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13根铁链,1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的泸定桥,在清朝是怎么修建的

历史文化1年前 (2023-04-19)1000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甘孜境内,是一座的铁索桥,距今已经有三百余年。很多人对泸定桥的认识想必都是红军长征时, 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

虽然泸定桥这个名词总是伴随着长征这个词一起出现,但其实泸定桥早在康熙时期就建立了,换算成公元纪年法就是在1705年开始建立,一年之后,投入使用。

大渡河水面宽广,水势湍急,想要再上面建桥并不容易,但是凭借着古人的毅力和智慧,终于还是完成了这座全长超过一百米的大铁索桥。

泸定桥和现代铁索桥的结构相似,悬挂在河面上,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桥身,桥台和桥亭组成。

因为桥的总体长度很长,考虑到风阻的问题,桥面的结构并没有采取全铺的方式,而是隔开相铺。

桥的扶手也就是铁锁,横着的有两根铁锁,然后小的铁锁互相错开,将两根长的固定,在这样的设计之下,桥身浑然成为一个整体,十分和谐牢固。

泸定桥于康熙年间修建,13根铁锁重达40吨,想要搭上去非常困难,不过当时的工人运用巧思,成功解决了这一麻烦。

泸定桥的艰难修建

泸定桥下的大渡河,在古代是连接茶马贸易的重要路线,是中国茶马等货物出口到南亚的必经之路。在桥还未修建之前,商人们主要依靠划船渡河,运送货物。

因为山体之前落差大的缘故,所以大渡河的水势非常急,来势汹汹,即使是天气很好的情况下,带着货物去渡河也可能人货两失。

大量的物资无法运送过河,贸易无法顺利进行,在大渡河丢了命的人也是不计其数,为此,民间对这大渡河是又敬又怕。

除了促进贸易,满足百姓日常运输行走这两个目的以外,还有康定叛乱的发生,为了联通中原和 *** 地区,康熙决定修建泸定桥。

命令下达下去以后,专业人士也在大渡河周围进行考察,最终发现了一块适宜建桥的地方。

在河岸的山脚下有一块平坦的空地,上面的岩石材质是坚硬的基岩,这两个条件为修建桥梁提供了天然的基础。

通过测量此处和对岸的直线距离得知,此处到对岸的距离,比之前船来船往的的那条路线更加短,若是在这里修建,还可以大大缩短在桥上的时间。

得出了以上结论之后,地方上报给中央,康熙对此地也很是满意,同意开始批准桥的修建。

当时全国的桥梁修建都以石桥和木桥为主,也有人提议这两种方案。

但是,大渡河河面超过了一百米,水下的深度也不可测,修建石桥和木桥不仅难度大,还容易被流水侵蚀,时间长了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两种方案被否决之后,铁索桥就成了更佳的方式,不过要修建铁索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原材料的问题。

当地并没有铁矿,甚至镇上连铁匠铺都没有,从当地取铁筑桥明显不现实,最终在一个附近的一个县里发现了铁矿,这才解决了困扰的问题。

先把铁加工成铁链之后,再运送到大渡河这里,直接安装。前面提到大渡河水流很急的问题,所以要把铁链弄到对岸,并不容易。

对于如何用铁链把两岸相接的问题,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勇猛力大的勇士,他独自一人乘坐扁舟,拉着铁链的一头渡河,最终把铁链拴在对岸。

虽然他获得了成功,但是这名勇士却力竭而亡。

这个传说当然不是真的,而是当时人们对泸定桥修建的浪漫幻想。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研制出了牵绳溜索这个 *** 。

先用普通的绳子把两岸牵引起来,而后在上面挂上竹筒,竹筒里放着组成铁链的铁环,就这样一点点滑过去,再重新组装成铁链。

就是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毅力,一点点凝聚起来,最终组成了完整的泸定桥。桥建成之后,虽然在风雨中看似飘飘摇摇,但实际上还是很牢固了。

当时修建的材料是直接负责制的,每一块铁环,具体由哪个工人修建,都是可以查到的。是因为在铁环建成之后,工人们会在上面印上自己的印章。

这种印章,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若是哪块出了问题,将会被直接问责,在在这种管制下,每一块铁块都十分坚硬牢固。

泸定桥事故和维护

泸定桥虽然牢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在牢固的桥也会出现不稳,再坚硬的铁环也会断裂。

在道光年间的时候,泸定桥出现了一次断裂事故。据悉,当时在桥上行走的共有十多个人,在桥发生断裂之后,这十多人全都掉入大渡河,无人生还。

泸定桥是由多跟铁链共同拉起来的,开始只是一个铁链中的铁环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了一根铁链断掉。

但是由于这一根铁链的事故,直接导致了泸定桥其他铁链的断裂。前面有提到,泸定桥的整体桥身结构是浑然一体的,少了谁都不行。

所以一根铁链断裂之后,引发了蝴蝶效应,其余的铁链无法支撑起整个巧的力量,最终一环崩一环,直接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在事后的统计中,专业工人发现,虽然是一根先断裂的,但实际有9根铁链都出现了问题,所以这便如雪崩一般,不可抵挡。

