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首府之争,历经7年的反复较量,为何选择了呼和浩特市?
一说到内蒙古自治区,看官老爷的脑海里就会不自觉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蔚蓝的天空上漂浮着几朵白云,蓝天之下是一片广阔无垠的青草平原。
在那平原之上有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地上吃青草,牛羊的后面有一人骑着马跟随着牛羊缓缓前行。
这就是内蒙古人日常生活的样子,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内蒙古人特有的游牧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首府的选择与内蒙古人热情奔放、喜欢一锤定音的豪爽性格不同。
历时七年前前后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城市,最后才把内蒙古首府定在呼和浩特。
那么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选择会经历一波三折呢?这就不得不从内蒙古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说起。
历史发展过程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上,可以发现许多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发生碰撞的影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如说,在“秦皇汉武”中汉武帝统治的西汉时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北击匈奴,最后“封狼居胥”的故事。
典故中的北方游牧民族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北匈奴,典故中的狼居胥,就在现代蒙古国中一个名叫肯特山的地方。
比如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派麾下大将李靖攻打东突厥,开启了属于唐朝的北伐战争。
最后东突厥在唐朝大军的铁蹄下灭亡了,李世民也因此被少数民族各国尊称为“天可汗”,故事中的东突厥就是唐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再比如,开启了“永乐盛世,五龙同朝”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就曾经五次御驾亲征北伐,攻打试图造反的鞑靼和瓦剌。
在英明勇武的朱棣率领下,鞑靼和瓦剌大败而降,重新臣服于大明王朝,承认明朝为宗主国,每年对大明王朝进行进贡,故事中的鞑靼和瓦剌就属于明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由此可以总结出,当中原王朝国力鼎盛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就会臣服,对当时的王朝进贡。
可一旦中原王朝出现颓势,北方游牧民族就会蠢蠢欲动,趁机劫掠北方边疆的州府。
历代皇帝也不是没有想过彻底消灭北方游牧民族,但是北方游牧民族是马上民族,全部都会骑马,居住的还是蒙古包,非常适合逃跑和搬家。
鉴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机动性,皇帝们发现,想要彻底消灭游牧民族很难,往往是消灭了一部分,逃跑了一部分,等逃跑的一部分游牧民族积蓄好力量后,又会对北方边疆州府进行骚扰攻击。
这就导致了内蒙古地区的人们不仅接受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信仰而且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文化输出,在内蒙古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上,陆陆续续接受着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统治。
这个情况从“秦皇汉武”时代一直延续到“永乐盛世,五龙同朝”时代。
在这中间历任皇帝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比如说通过联婚和亲的方式,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昭君出塞”的典故。
在西汉时代,匈奴在汉王朝的打击下,最终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的单于叫呼韩邪与北匈奴单于郅支进行内乱战争,胜利的人一统匈奴大军。
结果就是呼韩邪失败了,为了自保,呼韩邪向当时的汉朝皇帝汉宣帝投降,表示愿意以汉朝为宗主国,并且每年朝贡。
汉宣帝同意了汉宣帝的归降,三年后,在一次朝贡后,呼韩邪提出想要迎娶一位公主,来加强南匈奴与汉王朝之间的友谊,汉宣帝同意了呼韩邪的请求。
但是中原王朝历史上就没有公主外嫁的情况,历来都是册封宫女为公主,让宫女带着公主的名号嫁过去,达到政治联婚的目的,王昭君就是当时被汉宣帝嫁到南匈奴进行政治联婚的宫女。
但是后面皇帝发现通过联姻和亲等 *** ,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起一时的作用,当联姻对象死后,后面匈奴还是会来劫掠北方州府。
难道真的对北方游牧民族没办法了吗?答案肯定不是,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这一难题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之一步,乾隆皇帝首先是与蒙古人进行大量的和亲联婚,双方皇室之间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乾隆皇帝还让蒙古人在清朝当官任职,进一步加速了双方文化的融合。
乾隆研究历史发现,既然联婚对象死后,游牧民族就不再遵守诺言,那就让联婚对象变多,死了一个还有许许多多个,这不就行了吗。
第二步,实施盟旗制度,随着盟旗制度的推行,清朝实现了对蒙古族的完全掌控。既然说到了盟旗制度,那就通俗易懂给看官老爷解释一下,什么是盟旗制度。
可以用现代公司职位划分来理解盟旗制度,公司总裁就是清朝皇帝,每一盟的盟长对标公司的部门经理,每一旗的札萨克对标公司部门下的组长,而每一个部落对标公司里的组员。
就像公司总裁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只要把命令对各部门经理下达即可,各部门经理在对小组组长下达命令,小组组长再把命令下达到各个组员。
清朝统治者也是一样,直接外派大臣对盟长和札萨克进行管理,再由蒙古族一级一级往下管理,就可以实现对蒙古族的完全掌控。
说白了,盟旗制度就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分化蒙古族,通过控制蒙古族上层领导人以此来控制全部蒙古族而推行的一种制度。
在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这个 *** 烦后,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反叛势力,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为了方便管理,清朝把管辖的势力范围划分为18个省。
出于内蒙古历代管理人员以及内蒙古人种等多种原因,清朝统治者当时并没有把内蒙古地区划分为行省,也没有下派官员对内蒙古进行管理。
