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是明王朝堪与刘伯温比智谋的“黑衣宰相”。他是以僧人的身份最善于介入政治角逐的谋略家,又是叱咤于官场却最善于表现超脱、看得淡泊的大智者。姚广孝积极入仕后,能助朱棣夺取皇位,而抱着出世的心态,却能看淡功名利禄、金银财宝。他横跨政界与僧界,进可运筹帷幄,退可淡泊明志,他以政治谋略家和睿智僧人的双重身份应对各种事务,并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身份转化,因而,最终,他能得以善终。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称独庵老人、逃虚子。姚广孝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作为政治家,他官至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是明代杰出的谋略家;作为僧人,他精通三教,是渊博的佛学家;作为辅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夺得皇位的大谋士,他被称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他精通儒释道,与明初儒、释、道各家的学术名家都有不错的关系。他于洪武15年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得以认识燕王朱棣,两人相谈甚欢,姚广孝随朱棣前往北平,任庆寿寺住持,他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据说,姚广孝曾低声对朱棣耳语:“臣奉白帽著王。”这意思是,要给“王”戴上“白”帽子,说出此话非常大胆,因为给“王”带上“白”帽子,这便是“皇”字!姚广孝经常出寺庙而入王府,成了朱棣最得力的亲信谋士。
姚广孝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也是辅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谋臣。他助朱棣筹谋和实施夺位策略,在靖难最困难之时,他辅助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留守燕王的根据地北平;靖难的关键时刻,他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朱棣能转败为胜,夺取南京,登基称帝。可以说,姚广孝是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的之一功臣。
朱棣即位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负责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又加封太子少师,因而被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还负责迁都北平之事,负责规划和建造北京城;他接替解缙,任《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总编撰官,为明王朝的文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晚年,在佛教渐成颓势之际,他担起护教(佛教)重任,整理了反对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的重新兴盛作出贡献;他最后任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负责教育培养朱棣的皇长孙朱瞻基。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明成祖朱棣亲撰神道碑铭,并让姚广孝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成了明代唯一的一位作为谋臣却能入明祖庙的大臣。
姚广孝(剧照)
姚广孝对于朱棣永乐朝的建立,居功甚伟,没有姚广孝的辅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便很难获胜,而在朱棣即位之后,直到朱棣晚年时,姚广孝一直能出入政、僧两界,在官场游刃有余,并最后能得以善终,这是很了不起的。
