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红星大战铁十字:东线空战1941(一)战争初期的苏德空军对比

世界历史2年前 (2023-04-06)780

本文原作者为克里斯特贝格斯特伦(Christer Bergström),最初由Mars于千禧年前后译成中文。这一版译文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在简中广为流传,许多论坛、博客等文字讨论版块里都有转载,如今这段往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苏军吧大吧主也曾被这篇佳作吸引,并将原著标题《Black Cross / Red Star: The Air War Over the Eastern Front》生动地称为“红星大战铁十字”。这也是苏军吧大吧主最得意的一个信达雅翻译,没有之一,这个翻译比完全没有灵魂的“黑十字与红星”好得多,这一点不接受任何反驳。

十多年来,苏军吧大吧主整理了相当多的资料和档案,已经有条件进行系统、全面的修订和扩写,在简中分享给对苏联历史和军事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原作还再版过)

整理的部分资料详见前文:苏德战斗机王牌之比较

这些资料中就有昨天的文章中展示的关于德意志空军在一些历史时期内损失飞机数量的统计材料,以及1941年德意志空军损失的飞机条目(包括机身编号、损失原因、损失地点等详细信息)等珍贵资料。同时还将就空战与陆战态势间的联系展开一些讨论。

同时也弥补Mars版译文没有附上配图的遗憾(笑)。

本文之一节主要谈及1941年苏德双方空军的对比,略有改动。

东线空战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局限于战术层次,战略层次上的空中战争几乎可以说从未发生过。在德意志帝国(后改国号为大德意志帝国)进入战争时,由于其本身资源的贫乏,尽管希特勒在经济领域尽可能将德国打造得能够自给自足,在军事领域仍不得不尽量实施一场场短期的战争,寄希望于通过突然袭击迅速夺取敌方的资源。这使得德意志空军的建设着重于建立一支战术空军,而牺牲了战略空军的建设,当德国速战速决的企图失败后,其缺少可以打击敌人后方的战略空军的弱点便会显露出来,并成为德国失败的一个原因。在此还有必要提到,富有战略思维,希望建立战略空军的韦弗将军于1936年因飞行事故死亡后,帝国航空部或者说德意志空军内部建立战略空军的路线便失去了主要推手。同时德国本身在资源方面的缺乏也限制了空军在战略空军方向的发展。

在德意志空军很早就放弃了战略轰炸路线的同时,苏联在战前曾试图建立一支战略空军。在30年代,苏联研制成功了世界上之一架四引擎轰炸机TB - 3。但进入40年代后,苏联远程轰炸机的发展开始落后于世界水平,在战争开始后,由于和德国后方距离太远,和前线对资源的迫切需要,使苏联也被迫放弃了对德国城市的战略轰炸。

苏联放弃战略空军路线,有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对外扩张,使世界局势紧张度不断上升,促使30年代末世界航空技术突飞猛进从而导致苏联原先建立的航空技术优势逐渐被反超的大背景下集中资源于战术空军配合陆军作战的考虑,也有红空军司令阿尔科斯尼斯遭到镇压的因素。至于阿尔科斯尼斯是否与阴谋策划兵变的图哈切夫斯基一样罪有应得在此不作展开。

1939 - 1941年德国闪电战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密切的空地联合作战,俯冲轰炸机和攻击机在地面无线电引导下,准确地攻击敌方目标。双引擎轰炸机则集中攻击敌军后方的指挥部,通讯中心和飞机场等重要目标。根据德意志空军的作战原则,在向敌人发动进攻前,应向敌方机场发动全面的攻击,以摧毁敌方空军于地面,从而夺取制空权。而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们则遵循着一战中德意志帝国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里希特霍芬的名言“击落你的敌人,其他不用管”,狂热地追求个人战果,他们发展了其著名的“自由猎手”战术。

需要说明的是,德语中的战斗机是Jäger,战斗机部队则是Jagdfliegerverbände,直译一下就是歼击飞行兵团。构词类似的还有陆军的猎兵师,很多中文资料也称为歼击师。而装甲歼击支队/坦克歼击营的原文则是Panzerjäger-Abteilungen。其实德军战斗机是真歼击机。

