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没有孙权的背信弃义,关羽会败亡吗?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3)94

如果没有孙权的背信弃义,关羽会败亡吗?

刘备不愧是一位大英雄,虽然遭受重创,但很快从关羽死亡的悲伤中走出来,经过两年的养精蓄锐,毅然决定对吴宣战。221年7月,刘备集结数万大军,对吴发动大规模战争。222年,刘备一路连克至东吴腹地,行至夷陵时,遇到吴军都督陆逊,陆逊采用坚守不出的战略消磨远道而来的蜀军,消磨到6月时,酷暑难耐,将士们哀声怨道,刘备时常想:“难道要撤退吗?现如今周瑜已死,东吴已再无智勇双全之人,不,绝对不能撤退,渣权的背信弃义必须付出血的代价!”于是刘备决定放弃水陆并进的策略,率领蜀军全部躲进树林中避暑,待到天气转凉再出来继续作战。

刘备的想法是好的,但陆逊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刘备进入小树林那一刻,陆逊明白,刘备—你已经输了!当即来个火烧连营,烧的蜀军上窜下跳,唯有刘备一人狼狈逃回白帝城,捡回了一条命。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带去的将军、谋士一个都没有回来,这对于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来说,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

很多人认为刘备夷陵之所以惨败是因为没有带上诸葛亮,真是这样吗?其实,刘备伐吴,带不带上诸葛亮不重要,刘备之所以没有带上诸葛亮无外乎两点:1.诸葛亮不赞同刘备伐吴,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确,先伐魏后伐吴。但是话说回来了,关羽被杀,张飞遇害,统统与东吴有关,刘备对此不放一个屁,那么蜀汉的大将怎么想?出生入死的元老,死了都没人报仇,何况是别人呢?!可以说,蜀汉上下全都盯着刘备呢,再者说,诸葛亮不赞同伐吴,如果带上出工不出力怎么办?2.诸葛亮是内政天才,不是军事天才。这也是刘备不带上诸葛亮的根本原因。镇守后方需要的是内政高手,冲锋陷阵需要的是军事天才,你说带上一个内政高手去打仗做什么?

退一步说,刘备带上诸葛亮,结局也好不到哪去,诸葛亮肯定不建议刘备躲进树林,而是建议刘备退兵,刘备会听取吗?不要以为刘备是三国演义那个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真实的刘备有主见着呢!所以,带不带上诸葛亮,对战争的结局影响不大,刘备依旧会惨败而归,甚至有可能还赔上个诸葛亮。

战争的结局虽然不在带不带诸葛亮,但是战争的胜败,却和刘备将此人错用了位置有很大关系,这个人就是黄权。黄权是谁?汉中之战听说过吧?就是刘备和曹操相争汉中,最后刘备取得了胜利,计谋全部出于黄权。可见此人相当厉害。这么厉害的人,刘备却派他去抵御‘坐山观虎斗’的曹丕!刘备伐吴之前,黄权曾进谏刘备,当然不是劝刘备先伐魏后伐吴这些废话,而是劝说刘备镇守后方,黄权作为先锋军‘趟趟雷’,要不说什么玩意都有个两面性,这时候刘备的主见体现出了:不听。就派黄权去抵御曹丕,就不让黄权跟着,偏偏不镇守后方!结局可想而知,蜀军全军覆没,这还不算,北上抵御曹军的黄权位置很尴尬,回蜀汉回不去了,东吴已经将路堵得死死的,无奈只有投靠了曹魏。如果当时刘备带黄权在身边,或者听取黄权的建议留守大军后方,派一位能力中上的将军抵御曹丕,我想刘备伐吴的结局应该会被改写!最起码刘备不会全军覆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499106.html

标签: 三国刘备

“如果没有孙权的背信弃义,关羽会败亡吗?”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雍正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的柜子里,有一个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中,装有官员们给雍正上的密折。雍正会用对应的钥匙分别打开小盒子,然后...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从大都督到上大将军,再...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锐...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谋划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还软禁了父亲李渊 ,而也就在仅仅二个月之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