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无能,专家: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在古代,中国的家庭传承上就非常讲究长幼尊卑。
尤其是在当时封建的男权主义社会,长兄、长子等家里最为年长的男性,在家族中所居的地位都比较高。
当然,他们在整个家族中所拥有的话语权也最多,也就是说,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
其他人只能发表一些意见,说说自己的看法,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长子那里。长子也具备了比别人更加多的财产继承权,他们可以优先选择,优先继承。
这里所提到的,长子之一顺位的优先继承权,也是有一定的限定条件的,那就是必须为正妻所出。
于是,“长幼尊卑”的观念在中国的家庭伦理中就得以体现出来。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的两个条件,这位男子才能获得继承家业、爵位的资格。
这又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要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说起。
嫡长子继承制的推出
从夏朝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实施已久的禅让制被摒弃,转而推行的是一种新的制度,世袭制,也就是王位由皇权一系的家庭成员来继承,这样一来,皇权就牢牢地被一系的同姓家族所掌握。
随着历史的演变,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政治上开始推出了两种制度,分别是宗法制和分封制。
这两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了后来历史上很多朝代的更迭。
其中,宗法制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嫡长子继承制首先应用在西周朝王室的王位传承上。在西周王室继承人的选择上,只有正妻所生的之一个儿子才有王位继承权,其他的儿子都没有沿袭王位的权利。
嫡长子继承制推出之后,一直为后世所沿用,逐渐也被推广到民间。
许多世家大族的官位传承,财产传承,都采用这样的方式。
中国古代,其实本质上推崇一定的男权主义思想,我们从当时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分工上就可以上看出来。
在当时,男性可以上学堂,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可以入仕为官,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女性在当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于男性而言,可能较低。
女性大多居于内宅,负责管理家中的一应事务,承担起相夫教子,孝顺公婆的家庭义务。
嫡庶观念深入人心
于今天不同,古代的男子可以选取一位门当户对的女子进行婚嫁,然后两人结为夫妻。
同时,这并不意味着男子此生只能娶这一位女子,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更高,因此,男子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男子在有了一位正妻之后,还可以继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纳妾,也就是接纳妻子以外的其他女子。
妾的数量是不固定的,但是,妾的地位和正妻相比,相差甚远。
妾在大事小事上都要听从正妻的安排,没有自己的选择权,直接来说就是,古代的妾室不仅要服务于她的夫君,也要服务于夫君的正妻。尤其在内宅中,妾室还要受到正妻的管教和约束。
这样一来,妾室所生育的子女,在古代也被称为庶出子女,他们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也是十分卑微的。
在嫡子女面前,妾室所出的孩子们,处处都要先让位于嫡子女,不论自己的年龄是否比嫡子女年长,自己的才能是否比嫡子 *** 秀。
因为在嫡庶尊卑面前,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嫡出即优越,谁也改变不了这个规则。
其实,很多男子选择的正妻,大多是身出有名,不能说是名门望族,很多也是清流人家。
与选择正妻不同,男子在纳妾时,他们所选择的女子,身份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可能是自家的佣人,可能是别人介绍来的女子,可能是自己在某种情况下看中的。
总之,纳妾不需要经过正常婚配的流程,所以,妾的地位就比不上正妻。
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与妾室的出身有关,更多还是社会认同度的问题。
因此,嫡子永远高于庶子,尽管很多庶出的子女们,他们在读书做官,个人修养上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嫡子女,但更多时候,还是碍于嫡庶的身份,他们很难被社会所完全认同。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确切来说保证了正室子女的正统地位,避免了很多家族成员之间为继承财产而进行内斗。
嫡长子继承制的推行
说到继承财产,官位这些,在普通人家的竞争还比较一般,但是,在涉及王位的继承上,嫡长子继承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同辈之间的竞争。
因为,最终只能有王后所出的长子来继承王位,很多其他的儿子们只能各安天命,这个制度看似稳固了朝政。
其实,当时在设立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为了减少王室内部成员之间的纷争。
长子为正室所出,血统纯正,由于年长,长子的生活阅历会比其他人多,也会更加成熟,思考问题比较全面,在处理事情时能够考虑周全。
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西汉时期,汉武帝的长子刘据原本已经被立为太子,刘据本人天资聪颖,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拥有帝王之资,后期却因巫蛊之祸,被迫自尽。
这场闹剧结束之后,最终由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好在汉昭帝也是一位明君,他在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昭宣之治”。