并且德国人的轰炸机是Kampfflugzeug,直译是战斗机;攻击机是Schlachtflugzeug,直译是会战机(战役是Operation);俯冲轰炸机是Sturzkampfflugzeug(直译是俯冲战斗机),但这个单词太长所以缩写为Stuka,因此施图卡(S并不发“斯”而是发“施”音)并不是Ju 87这种飞机的专属外号,而是俯冲轰炸机这一类飞机的缩写音译;驱逐机(如Me 110、Me 410等重型战斗机)是Zerstörer,与海军驱逐舰同名,对应英语国家海军Destroyer。

但是还需要补充的是,战斗机这个称呼来自英语Fighter,但早期美国陆军航空兵(USAAF)对此类飞机的称呼是Pursuit Aircraft,即驱逐机一词的由来。但美军视角下的驱逐机其实就是战斗机,而不是向中文语境下用以指代Me 110、Me 410和Pe - 3这种双发动机、带自卫机枪,身板接近轻型轰炸机,航程远火力强,能舔地的重型战斗机。

切回正题。

苏军航空兵的战术和德意志空军有许多相同点,他们也要求在战争爆发时,应首先将敌方空军歼灭于地面,接着以双引擎轰炸机攻击敌方后方目标,和德意志空军不同的是苏联空军缺乏俯冲轰炸机,但他们用过时的双翼战斗机如I - 15 bis和I - 153作对地攻击机使用,到1941年,出色的强击机IL - 2开始投入使用。

苏联战斗机比较着重于防御,即保卫己方目标和保护轰炸机前往敌方目标。在1941年时很少有苏联战斗机被赋予“自由猎手”的任务,此外由于战争初期苏联轰炸机的惨重损失,苏联战斗机往往担任对地攻击任务,这往往发生在护送己方轰炸机返回后,为了“不把弹药带回家”,把它们倾泄在敌人阵地上。

当一架敌机是由多于一个飞行员击落的时候,世界各国对此战果的统计各有不同,比如在英美和中国空军中,当2个飞行员共同击落一架敌机时,每个人各算0.5架战绩,而对于德意志空军来说,所有战绩只能归于一人,通常是归于那个军衔更高或战绩更高的人。而苏联空军则把每个人的战绩分为个人战绩和集体战绩二种。

1941年苏德两国空军更大不同是在其训练上。对于德意志空军来说,其飞行训练学校分A、B、C三种,并且又可以细分为A1、A2、B1、B2、C1、C2。一个飞行学员首先进入A型训练学校,在这里他将学到飞行理论和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驾驶飞机。比如为取得一个A2类学校毕业资格,一个学员必须掌握长距离飞行,编队飞行和至少4次单独起降。在从A型学校毕业后,学员进入B型和C型学校继续深造。在B型学校中,学员将学习高空飞行,仪表飞行,夜间飞行和起降,并学习在飞机出故障时如何控制飞机。当学员进入C型学校时,他们开始被分到轰炸机,战斗机等各个不同机种,在这里他们将被教授有关战斗飞行,飞机导航术和盲目飞行。当他们终于来到前线部队时,通常已经有了250小时以上飞行时间。即使这样他们还不是马上被派上战场,因为他们首先将加入某个空军联队的补充分队中,在这里那些身经白战的老兵们将把他们在战场上的亲身经验传授给他们。德意志空军的高训练水准一直坚持到1943年,毫无疑问,1941年的德意志空军是世界上受到最良好训练的空军。

而这一时期苏联空中力量(包括红军空军、红海军航空兵、红军防空军航空兵)的训练水平远不能和德意志空军相比。之一所红军空军学院,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建立于1922年,在20和30年代是苏联航空业的黄金时期,在苏联共产主义航空之友会主席罗伯特埃德曼倡议下,苏联在国内建立了大量航空俱乐部部,数以十万记的青年在那里接受了基本飞行训练,埃德曼的意图是在和平时期为民航提供人才,一旦战争爆发,将为军队提供大量受过基础训练的候补飞行员,虽然埃德曼在肃反时被处决,但他埋下的种子将拯救苏联空中力量。