好景不长,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的国力不增反降,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发动了对清朝的侵略战争,试图瓜分清朝这块大蛋糕,比较出名有“ *** 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但是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西方列强的武器已经比清朝先进许多,清朝毫无疑问的败了。
为了生存,清朝统治者只能割地赔款,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的条约,沿海地区一一被列强占据为法租界,但是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与现状,把侵略的目光放到了清朝的北方各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签下一系列卖国求荣的不平等条约,全国各地爆发民怨,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爆发。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并未成功,但是各地行省对清朝的统治开始持有反抗态度。
清朝末年,清朝统治者自知如果按照趋势发展下去,清朝北方也会陆续被西方列强瓜分蚕食,清朝统治者下定决心实行改革。
主要内容就是设立东北三省,并且把内蒙古东部的地区划分到东北三省中,加强北方的军事能力。
可惜的是,东北三省虽然成功设立,但是内蒙古东部并没来得及并入东北三省中,大清王朝就灭亡在辛亥革命中。
本就对北方地区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抓住中原王朝内乱的机会,意图染指外蒙古地区,让外蒙古发动叛乱。
幸好的是新成立的北洋 *** 压下了外蒙古的叛乱,但是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北洋 *** 不得不承认外蒙古自治,外蒙古地区就此成为了沙俄的傀儡。
首府变迁史
上面说到,外蒙古自治成为了沙俄的傀儡后,北洋 *** 为了防止蒙古族叛乱这种情况再次出现。
在内蒙古地区依次组建了察哈尔特别区、绥远特别区、热河特别区,目的就是加强对内蒙古地区的控制。
后面军阀统治者,再一次对内蒙古地区进行规划,把内蒙古的东部地区、河北省的东北部分地区、辽宁省西部部分地区整合为一个新的行省——热河省。
热河省与原有的“黑吉辽”东北三省并称为塞北四省,也叫关外四省。这四个行省为阻挡后面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起到了之一道屏障的作用。
时间到了1947年,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内蒙古地区有了自己的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就此成立,但是此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和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版图相差甚远。
内蒙古自治区刚刚成立的时候,管理的范围只有现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由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管理的地区范围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之一代的内蒙古首府初定在了王爷庙。
王爷庙的地理范围偏小,所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位置也不是中间位置,这明显不太符合省会首府的选择。
但是鉴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还要面临国共内战的问题,也就只能先把首府定在王爷庙。
时间到了新中国成立,国共内战也结束了,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各个地方搞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选择王爷庙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为了方便管理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党中央决定把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由王爷庙改为察哈尔省的首府——张家口市。
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一个市级城市是两个省的首府的情随着时间的发展,党中央决定重新对塞北四省的地区进行重新规划。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战争已经结束,重新对塞北四省进行地区划分有利于经济建设。于是就这样,1952年,察哈尔省从中国版图上消失了。
所在地区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入了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但是由于此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仍旧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城市,所以当时的内蒙古首府仍然是张家口市。
过了两年后,事情迎来了转机,1954年绥远省被党中央下令撤销,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原绥远省的的大部分地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城市。
而且一个市级城市是两个省的首府的情况不利于管理,党中央决定把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由张家口市转移到归绥市,归绥市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
就这样,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在历时七年前前后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城市,最后把首府定在呼和浩特市。
虽然1955年,热河省也被撤销,所在地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但是内蒙古首府仍旧是呼和浩特市,一直延续到现在。
结语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以来,首府城市经过了三次改变,但这三次改变都是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国家政策,抗击侵略的西方列强。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做贡献,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永远不能抹去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