正是因为这次事故,所以后来泸定桥便有了一个规定,一年小修,三年大修。每天都有专人去检查铁链上的每一个铁环,遇到有问题的,工人会进行标记。

如果问题不大,工人会率先更换铁环,如果问题严重,整根铁链会被直接换掉。

虽然小心驶得万年船,即使工人们很认真的检查了铁环,但依旧会有纰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约莫在70年代左右,泸定桥的铁锁又出现了几次断裂。

之一次是在1970年的年中,这次一根铁链断掉,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当时是 *** 的部队,到泸定桥参观,走到中间的时候,突然一条链子断了。

不过因为常年检查的缘故,所以这次并没有出现其他链条也大规模断裂的情况,虽然有不少 *** 掉进了河里,但马上就有专业人士过来救援,没有出现伤亡事故。

还有一次也是退伍军人的参观,导致了铁链断掉三根,桥身倾斜。

有人在后续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认为是 *** 在桥上参观时,步伐太过一致,最终造成了桥梁的共振,导致铁链的断裂。

在这两次中间,还发生过一次断裂,是恰好在修理的时候。当时国家特意拨款修补泸定桥,本来都快修缮完成了,结果突然断裂了三根铁锁,放置在桥上的工具也全都掉进了河里。

这次原因多半是因为修缮过程中,因为施工问题,所以导致了断裂。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从一座沟通两地的桥变成象征红军精神的桥,源于飞夺泸定桥事件。因为不合理的指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夺取泸定桥之后,开始北上重新夺取主导权。

泸定桥当时在 *** 的掌控之下,中央红军要北山渡河,更好的路线就是从泸定桥走。而 *** 也预测到了红军的路线,提前做了准备。

当红军到达泸定桥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木板几乎被拆除完毕的桥,只有铁锁在风云中飘摇,前路十分困难,但这桥必须要过。

采用的方式也很简单,22名红军在前方进行火力掩护开路,后面的士兵则迅速在桥上铺设木板。

最终,红军顺利通过了大渡河,夺取了泸定桥。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要是选择炸掉泸定桥,将会彻底断掉红军的的行军路线,不过, *** 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做,原因有三个:

首先,红军的行军路线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只是这一条相对来说更优。如果 *** 提前炸掉了泸定桥,那么红军就会提前得到这个消息,从而放弃从这儿走。

为了不惊动红军的计划, *** 没有炸桥,而是选择对桥进行破坏。

其次就是,泸定桥的铁链十分坚硬,不是普通的火可以融掉的,如果要将其破坏,就必须涌上 *** 。两军作战之时,如果大范围的使用 *** ,对己方也会造成很大伤害。

最后就是 *** 为自己预设的退路。一旦桥梁被炸毁,不仅红军过不来, *** 也回不去了,处于为自身后路的考虑,最终这座桥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史上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一战,不仅破开了敌人对“红军是反革命”的污蔑,也体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毅精神。

小结

在清朝,没有专业的设备和精准的测量工具,仅仅凭借人的力量和智慧修建了一座横跨一百米的铁索桥,这是宝贵的历史文物。

代表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某些铁链虽然已经被更换,但是那些工人们镌刻的印章却依然可以看见,代表了对作品负责的态度。

虽然现在泸定桥已经不是渡过大渡河的唯一方式了,有比它更牢固的桥梁出现,顶替了它的作用,但是,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精神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0171.html

“13根铁链,1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的泸定桥,在清朝是怎么修建的” 的相关文章

王昙首:刘宋开国功臣、文学家,支持宋文帝即位

王昙首:刘宋开国功臣、文学家,支持宋文帝即位

王昙首(394-430年),字昙首,琅琊郡临沂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文学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卫将军王珣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琅琊王氏,拥有学问和品德。东晋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属,参与北伐后秦,修复晋帝园陵。南朝宋建立后,辅佐宜都王刘义隆...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曾奉命出使南诏,在...

历史上真实的姚广孝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作为

历史上真实的姚广孝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作为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历史上,姚广孝其实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存在,有黑衣宰相之称,也是靖难之役的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倘若说起唐朝,世人都会想到一幅盛世景象,而将唐朝带上盛世之路的人包括了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但是对于唐玄宗,人们的争议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此人虽然给唐朝带来了盛世景象,但是却也给唐朝带来了衰败。正是因为唐玄...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李智云(603—617年),原名稚诠,字集弘,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为万贵妃。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隋朝大业末年,跟从李建成寓居于河东郡。晋阳起兵后,被解送长安,为刑部尚书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无后。义宁元年,追赠左仆射、楚国公,谥号为“哀”。武德元...

在三国时期,有哪些猛将的兵器是大斧?

在三国时期,有哪些猛将的兵器是大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猛将众多,这些猛将使用的兵器也五花八门,有的使枪,比如赵云、马超;有的使大刀,比如关羽、黄忠;有的使矛,比如张飞、程普;有的使戟,比如吕布、典韦,而以斧子做兵器的猛将,非常特别,大概有三位,这三位猛将分别是谁呢?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第一位...

古代皇帝可以一言断生死 皇帝为什么还要设立三法司

古代皇帝可以一言断生死 皇帝为什么还要设立三法司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皇帝真的可以一言决定生死么,设立三法司的目的又是什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可以直接一句话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还不需要和别人商量什么,直接将其处死就行,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存在明显错误的,要是皇帝真的能够直...

铁木真建国称汗后,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作为?

铁木真建国称汗后,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作为?

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