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26年太子,最后瘫痪在床,父皇驾崩后,立马站起来登基
在阅读文章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编辑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前言
在中华上千年的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古代文化最让人为之着迷,人们常常用歌谣在传颂当时的文化,比如秦汉史诗,唐宋风采,明清典范等等, 其中最吸引的人向往是大唐风采,在李世民和李隆基的奠基下大唐王朝欣欣向荣,荣华富贵,其中的大唐不夜城,盛世长安街都令人神往。
但古代的皇帝不是都像他们两个大有作为,今天要讲的这位皇帝于那两个皇帝相比虽然作为不高但也是一位明君,他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李诵,他从被封为太子之后就小心翼翼,为何堂堂正正的太子会表现的唯唯诺诺呢?他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何在长期瘫痪之后站出来登基呢?
父亲的希望
李诵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经历和往常皇子的经历大有不同,唐朝经过历安史乱之后,整个国家的之前的强大力量已经消耗了很多,但还是由李唐皇族把握着江山,在中国历史里一贯都是遵循着立嫡长子的规则。
在古代太子的确立就相当于皇位认定了继承人,为了防止有些太子怀有不好之意,太子一般不会确立太早,但是如果皇上有很满意的人选的话,也会早早的确立太子的人选,比如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和今天的主角李适的长子李诵。
虽然最后李世民又废了他太子的位置,但也是李承乾造反在先,按照他的作为李世民完全可以要了他的性命,但还是对他手下留情了,只是废了他太子的位置让他迁出了长安城。
而李诵作为李适的长子则天资聪明从小就受父亲的喜爱,在李适还没上位时他就已经出生了,他对这个儿子十分有期望,都是按照做好的教育方式在培养他,父亲继承皇位后就立马封他为太子,那年李诵才19岁。
韩愈曾经就对李诵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根据史书记载李总擅长写隶书,他的父亲李适经常把他做出美好的诗篇赠送给朝中的大臣,想要在朝廷中更好的生存只凭自己的优秀是远远不够的。
还得有皇帝的肯定和大臣们的支持才行,他父亲这样做显然是在默默的给他增加威望,为他将来登基打下更好的基础。李适在位期间十分重用宦官委,就算朝中的大臣看不惯也不敢多言,这时候李诵在父亲心情好的时候进行劝说,父亲则十分听从他的意见。
在此之前李诵很少对父亲提出自己的想法,总是表现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地位高贵就随意斥责他人,正是他这种寡淡的性格,在外人看来他是成熟稳重,李诵在各个学术上都十分在研究,是位才华横溢的太子,他的父亲和朝中的大臣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在建中四年间李适想通过削藩来加强中央的统治,他本来希望可以改善朝廷财政的收支情况,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藩王叛乱了,一时间使计划全部失败,李适因此逃离了长安城。
但是李诵不畏生死率领兵将和叛军进行了对抗,最终李诵赢得了胜利成功保护了父亲的安危,之后他的父亲就对他更加的满意了,李诵也进一步稳固了太子的位置,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李诵将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祸从天降
李诵作为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在他继承皇位之前当了长达26年的太子,他受到了皇上和朝臣的肯定,本来可以在李适驾崩之后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但是中间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在这26年里他遭受了很多磨难。
更严重的是在李诵即将结束26年太子地位时,因为外亲差点被废除太子的地位。这就得从他的太子妃萧氏说起,李诵的太子妃是郜国公主的女儿,令李诵差点废除太子地位的外亲正是郜国公主。
自从李诵和萧太妃结婚以后两人相敬如宾,但萧氏的母亲郜国公主是一位特别清高的人,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子,自己的身份就很了不起,经常嚣张跋扈随意进出皇宫。
可是不久后萧氏的父亲去世,本以为郜国公主终于可以安分守己,可是她变本加厉,私生活非常混乱,经常和太子身边的亲信关系密切,后来她因涉及三宗大罪被告到李适那里。