在1927 - 1938年间,一个苏联飞行员在分配到部队前必须经过2年半的训练,而1938年后随着苏军航空兵的急剧扩编,一个飞行员的训练时间被缩短到1年多一点,这导致了训练水准大幅度下降。这与红军急剧扩编时出现的训练程度下降和干部过快提拔等问题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在肃反运动高峰时期,一切训练事故都可能被解释为“恶意破坏”,这使得各个训练学校首先注重的是不要出事故,所以这时分配到部队的苏联飞行员有时甚至只受过8 - 10个飞行小时的训练,而且基本上没受过诸如夜间飞行,盲目飞行和复杂气候飞行的训练,他们大概只相当于德国A2或B1级飞行学员的水平。

但也有观点认为至少1940年以后苏军航空兵的训练程度是有所提高的。1941年战争初期的苏军战斗机飞行员相比于德军同行来说并没有那么差,比战争前期新训练的苏军战斗机飞行员则更强一些。认为真正制约1941年苏军战斗机部队发挥的因素其实更多来自于糟糕的作战态势、落后的飞机性能和指挥控制上的缺陷。

在1941年初,德国的单引擎战斗机Bf 109也许是当时世界上更好的战斗机(也许只有英国的喷火式和苏联的Yak - 1可以和它相比,且仍不如Bf 109一些),其最新型的Bf 109F在22000英尺高度更高速度可达每小时390英里。无论是Bf 109F还是Bf 109系列的前一个亚型系列Bf 109E,都远比大多数苏联战斗机先进。如果说Bf 109有什么弱点的话,那就是它的作战半径太小,只有400英里;此外起落架有些脆弱,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事故率。

德国双引擎Bf 110重型战斗机原本被设计来为轰炸机护航(但十分奇特地还带了个自卫机 *** ,属于什么都能干,但至少本职工作干得不够好),但在不列颠空战中由于它的速度缓慢和转弯半径太大,使它遭到了重大损失,但驱逐机部队拖累了战斗机,反而需要战斗机来护航则是谣言,驱逐机部队尽管战绩实在比较差,但并没有拖累战斗机部队。但在1941年的东部战场上,由于大多数苏联战斗机速度不够快,而Bf 110火力强大(2门20 mm加农炮,5梃7.92 mm机枪)装甲厚重,因此后者取得了远比西线战场好的战绩。

德意志空军的轰炸机有三种:Ju 88、He 111和Do 17。其中以Ju 88最为先进。重甲的He 111配备有2门加农炮和5挺机枪,它可以装载4000磅炸弹飞行800英里。Ju 88于1939年开始服役,它配备了3挺7.92mm机枪,其速度达每小时286英里,它的载弹量为4000磅,是一种多用途飞机,可以用作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侦察机,在战争后期,它甚至被用作夜间战斗机。Do 17是最落后的一种,它的载弹量只有2200磅。

另一个德国著名的机种是Ju 87俯冲轰炸机,这个单引擎Stuka虽然速度只有每小时230英里而且自卫火力很贫弱,但却能把其装载的1000磅炸弹已惊人的准确性投向敌方目标。

总体来说,苏联空军的装备无法和德意志空军相比,苏联的主力战斗机是I - 16,它在9800英尺高度时比Bf 109F慢了近60英里/小时,而且据德国飞行员们的评价I - 16很容易着火。I - 16唯一比Bf 109强的地方是其转弯半径比较小。另一种苏联战斗机是I - 153双翼机,作为双翼机I - 153速度极快,几乎可以和I - 16相比,它的一个缺点是火力太弱,只有4挺7.62 mm机枪(作为安东星人,我可以肯定也有一些I - 153改装2门20 mm机炮)。另一种双翼机I - 15 bis则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机种,一旦遭遇德国战斗机,它几乎没有任何机会,事实上它主要被用作战斗轰炸机。

在德国入侵前夕,苏联开始装备新式战斗机:MiG - 3、LaGG - 3和Yak - 1。MiG - 3最初被设计为高空截击机,它装备有2挺7.62 mm机枪和1挺12.7 mm机枪(作为安东星人的我则肯定也有一些安装了3挺12.7 mm机枪),在25000英尺时它的时速可达400英里,但在东线大多数空战发生在中低空,在这里MiG - 3显得笨重和缓慢,无法和德国战斗机较量。

