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4-05)700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里,自然灾害对生产力的破坏可谓是致命的,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威胁万千百姓衣食的灾荒。

不定时出现的灾荒,让赈灾成了历代王朝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都是如何赈灾的呢?

01开仓赈灾

说到古代赈灾,许多人首先就想到了“粥厂”。诚然,在诸多影视剧中,粥厂几乎成了赈灾标配,一些影视剧里甚至还提到,清代的和珅赈灾时,特意给灾民的粥里加了把沙石,这直接让那些还能吃得起饭的殷实人家不屑于贪污这样的粥,从而保证了这些粥能够发放到真正需要的灾民手中。

影视剧里的赈灾故事固然十分精彩,但事实上,古代的粥厂可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就拿和珅所处的清代来说,粥厂大多由官府主办,而粮食来源则以官仓为主、民仓为辅。

清代的官仓分为常平仓和义仓,其中府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两者虽都是官方的仓库,但常平仓的粮食主要是官方出钱购买的,而义仓的粮食多为官府征收。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由于常平仓和义仓大多集中在城市,赈灾覆盖范围有限。民间百姓们就自发设立了社仓,以便拯救更多的灾民。

社仓的加入,极大的改善了偏远乡村里灾民们的处境,这让清代的刘大櫆忍不住在《知上犹县方君传》中由衷地感慨道:“建社仓以备荒年。”

发放粮食的同时,朝廷也不忘筹钱救灾。比如乾隆二十二年,河南爆发灾荒。清王朝就先后六次调拨了三百万两白银救灾。

与朝廷拨款救灾同步进行的还有民间捐款。灾荒爆发地区的富户士绅们不仅慷慨解囊帮助乡亲,还在“朋友圈”里疯狂安利身边的土豪捐款救灾民。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土豪们虽然能捐钱捐物,可大灾时常伴随着大疫,这时,明清年间朝廷的太医院就派上用场了。据《明崇祯实录》记载,“京城内外疫病盛行,小民无钱可备医药者……命选太医院精医,分拨五城地方诊治给药。”

这就是说,原本为达官贵人们服务的太医院,在瘟疫爆发时瞬间成为了百姓们的守护神。太医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配制出治疗瘟疫所需的药品,再免费发放给百姓们。若是遇到紧急情况,太医们还会出城替百姓们看病。

02以工代赈

然而,不管是发钱、发粮还是发药材,都需要朝廷承担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这就注定了这样的赈灾模式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难以长期为灾民提供救济。

可灾荒并不会因为朝廷赈灾成本太大就停息。为了更好的帮助百姓,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便独辟蹊径,想出了以工代赈的救灾妙招。

据史料记载,皇祐二年,吴中、两浙路发生大饥荒,杭州的灾情尤为严重。谁料此时主政杭州的范仲淹,却日日泛舟湖上游玩,还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与此同时,范仲淹还根据当地百姓信奉佛教的特点,召集各佛寺住持说道:“现在是饥岁荒年,人力成本不高,各位不妨借此机会兴建寺庙,必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更好的服务。”

各佛寺住持听后,马上招募工匠大兴土木。范仲淹也派人募集了许多工人来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这让当时每天参加翻修建筑的百姓数量一下子达到了一千人。

范仲淹的事迹传到朝堂后,一些朝臣忍不住弹劾范仲淹不顾荒年财政困难,百姓生活无着,竟公然鼓励百姓划船竞赛,还让住持们翻修寺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但范仲淹却说:“我让百姓宴游湖上,是想让尚有余财的富人消费,从而让穷苦人家赚些生活费,而我鼓励寺院、官府大兴土木,也是想让贫苦无依的百姓可以借着官府与寺庙提供的工作机会活下去,不必背井离乡,饿死街头。”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果不其然,在范仲淹的一番神操作下,大量的工匠、民夫,还有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们拥有了宝贵的赚钱机会,得以因此度过荒年。而这场席卷吴中、两浙路的大饥荒中,也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波及,避免了流亡他乡之苦。

03移民就食

充满智慧的赈灾方式,让范仲淹不但赢得了杭州百姓们的尊敬,也赢得了寺庙住持们的交口称赞。据《西湖志》记载,灵隐寺曾珍藏范仲淹使用过的卧榻,以此怀念范仲淹修缮寺庙之功。