郜国公主这一举动令李适感到十分不满,他认为郜国公主这样做是在帮李诵太子结交帮派,如果李诵能顺利继承皇位的话那么她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但是这些对于李适来说纯属是在威胁自己的地位。
在此之前有人举报郜国公主的房间藏了一个毛绳扎的小人,上面写有关于危害皇上的话语,这种现象在古代称为巫蛊之术,通常用来诅咒来达到祸害人的目的,这种种罪名使李适对她彻底恼羞成怒。
于是李适下令将铲除郜国公主的封号,还有将她之前关系密切的人一起流放或者杖杀。除此之外他怀疑李诵也参与此事,于是召来李诵狠狠的训斥了一顿,但李诵却浑然不知,于是李诵立马做出了正确态度,请求废除自己的太子妃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李适这时已经萌生了想要改立太子的想法,他决定找来重臣一起商议此事,但是遭到了重臣的拒绝,重臣认为历朝历代废除太子地位大多都是因为遇到了太子造反事件。
但如今看来李诵的态度尚好,并没有造反的迹象,只是他的外亲出了问题,对于这些他也做出了正确态度,请求废除太子妃。事情大可不必做的这么绝对,李适听后觉得重臣说的有道理,这才打消了废除太子的想法。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从天降下一个大祸,这对没有经历过大事的李诵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必然给李诵的心里埋下了阴影,此后他就变得更加谨慎,生怕再出什么差错。
瘫痪在床后的奇迹
以为经历过改立太子的风浪之后加上李诵的谨慎言行会顺利的继承皇位,可是天不由人,他遭遇了更严重的打击。在日后的工作中他一心一意的在父亲身边打理政务,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就在公元804年李诵突然中风,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一时间愁坏了他的父亲李适,眼看自己到了晚年,辛辛苦苦培养的接班人突然瘫痪了,这以后的大唐江山怎么办,这时另立接班人为时已晚,于是他找遍了大唐各地的名医来对李诵进行医治。
经过一番诊治还是无果,即将继承皇位的李诵瘫痪且无法医治对于李适来讲能足够的压垮他,再加上李适的年事已高受不了太大的打击,接受不了事实的李适很快也跟着身体出现了问题导致卧床不起。
眼看着两父子双双卧床不起,大唐将来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李适面对着双重打击,不久后李适驾崩了,就在朝中重臣纷纷考虑继承人的事情时,李诵竟然奇迹般的站了出来,这究竟时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史书记载当瘫痪在床的李诵得知父亲驾崩以后,一下子从床上站了起来,沧桑的痕迹立马从脸上消失,像是没有中过风一样,不知道史书记载有没有夸大其词,但是事实确实是李适驾崩后,李诵顺利的登上了皇位。
李诵当上皇帝以后就开始想尽办法处理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遗留的问题,即安史之乱之后皇帝对朝中大臣产生了怀疑,由于朝中大臣经过几任皇帝已经对朝中的各种权势了如指掌,这给想要重新治理王朝的李诵带来了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李诵专门成立了革新派势力集团,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一系列的问题,并积极实行革新,李诵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历史上成为“永贞革新”。
但是由于李诵的革新涉及到了宦官的利益,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对李诵施压,由于宦官掌握的是整个京城的军队权势还是非常大的,最终李诵还是没能抵抗住压力被他们强制囚禁了起来,他们强制要求李诵废除革新。
李诵眼看着革新派势力集团的人员被宦官严刑针对,他无奈之下决定放弃改革的念头,最后集团被迫解散改革以失败告终,之后宦官并没有停止针对李诵,他们直接逼迫李诵立他的儿子李纯为太子,后来接受不住压力的李诵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纯,这使李诵当了短短三个月的皇帝就成一名太上皇。
结语
李诵这一生当了26年的太子,是唐朝历史上太子龄最长的,年少被封为太子说明了他足够优秀,但是经历过种种风波之后也不枉此行继承了皇位,虽然任职的时间很短,但他创建的革新派集团足够能表现出他希望大唐王朝更好的发展下去。
后人评价李诵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可以看出他在无数后人的心里称的上是位好皇帝,如果他没有被宦官压制的话,很可能会给大唐创出另一种巅峰,他德行孝顺的品质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各位读者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