LaGG - 3是一种最臭名昭著的战斗机,它在许多方面甚至比不上I - 16,并且它极不容易操纵,德国人对它的评价是“从任何方向给它几发子弹都能使它着火!”苏联飞行员称LaGG - 3是“我们空军中最出色的寡妇制造者!”并把LaGG解释为“Lakirovannyy Garantirovanny Grob”——翻译成中文就是——“保证做飞行员的棺材”。当1943年后苏联空军装备了大量新式飞机并从德意志空军手中夺取了制空权后,LaGG - 3这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口中的美食终于基本退出现役,但防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还有一些部队使用。

1941年苏联更先进的战斗机是Yak - 1,它火力强大(1门20 mm加农炮和2挺7.62 mm机枪),极易操纵,的速度和各种性能和Bf 109F不相上下(苏军吧大吧主认为有些吹过了,Yak – 1比Bf 109F还是差一些的),可是在战争开始时,只有一小部分Yak - 1装备了部队。

苏联轰炸机部队主要由双引擎的DB - 3和SB轰炸机构成。DB - 3可以载弹2200磅进行远程轰炸,也可以载弹5500磅进行近距离轰炸,大致相当于德国Do 17或早期型的He 111。

SB轰炸机原版是设计成一种“高速轰炸机”,即以牺牲装甲和武器来使轰炸机具有比战斗机更快的速度,这个构想彻底失败了,它的载弹量只有1300磅。

或者说间战期所有根据高速轰炸机指导思想设计的飞机几乎没有一款不是彻底失败的。

(上图为Ar - 2)

开战前不久苏联一种最新型的双引擎俯冲轰炸机Pe - 2开始服役,这种飞机的速度快得惊人,几乎可以和Bf 109F相比,它可以称得上是之一种真正的“高速轰炸机”,它的缺点是载弹量太小,只有1300磅。

IL – 2强击机是苏联飞机制造业的一个奇迹,它在战争开始时刚刚装备部队,它载弹880磅,并可携带8枚火箭,它很快在德军中赢得了“黑死神”的绰号。但是早期版IL - 2强击机其实也是按照高速轰炸机思路设计的,最初制定的使用方案是从高空快速进场轰炸随后脱离战斗,而不是在低空长时间轰炸扫射,比如使用著名的旋转马戏团战术(指一队飞机在低空排成圆圈队形,前机俯冲扫射敌方地面单位然后再拉起,后机随即跟上继续扫射,一架接一架不断打击敌军,有时可以持续半小时之久)。这就导致早期版IL - 2强击机没有自卫机 *** ,这个缺陷是极其严重的,导致了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并且由于战争年代IL - 2强击机乃至全体苏军机队都长期遭受非常高的损失率和损失数字,又陷入了损失大——竭力加快飞机生产和飞行员训练——仓促投入作战的机队又遭受巨大损失的恶性循环,很长一段时期内IL - 2强击机都没有改进这个缺陷,直到1943年才普及有后座机枪的改型。

在空战战术上,德意志空军也领先于苏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著名飞行员莫尔德斯发明了松散的二机和四机编队,这使德国战斗机在作战中更为灵活,此外德国飞机上普遍安装了无线电装置,空地之间,各飞机之间通讯十分方便。

一些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苏联老兵们也提出了几乎和莫尔德斯相同的二机和四机队形,可能出于模仿,也可能是他们自己的创造,几个同样有能力的人在同样的作战条件下发展出同样的战术是十分可能的事。此外他们也呼呼加紧发展航空无线电技术,可是都没有实现。所以当战争开始时,苏军战斗机飞行员仍普遍采用过时的三机编队,至于机载无线电装置,只有在1943年起才在苏军中全面普及。

在领导上德意志空军各级军官已得到了战争的锻炼,而苏军(无论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在肃反扩大化运动和快速扩军运动后,大量指挥员都不具备与自身职务相应的才能,在作战中表现得缺乏应变能力,总是一味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严重缺乏主动性。这种局面经由在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而学习战争才得以逐渐矫正。

另一方面,不能否认的是,苏军航空兵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前曾有过一些比较高光的表现,比如1936 - 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的苏军志愿航空队一度与兀鹰军团打得有来有回,在支援中国抗战的Zet行动中苏军志愿航空队也有一些表现,在1939年的哈勒欣河战役中更是一举夺取制空权,重创了关东军的精锐飞行部队,为苏军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仔细分析之下还是会发现问题。首先这些战斗中苏军往往抽调精选后的团队,这些苏军并不能代表全体苏军航空兵部队的作战能力。在冬季战争期间参战的普通苏军航空兵部队战斗表现就差很多。