之一,“黑衣宰相”在靖难之役中有卓越贡献,但功高却不盖主,官照样当,经照样念。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为原太子朱标不幸过早辞世,未能继位,最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在他的强势的叔叔们虎视眈眈的局势下继位登基,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面临着艰难的局势,其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逐渐强势的朱姓藩王,若是坐等各地藩王不断做大,明王朝中央 *** ,甚至是皇权都会受到挑战和威胁,所以,削藩成了当时所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朱允炆听取了他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之策。政策推行之后,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相继被问罪,被废除藩国。而在藩王中,燕王朱棣的能力最强,威望更大,其势力也是最强大的。建文帝、朝中大臣都心中有数,朱棣是最难削的藩王;而朱棣心里也非常清楚,作为强势的藩王,他是建文帝削藩的最重要目标。
此时,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面对着艰难的抉择,对于朱允炆来说,削藩若是不削去燕王朱棣的势力,就等于没有削藩,皇权将继续面临挑战;而若对燕王逼得太紧,却可能逼迫燕王谋反,结局难料。而对于朱棣来说,若是坐等朝廷削藩而不做任何抵抗,燕王藩国将不复存在,他的结局可能是很惨的;而若是反抗,势必走向谋反之路,最后将挑战皇权,而能否成功,朱棣心里没有把握。
建文帝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对燕王下手,采取各种削除燕王府势力的措施,包括着力想夺取燕王的兵权,这将朱棣逼到了不得不作出抉择的境地;而朱棣在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姚广孝力劝朱棣起兵挑战朝廷。
道衍和尚
当时,朱棣乃是有所顾虑的,他问姚广孝说:“百姓皆支持朝廷,如何使得?”姚广孝果断地回答说:“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参看《明史·姚广孝传》)姚广孝很有远见地认为,当时的天下局势,是对朱棣起兵有利的。
姚广孝还向朱棣推荐了相士袁珙、卜者金忠,让他们来帮助朱棣下定起兵的决心。朱棣最终做出决策,决定起兵挑战朝廷,不愿当被宰的羔羊。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朝廷的削藩举措。他暗中拉拢驻守北平的军官,力争控制北平周围的驻军;他暗中招募勇士,令姚广孝负责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他修建厚城墙,深挖环绕城墙的地穴,并秘密打造军器,在练兵和造军器的场所,饲养的鹅鸭,以掩盖练兵的声音;此外,朱棣还秘密收买和联络朝中官员和宫中太监等一些人。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燕王府的护卫百户倪谅向建文帝告发朱棣谋反,朝廷得知之后,在未作充分准备的状况下,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而在北平的都指挥张信早已是朱棣的人,他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在道衍等的策划和劝谏下,决定立即起兵,以免夜长梦多。
于是,在道衍的策划下,朱棣以诛杀建文帝身边权臣齐泰、黄子澄为名,举起“奉天靖难”的旗帜,先控制了北平,接着,朱棣率兵攻向京师。可是,朱棣心里也清楚,此次进攻京师成败难料,毕竟燕王的“靖难之举”在明朝大多数大臣和封疆大吏眼里,属于造反之举。朝廷在全国能动员的军事力量毕竟比燕王府所能控制的兵力要强得多。
在这种局势下,燕王一旦出征离开燕王府,守住北平燕王府便成了十分关键之举,只有确保北平和燕王府的安全,才能巩固朱棣这一长久经营的根据地,燕军才有退路,才有机会保持靖难之举的持续性。
所以,留守北平的掌舵者成了十分关键的人物,此时,从信任和谋略的角度看,朱棣看中了道衍和尚,从守城的人选看,他看中了稳重的世子朱高炽,于是,朱棣果断决定,让姚广孝辅佐朱高炽留守北平。关于这一段历史,《明史·姚广孝传》曰:“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辅世子居守。”由世子朱高炽实际掌权,主持守城大事,而由道衍和尚来辅佐。朱棣对道衍的授权是负责“辅佐世子”,北平这老根据地异常重要,朱棣只能把实权交给他的亲生儿子,而道衍和尚虽受尊重,但也只能负责辅佐,负责为朱高炽出谋划策,而决策权却让朱高炽掌握。
朱棣的这一决定是英明和有效的,有道衍对朱高炽的辅佐,北平这一靖难的大后方可确保安全。同年十月,当朱棣袭取大宁时,建文帝麾下的平乱军主帅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被道衍辅助朱高炽指挥将士击退,不久,道衍还乘夜间率兵出城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将李景隆的队伍击败。
“靖难之役”示意图
靖难的第二年,朱棣围攻济南城三个月,但无法破城,道衍一直在分析前线的战局,他在了解双方互相对峙的局势之后,及时派人向朱棣传信,劝朱棣暂时退兵,以免因相持太久而让朝廷外围军队有聚到济南的机会。朱棣立即听从道衍的建议,退兵回北平。
