现项羽捆绑了他的父母妻儿后,刘邦也愿意跟项羽和谈,而项羽也打不动了,打算用和平换时间,回江东休养生息,于是有了著名的鸿沟议和。

鸿沟议和的和约上墨迹未干,刘邦就擅自发兵,追击已然东归的项羽,追至垓下,项羽反击,刘邦表现出不敌,将项羽的楚军拖在垓下,发诏给彭越、韩信等诸侯,命诸侯会师垓下,共击项羽。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被拖在垓下的项羽,认定刘邦不可信,寻找机会,打算复制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成功,却进入刘邦为他布下的包围圈,插翅难逃,最终在四面楚歌声中匆忙逃窜,至乌江岸边,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

项羽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对刘项关系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

鸿门宴前后,项羽对刘项关系的认识处于很迷茫阶段,范增主张杀刘邦,他却认为刘邦可能是友军,反驳主张厚待刘邦,他却认为刘邦可能是祸患,于是他在戏下分封中对刘邦是又给又防,将巴蜀给刘邦后又把汉中也一并给了刘邦,但在给巴蜀的同时又放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在关中防着刘邦。

古人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怀疑刘邦,那就照范增的意思,直接除掉刘邦,如果不怀疑刘邦,那就照项伯的思路,厚待刘邦。结果项羽把范增和项伯的想法各取一半,做成了夹生饭,惹怒了刘邦。

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汉书·萧何曹参传》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黥布列传》、《史记·田儋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书·高帝纪》、《汉书·萧何曹参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497340.html

标签: 项羽刘邦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的相关文章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人。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似乎给我们证明了一个实事,那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这一职业,是很多人为之向往的光鲜岗位,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备受哀荣,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临终之前,知道刘据含冤而死,为何不立刘据的孙子为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这个人告诉汉...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对曹操为何斩杀聪明绝顶的杨修,却不杀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出兵汉中时,命人抓住主簿杨修,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脑袋,并将头颅挂于军营门外。杨修被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鸡肋”,不过背后还有两个真正的原因。杨修的罪名是“扰乱军心”。曹操此次出...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