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光辉历史都是苏军驾驶着依舍伍德战机取得的,而I - 16在西班牙和遇到初代Bf 109时便已无法压倒对方,在中国遭遇零式战斗机时更是几乎被全面压制(除了滚转性能优胜以外,没有什么飞行性能优于敌机)。

苏军航空兵在被卷入全面战争前的几次小型冲突中所建立的一切荣光,都随着依舍伍德战机的逐渐落伍而远去了。苏军航空兵注定要在血腥的全面战争中迎来艰难的重生。

(其实原作里是谈了一下哈勒欣河战役和冬季战争的,但是我觉得还不如以后单独出点文章讲这些小型战争)

整体而言,苏军航空兵中有少数飞行员是名副其实的精英,但为数更多的年轻人尽管富有勇气和牺牲精神但没有实战经验并且所受训练不如正值巅峰的德意志空军;苏军航空兵装备的飞机性能普遍落后,并且这种局面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直到La - 5FN全面列装时苏军才算拥有了与敌军(至少在中低空空域内)性能相当的大规模量产装备的歼击机。面对强大的对手,损失在所难免。但这不代表敌人就不会付出代价。

除此之外,德军的仆从军也派出空军参与了这场战争,主要是罗马尼亚王家空军和芬兰空军。他们装备相对落后且规模较小,但仍有一定的战斗力。

下次更新开始正式切入战事,从1941年6月22日凌晨不宣而战的空中突袭开始。

再扯一些题外话。

德意志空军(正式名称Deutsche Luftwaffe,一般缩写为LW即可)与别的国家的空军相比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赫尔曼戈林是Nazi党的副老大,以自身一战王牌飞行员 里希特霍芬联队末任指挥官 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的大学毕业生人设极大扭转了Nazi党底层臭Dior丝形象,在Nazi党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他的军衔是凌驾于Generalfeldmarschall(直译为野战元帅将军,西方军语中其实元帅本身也是将军的一级,但真正的含义是战地元帅或者陆军元帅,并且德意志空军的元帅也是这一军衔)之上的Reich *** arschall(帝国元帅),这一级军衔在大德意志帝国中为戈林独享。

并且戈林被授予了大十字勋章,在大德意志帝国全体军人中仅由戈林独享。

相比之下德国战争海军(Krieg *** arine)与很多西方军队一样没有字面意义上的海军元帅,先后两任老大雷不潜、邓不浮的更高军衔都只能是Großadmiral(字面意思海军大上将或者简称海军大将,实际对应元帅军衔),对应英国皇家海军(理论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只有王室,但毕竟当时英国王室还兼任印度皇帝,所以称呼皇家海军并无问题)Admiral of Fleet(字面意思舰队上将,中文称为元帅明显是意译了,但就军衔等级确实和元帅并列)。而党卫队老大希姆莱的正式衔级(他的这层衔级已经凌驾于党卫军之上,是党卫队衔级,不能再简单称为军衔)则是Reichsführer SS(党卫队全国领袖),由于他下面一级对应国防军中仅次于元帅的上将(Generaloberst和海军的Generaladmiral),也可以认为党卫队全国领袖的衔级相当于元帅。但无论如何,担任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帝国航空部,缩写RLM)部长(Reich *** inister)并指导德国经济部门,并兼任普鲁士国家内政部(Preußisches Staat *** inisterium)帝国专员(Reichskommissar)和普鲁士内政总理(Ministerpräsident Preußens)的戈林在当时所有空军司令中逼格毫无疑问是更高的,没有之一。

因此德意志空军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军种地位,有理论上和陆军、海军自己的统帅部平级的统帅部(OKL、OKH、OKM)。当然,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德军以OKH作为东线德军(海陆空三军,国防军辅助队,警察部队等所有武装力量和准军事组织)和仆从军的更高统帅机关,而以OKW(国防军更高统帅部)作为东线以外各战场的更高统帅机关,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说空军还是被陆军给比下去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美国空军还叫美国陆军航空队,日本则是陆军、海军各组建自己的航空队(但是陆军可以组建参谋本部,不仅负责军事指挥和军队内部行政还具有指导国家战略的功能,而海军只能组建纯理论上军事性质的军令部,所以陆军压了海军一头)。

