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惨痛的教训,不可重演啊!
在回顾近代史上日本国对中国的野心和野蛮行径时,总是绕不开这样的疑问:假如说当年的日本国是一只如食肉动物般的狐狸,那晚清以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就好比是一头硕大的食草动物:如大象。
狐狸再狡猾,怎么会萌生吞并大象的念头,并且不但敢想,而且敢做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回顾那段历史可见:中日甲午战争,无疑给当时的日本国壮了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中东路事件”,无疑也在向日本军国主义传递着某种不利于中国的信息。
一、中东路事件
1929年夏,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并接收了中东路,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史和中苏关系上有名的中东路事件。
1929年8月13日,苏联兵舰两艘,陆战队员300人,飞机两架,侵入黑龙江省绥东县境内。
8月15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动员起装备精良的东北军6万人,组成“防俄军”,构成了对俄军具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从南京 *** 到张学良,无不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可是,可是,可是,开打仅两个月,张学良的东北军就一败涂地了!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中东路事件中,中国军队无论从人数、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没有输,特别是输的那么快、那么干净利落、那么惨的理由。如果不从政治失败的角度考察,总会感到输的莫名其妙。但在政治上,张学良因此一败并割让了黑瞎子岛给苏联,却获颁中华民国 *** 勋章,不能不说那个时代的中国政治,着实颇多蹊跷。
中东路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其结局对于彼时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渗透、觊觎中国领土多年的日本国而言,无疑是奉上了一杯壮行酒。但是,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日本人的决策程序是很繁杂、很慢的。日本国对于发动九一八事变等等,也绝非一时兴起的盲动,而是进行过谨慎的“尽职调查”的。
三、一份发人深省的“劝降书”
在简述日本国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尽职调查”之前,先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据传,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众退守威海卫,被日舰重重包围之时,收到日方主将即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委托英国军舰“塞万”号带来的劝降书。以下是“劝降书”中的两段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三、“尽职调查”彻底改变了石原莞尔的“中国观”
从上述“劝降书”可知,早在1895年的时候,日本国对于清王朝的中国,就已经看得很透了。但是,清 *** 垮台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为吞下中国这头肥肥的大象,在1920年代,日本精英群就掀起了一场“寻梦中国”的热潮。在来中国寻梦的日本精英人群当中,有一位后来成为日本关东军“大脑”、参谋的陆军青年军官,叫石原莞尔。来中国前,雄心勃勃的石原莞尔为日本国构思的扩张方略,并非要侵吞中国,而是要联合中国,代表东方去征服西方世界——因为在他来中国之前,他无法想象:小小的日本,能吞并大大的中国。
1920 年春,石原莞尔带着联合中国抗击欧洲的东方梦,来到了武汉。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跑遍湖南、四川、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形成了自己的“中国观”:
离开中国后,1922年7月,石原莞尔去了3年多前刚经历过之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了的德国。在德国,他看到了一幅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景象。他从《德意志报》等报章上不断看到知耻后勇之类的警示语,诸如:“德意志民族,不要忘记这件事情(注:指之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荣耀被送进坟墓。不要忘记这件事!德国人民将以不懈的劳动,奋勇前进,重新夺得其在国际上应享有的地位。到那时,洗刷1919年耻辱的时候就到了。”
四、由“联华抗欧”到“吞华抗欧”的转变
对于占领中国,石原莞尔有十足的信心,理由是:“中国的官府对民众实在太苛刻,民众决不会和官府站在一起。”
当时在日本,与石原莞尔持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内藤湖南,他把中国比喻成没有灵魂的腔肠类动物,即便切割也不会有剧烈反应:“中国恰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能没有感觉,仍然能够继续活着。”
而学者加藤虎之亮则认为,中国是注定没有凝聚力的:“中国的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的关系很淡薄,作为国家组织的朝廷,实际是君主和百官结为一体,休戚与共,而他们的国家却与下层民众没有关系,就好比海水,君与臣是表面的波澜,虽然波浪起伏,但底层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
虽然日军“三个月 *** ”的计划未能实现,但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不对日宣战,后果会如何呢?这虽然是一个已经不可能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但循着“七七事变”以后,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中国对日战争的情形推演,是不是后果很难设想?
五、换一个角度说,日本不敢侵华!
机智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话,日本根本就不可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
千真万确!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在对中国的战争能力进行“尽职调查”时,主要侧重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以及对中国社会结构、阶层、阶级状况等政治层面的要素进行分析和研判,而没有把中国当时的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等技术层面的因素看得很重。
并且,在战前兵力对决研判时,日本军方是以1对5至1对10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上限是1对10,1个日本军人对10个中国军人;下限是1对5,1个日本军人对5个中国军人。
敌人,总是一种坏东西。然而,有时,把敌人作为一面镜子,摆放到适当角度,可能更有助于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六、结语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这里的人,既包括奔赴战场与敌军拼杀的军人官兵,也包括后方的后援力量。是不是如彭德怀司令员所说的前后方功劳三七开(彭老总这是过于谦逊的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举国上下,前方后方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前方将士不畏强敌不惜生命,后方基地无条件无私奉献。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经验有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的话,那就是这种举国上下,前方后方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抗美援朝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抗美援朝精神,朝鲜战争的历史很可能会重写。
任何人,都是受其心理驱使的动物,而“人心是更大的政治”。一个国家政治的成功与失败,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所雄辩证明了的,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 *** 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中东路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所雄辩地证明了的真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人数对比的角度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韩军、联合国军的比例是135万(更大兵力) VS 120万(更大兵力),即1.125:1;而抗日战争时中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中国560万人(更高时)VS 日本410万人(更高时),即1.37:1。而在武器装备对比方面,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要远比联合国军更差。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胜利,与其说主要是军事上的胜利,毋宁说主要是政治上的胜利,正是在“人心是更大的政治”层面上,举国上下一心一意,无私无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才是抗美援朝胜利的真谛。
这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真正能够彻底打败自己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