由此可见,寻常百姓人家的内庭之争最多也是财产之争,而帝王将相家的手足相残,可能最终会危及性命。
隋文帝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将杨勇立为太子,次子杨广想要争夺皇位,于是就设计陷害杨勇,并且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品行高尚,才德兼备之人,最终杨勇被废除了太子之位,杨广顺利继承了皇位。
在杨广即位之后,他的本性得以彻底暴露,不精心理政,好大喜功,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修筑许多宫殿建筑,引发了大批民众的不满。
杨广的这些行为,也使得隋朝最终毁于了自己之手。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这样的争权夺位的事件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
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朝之后,窦太后所生的长子李建成理所当然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是次子,兄弟二人原本相安无事,十分和睦。
但是随着唐朝的建立,父亲李渊登上了皇位,李建成被立为了太子,作为次子的李世民在辅助父亲打天下的过程中,战功显著,引人注目。
李世民不仅军事才能优秀,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和优势也逐渐表现出来。一家人在一起谈如何治理朝政的时候,李世民所提出的观点总能获得李渊的认可,甚至李渊还对李世民十分看好。
看到这样的局面,李建成逐渐心生忌惮,生怕李世民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心中愈发担心。
于是,李建成联合其他人开始陷害李世民,不惜手足相残,李世民为了保全自身,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别人是自己争夺皇位,李建成是自毁前程,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太子之位彻底断送了。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上了皇位,被称为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虽然在历史上推崇嫡长子继承制,但是由此看来,实施起来并不是一定能如人所愿,反而引发了很多的问题。
在朝代的更迭中,也有很多顺应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来选取继承人的,比如唐代宗李豫。
李豫是唐玄宗之孙,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母亲是章敬皇后,李豫可谓是正统的嫡长子出身。
唐玄宗在世时,李豫就被册封为广平王,后来,正逢安史之乱,李豫重用大将郭子仪,攻打安禄山、史思明的起义军,在李豫即位之后,安史之乱被最终平定。
汉朝的汉成帝刘骜,父亲是汉元帝刘奭,母亲是王皇后,自己是嫡长子的身份,可刘骜在位期间,对朝政之事并不关心,自己成天游山玩水。
久而久之,朝政逐渐被母亲一族的王氏所掌握,最后导致了“王莽篡政”的发生。
制度的局限性
由此看来,嫡长子继承制在推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如既往的顺利。
这种制度在创立之初,原本是想着能够减少一些麻烦,本着有利于家族传承稳定的角度和利益出发,选择的一种继承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却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于是,在这里,就提到了这种制度的局限性。
嫡长子继承制在涉及王位之争时,出于这种制度特定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众多皇子争夺皇位的一个问题。
虽然历史上关于皇储之争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实施,皇储之位的争夺只会愈演愈烈。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族稳定,内部团结的。
尤其是制度在创立之初,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加强王权的专制,使权力只能在某种特定的姓氏族群中运行,除非发生起义战乱,否则不会轻易被推翻。
事实证明,嫡长子继承制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有利于封建统治时期的政治发展。
在现实情况中,嫡长子继承制的推行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其中也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局限性。
嫡长子继承制选取的继承者就一定优秀吗?就一定适合作为一国之君,担任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
面临国计民生,黎民百姓等国家大事的问题上,答案是不确定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导致了后来许多朝代的更迭,虽然不能将全部的原因都归结于一国的统治者身上,但是,与统治者的相关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不劳心于朝政,那么受累的还是数以千万的民众。
结语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比如清朝,嫡长子继承制的推行,貌似并不是按照这种制度最初的意愿来实施的。
在清朝,要说到真正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登上皇位的,只有寥寥几人。
道光帝是作为当时的一位嫡长子后来登上皇位的,其他的人要不是就不是嫡出,或者是后来自己的生母被册封为皇后;要不就是庶出,并且年龄较小的皇子,在后来被选择继承皇位。
所以,现在的很多人看清朝,认为清朝选择皇储的依据,是立贤不立长。以古审今,是为悖论;以今论古,也无法全面深入地从当时的环境中去看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嫡长子继承制确实是来源于古人的智慧,至少这种制度在当时,确有其优越性和适用性,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