不过,如何寻求高效的赈灾方式,只是考验古人们智慧的一道开胃菜,更加需要古人们长远考虑的问题,则是如何开展灾民安置工作。

纵观千年史册,历代王朝在百姓们遭遇灾荒后,大多选择了蠲免赋税,与民生息。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朝廷会酌情采用全面免除赋税、部分免除赋税或是延迟征收等方式,给予百姓们一定的救济。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除了减免赋税,“移民就食”也是常用的手段。这一政策主要是把灾区的百姓,转移到粮食或是田地充足的地方,从而让百姓继续开始新生活。

比如隋唐时期,关中一带在公元594年至595年间连续大旱,饿殍满地。隋文帝无奈之下,只得让关中的灾民们移居到粮食产量相对充足的洛阳生活。

无独有偶。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也曾鼓励灾民们到四川去开垦荒地,还许诺开垦的荒地可以归灾民所有。一时间,湖广等十余个省的灾民相继到四川定居,由此掀起了一股“湖广填四川”的热潮。

一项“移民就食”的政策,让灾民有了口粮与田地,减少了流民的产生。既保证了社会稳定,又为灾民的迁入地带来人口红利,可谓是朝廷与百姓的完美双赢。

而“双赢”的背后,则藏着古人赈灾的大智慧。谁能想到,看似简单的救助灾民,里面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学问。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参考资料:《清史稿》、《梦溪笔谈》、《明崇祯实录》、《宋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793.html

“古代爆发灾荒时,古人们是如何赈灾的?” 的相关文章

在古代后宫嫔妃如何想获得皇帝的宠爱,一般会怎么做?

在古代后宫嫔妃如何想获得皇帝的宠爱,一般会怎么做?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的皇宫,其实是一个职场。皇帝只有一个,妃子少则十数个,多则上万个。要想从如此众多的妃子中脱颖而出,获得提拔升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古代的妃子,是靠什么引起皇帝的注意,从而获得快速升迁的呢?(晋武...

真实的董鄂妃在后宫过的有多惨?为奴为婢伺候所有人

真实的董鄂妃在后宫过的有多惨?为奴为婢伺候所有人

董鄂妃和顺治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很多人觉得顺治是真的爱董鄂妃,给了她最高的荣誉,在她死后,葬礼也很豪华,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顺治真的爱董鄂妃的话,怎么会舍得让她跟个奴婢一样伺候后宫那么多人以至于活活累死呢?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妃被册封为贤妃,十二月,又晋升为皇贵妃,顺治给她办的册封典礼无比隆...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唐朝时期,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给人们带来了思想的升华,使得人们越发注重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

在经济与文化方面,康熙帝有哪些作为?

在经济与文化方面,康熙帝有哪些作为?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

在古代将军如果造反,士兵会听取谁的调令?

在古代将军如果造反,士兵会听取谁的调令?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古往今来,起兵反叛的事情非常地多,即使在如今的文明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事变,以前叫做叛乱,现在叫做军事政变,虽然名字改变了,但是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古代的将军每一个将军手下面都有很多的士兵,这些士兵与...

历史上真实的金屋藏娇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上真实的金屋藏娇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何真相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研究历史多年的时间里,从第一天翻阅五千年开始,就告知自己,要用一颗平常心,却看那些尘封的往事。尽量让自己以一个外人的角度,不去评判里面的人物,只看发生过的事情。可是人非草木,哪...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卓文君是古代才女,她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传为佳话。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对于大多数人们而言,对于爱情都有一定的期盼,人们总希望遇上一个和自己两情相悦,并且能够相伴终老的人。而倘若这对情人是才子佳人的话,便会成为一段佳话。但是,很多时候,现实却并没有这么美好,...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雍正皇帝一生给世人留下两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清朝十二帝,名气最大的当属康熙和乾隆,毕竟“康乾盛世”乃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代表了封建制度的巅峰,其缔造者自然名留青史。名气最大的是康熙乾隆,最神秘的却非雍正帝莫属,雍正帝不仅是清朝最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