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幽州在哪里?为何它总会成为叛军的根据地,原因其实很简单
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春秋元命包》
喜爱翻阅史书的人不难发现,每当王朝兴起战乱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地方如同一块肥肉,被各个叛军势力如狼似虎的盯上,这个地区就是有名的幽州。
正是因为这个地区过于出名,许多电视剧在拍摄各路叛军势力谋反的相关情节时,幽州这个名字总是被多次提起,比如隋朝末年的罗艺、唐朝时期的安禄山等。
这不禁让观众十分好奇,幽州这个地方究竟是有多么大的魅力?为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它一次又一次被叛军势力给看上,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幽州处于我国北方地区战略核心
幽州自周朝时期就已经被纳入中华文明的版图之内,《周礼·职方》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东北曰幽州”
当时,幽州主要包括河北的北部和辽宁一带。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后,在幽州之地设立了燕国,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燕国先后设立了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其实这些地区皆属于幽州的范围。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也有所改变,比如就曾将幽州再度划分,上谷置为涿郡(东汉末年非常混乱的边郡),汉武帝时期幽州才有了正式的命名。
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度,汉武帝时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使得各大诸侯的势力不断削弱被纳入郡县管辖范围内,在此情况下汉武帝把天下的诸多郡县分割为13个州,幽州即为幽州刺史部。
汉武帝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刺史。
古代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说法也不算太过严谨,秦汉、魏晋时期还算是一般般,但在隋唐之后却是兵家重中之重。
毫不夸张地说,隋唐时期得幽州者即使不能得天下,也可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幽州所占据的位置是在我国的北方,大致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而且它还是河北平原北端的陆路交通枢纽。
秦汉、魏晋时期,幽州都是抵御北方外族势力的一个重要屏障,早期因为人口资源太少地位不是很高。
但魏晋时期中原混乱不断,使得幽州得以在“动态的稳定”中快速发展,及至隋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隋朝之后,幽州的地位是更上一层楼,一方面幽州属于新崛起的地盘,另一方面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它被动的局面,为何会这么说呢?
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
大运河没有出现之前,北方与南方的联系尚没有如此的紧密,交通也基本上都是陆路,这就限制了幽州的发展。
虽然有着尚武之风,也有着良好的养马地,可是人口、粮食无法得到保障地位必定无法提高。
但是当大运河开通后,从幽州地区而来的骑兵可以直接通过大运河来到了江南,同样江南富足的粮食也可直达幽州支援。
再加上走的是水路,交通方式明显比陆路便利许多,来往的时间也是大大缩短、威慑力十足。
隋唐之前,原本幽州只不过是位于北方的一个屏障,隋唐之后又多了一个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了幽州完全可以通过运河直接控制富庶江南地区。
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实际控制的版图很小,而且政治中心一直在长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政治中心皆在向东、向南发展,所以要更好地控制此地必须要控制幽州这一交通要道。
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古幽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交通这个因素之外,幽州还有哪些有利的因素,使其总会成为叛军的根据地呢?
根据相关史书典籍记载,幽州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并且极其丰富,这是其它中原地区所不具备的。
运河开通之后南方的生产技术被大量带到了北方,以至于幽州的粮食资源快速提高,不仅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贩卖到其他地区。
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多的粮食,还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有关。幽州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多雨,雨热同期而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再加上幽州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平原地区,非常适宜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当地的土壤还十分的肥沃,更适宜当地的农民开垦种植,最早的“屯田制”似乎就发起于幽州。
其俗渔猎,其业耕织。
在古代要想能打胜仗,必须铭记的一条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因此,当叛军势力想要谋反时,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粮草,那么幽州在他们眼中就十分重要。
除了粮食资源以外,幽州的畜牧业也是十分发达。冷兵器时代兵种除了步兵以外,还有其他种类的兵种,其中骑兵这一兵种就是古代军队中的机械化部队。
骑兵战斗力强悍、灵活性强而且作战特别迅速,早期的匈奴、突厥就是以骑兵之利屡屡战胜中原王朝。
正是源于骑兵这些种种优点,使得各大反叛势力都想要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一支强大的骑兵军队。
但是要想建立起这支军队谈何容易,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战马,并不是所有的马都可以称得上战马。
我国江南一些地区也有饲养马匹的地方,但南方的马匹耐力不足且体型较小,根本就不适合上战场。
幽州的马匹不但体型高大,而且耐力强、速度快,可以称得上优秀的战马,自春秋战国以来燕赵之地多猛士,也能够说明当地骑兵力量的优势。
虏善射,中国河北人亦善射,以习惯而然尔。
若是反叛势力能够将幽州占为己有,那么战马的来源就不必过于忧虑,幽州当地的畜牧业非常发达,战马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回看北宋时期,赵匡胤为何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除了在意十六州的战略地位之外,更重视幽州的养马地,只有这样北宋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骑兵部队。
解决了战马问题还需要考虑兵器,毕竟在战场上不能让士兵们赤手空拳的来与对方作战,幽州同样具备这一个条件。
在这片土地上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反叛势力一旦将此地作为自己的根据地,那么自己就可以派人开采矿产打造兵器,这样一来也不会受制于人。
总的来说,隋唐之前幽州的战略地位还不那么重要,但隋唐之后凭着天然的地理条件,以及后期人为改造的交通条件,使得历朝历代的反叛势力总是想要将其占据到自己麾下。
中国得之,足以蔽障外裔;外裔得之,足以摇动中国。
一旦占据了幽州,便利的交通可以使得自己的军队直达江南、控制南方地区。再加上粮食自给自足,兵器和战马自给自足,可以免去打仗的后顾之忧。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各路势力选择幽州来作为自己的大本营都是更佳的选择,不怪乎各路反叛势力总是想要占据此地,幽州也不愧为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天时地利以外,幽州还有着重要的人和
有着天然地理位置优势的幽州,被称为中原地区的门户,但除了其拥有关键的地理位置以外,还不得提起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发动战争必不可少的“人和”。
由于幽州地处偏远的北方,与少数民族地区接壤,这使得幽州的民风十分彪悍。少数民族受农耕文明影响的同时,中原百姓也受游牧民族的影响,以至于此地尚武之风盛行、民风彪悍。
提起江南,大家脑海中浮现的之一印象可能是柔美、娇小和婉约,但若是提起幽州那便是粗犷、强壮和威猛。
在幽州这边土地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可以称得上是全民皆兵。
自古幽州地区多出名将,例如三国时期属于蜀国势力阵营的张飞,他就是幽州人,刘备也是在涿郡起家。
人多豪侠习于戎马。
幽州之地政权纷乱复杂,无论是哪一个当权者都容易产生割据自立的野心,在加上民族因素也很多,使得老百姓对于中原政权的依附之心不是很强,极其容易被煽动而造反。
正是由于幽州战略地位好、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民风彪悍、民心不够稳定,使得叛军势力想要建立自己的军队时,内心之一想法往往就是占据幽州。
从秦汉到元明时期,中原王朝几乎都没有将这块土地纳入体制内,即使得到了他的控制权也是短期的,洪武皇帝朱元璋针面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在辽东的政策就是两个“怀柔”。
一直到了清朝时期,辽东本土居民带着辽东大地建立中原政权,这时幽州才算是慢慢融入中原大地中。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史记》、《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