而苏军空军的情况更复杂一些。根据苏联建立后最早实施的1925年兵役法,红空军论地位是与红军和红海军并列的。但1937年起红军和红海军分别归属于归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海军人民委员部,实行不完全的军令——军政二元体制。理论上军政业务归两个人民委员部,军令系统分别从属于总参谋部和红海军司令部。伟大的卫国战争刚开始时,总参谋部理论上不能指挥红海军,这样做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红海军老大库兹涅佐夫上将在战争爆发前夕根据德国商船纷纷离境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先斩后奏,临时加强了海军,同时也包括海军航空兵的战备等级,所以在德军的突然袭击面前为苏军保全了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就红军空军而言则没有自己的独立军政系统,而是由国防人民委员部统一负责,但是又因为空军专业性强的特点而下设了一个负责航空兵军政业务的航空兵总局,要知道类似的兵种业务机关还有红军炮兵总局、坦克和摩托化兵总局等;而军令上空军直接归总参领导。相比之下红海军航空兵的军令和军政问题由红海军全权掌握。

所以红军空军就类似于红军下属的一个非独立军种,比从属于军种的兵种高半级。

更为复杂的是,红军中还有国土防空部队,并且1943年撤销了国土防空部队总局,改为由红军炮兵主任直接领导,可以说这支规模庞大的集航空兵、高射炮兵、雷达探照兵等部分于一体的防空力量的级别实在非常低,几乎是兵种(炮兵)下属的兵种。

另一方面,究竟是空军还是航空兵也是汉语语境下才会有的问题,USAF中的airforce就是空军,而USAAF中的airfare就成了航空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497890.html

“红星大战铁十字:东线空战1941(一)战争初期的苏德空军对比” 的相关文章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连生卒年...

朝鲜美女奇皇后:元惠宗第三任皇后,最后搞垮大元王朝

朝鲜美女奇皇后:元惠宗第三任皇后,最后搞垮大元王朝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奇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八月,大将徐达率大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全部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北元开始。元顺帝在北逃时...

叶名琛:清朝著名疆臣,最后饿死在印度

叶名琛:清朝著名疆臣,最后饿死在印度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叶名琛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叶名琛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出“洋相”的一个总督,他不止被外国人当猴子看,即使是现代人看了,也感觉他是一个怪物。清朝时期的一品大员,不是谁都能当的,叶名琛能够当上两广总督必然有着他的厉害之处,这里要说一下,清朝时期一共八位总督(不算清末设立的...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如果亚历山大大帝进攻秦国的话会怎样?秦惠文王会用实力教他做人。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人力捧的一名超级帝王,能与之相比的也就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大帝以及沙俄王朝的彼得一世大帝齐名的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出生于小小的马其顿王国,虽然自幼就展现了其天才般的指挥才...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统治时代的五大老之一

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统治时代的五大老之一

生平履历宇喜多 秀家(うきた ひでいえ)7岁时因宇喜多家臣服于织田家而成为羽柴秀吉的养子,并被送到安土城作为宇喜多家的人质,受到信长的厚待。1581年,在他8岁的时候,生父宇喜多直家病逝。翌年,在织田信长的安排下,重回宇喜多家继承家督。元服时取羽柴秀吉的“秀”字命名为“秀家”。在本能寺之变前后,协助...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1558年-1583年)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因为继承支配伊势国的神户氏,也称为神户信孝。他是织田信长的三男,幼名三七(因为生于3月7日的关系),母亲是侧室坂氏。实际上比次男信雄还要早二十天出生,但是因为母亲身份低下,等到信雄出生才向信长报告信孝出生的事,因此排行成...

小胡子将军优秀的德国空军指挥官加兰德

小胡子将军优秀的德国空军指挥官加兰德

纳粹德国空军中,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除了拥有104个击落战果和橡叶双剑钻石骑士十字勋章外,还官至战斗机总监,军衔升至中将。战争末期,他还组建了最后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部队,与盟军鏖战。就是这位在英伦战役中令对手尊敬的王牌飞行员加兰德,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不可战胜的“敌人”作为优秀的战士,他不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