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6)106

刘秀是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我们当下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要是能自己创建一个公司,并且把这个公司发扬光大,其成就感,肯定比继承父祖的公司的成就感强烈。而且世人常常都只记得公司的创始人,对那些继承人的印象却比较模糊。“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用这样一种认识来看刘秀,似乎就有些不理解了。

刘秀所建立的东汉,基本上和西汉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与东汉没有什么关系一样。虽然刘秀姓“刘”,而且据刘秀自己说,他是西汉皇室的后裔。但这是一件并不确定的事情。而且,就算刘秀真是西汉皇室的后裔,可是,他和西汉却并没有皇位的继承关系。江山基本上是他一手打下来的,与西汉的关系不大。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那么,刘秀为什么不当一个开国皇帝,而要当一个继位皇帝呢?

其实,我们只要比较一下开国皇帝和继位皇帝,就明白刘秀的做法了。

开国皇帝虽然风光,但其实麻烦事非常多。首先一点,如果皇帝是开国皇帝,大家对开国皇帝都很不信任。为什么不信任呢?

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皇权的神化,都觉得皇帝并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当的。要么你是“天子”,要么你是皇室后裔。如果你是“天子”,也就是说,是神的儿子,那你得证明这一点。一般来说,要证明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谁也没办法证明。你所说的那些,可能是你装神弄鬼的结果。比如刘邦曾经以“赤帝”的身份斩“白帝”,但是同时期的陈胜还装过“狐狸叫”。实践证明,陈胜装“狐狸叫”不过是混世魔王。那么,刘邦的所谓“赤帝”,会不会也是“装神弄鬼”,刘邦会不会也是混世魔王呢?

而作为皇室后裔,这一点,大家是看得见的。刘邦起义的时候,当时有六国的后人也跟着造反,怀疑六国后人的就很少。项羽虽然不是“皇室后裔”,但也算得上是名将后裔。如果他不是因为杀掉义帝熊心,他领兵打天下,大家也找不到很好的理由反对他。

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开国皇帝,如果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人,包括那些没有成功的农民起义者领袖,大家都不信任,都会反对他们。

因为大家对开国皇帝不信任,因此,开国皇帝会费很大的精力来处理国家稳定的事情。

首先需要处理开国功臣的问题。在开国功臣看来,开国皇帝和自己原本就是一样的人。在打江山的过程中,自己所出的力,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开国皇帝小。为什么开国皇帝可以当皇帝,而自己却不能当皇帝,只能当大臣?因此,不免就有些蠢蠢欲动,说一些牢骚话,做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这样一来,开国皇帝不得不采用杀功臣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这实在是一件麻烦事。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其次需要处理天下归心的问题。虽然开国皇帝把江山打下来了,但这可能造成了很大的仇杀,国内会很不平定,天下并不归心。总有一些人,要借故造反。更好的“借故” *** ,就是自己拥戴的是一位“皇室后裔”。比如清朝初年发生过的那么多起“朱三太子”事件,就是很多人不服,要借明朝皇室后裔说事,借尸还魂。元朝初年,也发生过多次这种事情。

开国皇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总会采用严刑峻法来处理。而刑罚太重,反过来又会造成国家更不稳定,更失去民心,更容易失控。

再次需要解决家族纷争的问题。或许功臣造反问题、天下归心问题用残忍的手段解决了,但是家族内部的问题却还存在。毕竟这个家族本来都是普通百姓,忽然一个人当了皇帝,权欲熏天。大家对这一点都非常神往,都想自己是否也能过一把皇帝瘾。于是家族内部的打斗,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汉朝初年发生的“七国之乱”,晋朝初年发生的“八王之乱”,明朝初年发生的“靖难之役”,都是这样的例子。

不过,如果不是开国皇帝,而是继位皇帝,似乎就没有以上所说的问题发生。因为皇帝本来就是“皇室后裔”,当然也就是“天选之子”,因此,无论是功臣,还是天下百姓,还是家族内部,都比较服气。比如蜀国建立后,内部就没发生过这样的事,而同时期魏国内部这样的事情却不少。东周、南宋、东晋也很少发生那些问题。

刘秀在建国后,同样没有功臣造反、天下不稳、家族纷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以说与刘秀甘愿做一个“继位皇帝”,而不是“开国皇帝”,不无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3297.html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旧读xī)(?~311),晋朝宗室王,由于叔祖父梁王司马肜死后无子,出继司马肜为后的司马禧嗣封为梁王。亲祖父是晋朝琅邪武王司马伷,亲生父是武陵庄王司马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永嘉末年,司马禧与亲父司马澹俱被石勒兵所杀,谥号怀。人物生平司马澹妻子郭氏...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不屑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不屑 关羽为什么说赵云是自家兄弟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不屑一顾,为什么偏偏对赵云以兄弟相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中的关羽大家都不陌生,也知道他是忠义的化身,但他的的自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一项缺陷,尤其是对五虎上将中的马超和黄忠极为的不看重,也可以说是对他们不屑一顾,而对赵云确实以...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为何刘备的出身至今遭到怀疑?汉室宗亲数十万,唯独他成就了大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只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其实刘备所在的楼桑村全村村民,基本都是汉室宗亲!不光楼桑村,在东汉末年,类似楼桑村这种以刘姓子孙为主体的村子里的村民,基本也都是汉室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