后来,朱棣再次率兵南下,在东昌(今山东聊城)遭遇到朝廷的军队,双方激战,燕军大将张玉在激战中战死,燕军失去大将,严重受挫,朱棣只好再次退军。
朱棣本想回北平进行休整之后再择机出兵,但是,姚广孝认为,若休整时间长了,朝廷便有足够的时间聚集各地军队来合围燕军,到时将十分被动。因而,他极力劝谏朱棣尽快南下,继续攻击朝廷的军队。严重随即出兵,攻陷了盛庸,攻破了西水寨,沿途大战朝廷的守军。但是,沿途关卡多,燕军进展很困难。此时,姚广孝及时对朱棣建议:“勿再攻城掠地,而应快速挥师,直取京师!京师守军势单力薄,定能一击击破!”(参看《明史·姚广孝传》)朱棣随即采纳道衍的建议,挥师南进,在淝水、灵璧连败朝廷军队,并渡江直攻京城。
朱棣与道衍(剧照)
关于这一历史事件,《明史·姚广孝传》记载曰:“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建文四年(1402年)7月13日),燕军兵临金陵城。此时,中山王徐达之子、左都督徐增寿作燕王的内应,准备配合朱棣攻城,但事情败露,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下;随后,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谷王朱橞和原平乱军主帅李景隆望见朱棣于麾盖临城,随即开门投降,迎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见燕王进入皇城,便纷纷跪迎道旁,靖难之役结束,燕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不久,他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在朱棣所发动的靖难之役中,道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他力劝朱棣迅速起兵,并参与了靖难之举的总体策划,辅助朱棣秘密练兵,没有道衍的全面策划,朱棣便没有那么容易成功;二是他在燕王率兵南下时,辅佐朱棣的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城,挡住了朝廷军队的围攻,稳住了燕军的后方根据地,使燕军能进退有度;三是在燕军胜败进退的多次关键时刻,身在北京的道衍屡屡能为朱棣献上妙策,使朱棣能在三次大挫折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特别是为朱棣先奇计,不纠缠于夺城池,而挥师支取金陵,这让朱棣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朱棣即帝位之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让他掌管明廷各地的所有佛教事务,官居正六品。两年后,道衍时年69岁,朱棣赐道衍之名为“广孝”,恢复其俗姓“姚”,拜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明成祖朱棣对姚广孝非常尊敬,从不直喊他的名字,而是一直尊称他为“少师”。对此,《明史·姚广孝传》曰:“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明史》称:“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之一。”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贡献很大,功勋卓著,但他不居高自傲,更不会让朱棣感到功高盖主,他在朱棣即位为永乐帝之后,从不染指兵权,而是负责宗教事务,忙于管理佛教方面的事;当了“太子少师”,负责教育培养皇长孙朱瞻基;他负责后勤和文化方面的事务,避开朝政和军队事务。他不辞官,官照样当,但也不离开佛教,照样参与佛教事务,照样研读佛经。在官与僧的两种角色之间自在自如地进行转换。
姚广孝与朱棣(剧照)
第二,功勋谋臣,激流中不勇退,但却能淡泊明志,能淡看功利,因而能得以善终。
靖难之役前,道衍是朱棣的知心好友和信任的谋士,而在靖难之役中,道衍让朱棣看到了他的睿智机敏和深远谋略,朱棣需要道衍全心辅佐他成就帝王伟业,因而,朱棣曾劝道衍蓄发还俗,专心入朝为官。但是,就像当年宗泐高僧朱元璋劝他还俗那样,道衍也拒绝了朱棣让他还俗的建议。当时,道衍只是接受了朱棣赐给他的“广孝”之名,并接受恢复俗姓“姚”,同时,也答应在朝中任官,但只是任僧录司左善世,和宗泐一样,管的只是佛教方面的事务。
朱棣念姚广孝的巨大功劳,曾下旨要赐给他金银财宝、豪宅侍女等,而姚广孝全都拒绝了,最后,朱棣仍赐给他一些黄金,而姚广孝却把这些黄金都送给了他家乡的相亲们。姚广孝居功巨伟,但他不贪官位,不贪财物,不好女色,以僧人的心境入朝为官,负责的只是佛教方面的事务。在朱棣眼里,姚广孝虽是一个胸有韬略的谋略家,但骨子里仍是一个杰出的僧人,没有嗜权如命的野心。
当然,在朱棣需要他继续出谋划策、参与重要的事务时,他也仍然会站出来辅佐和帮忙。
比如,在朱棣出征蒙古时,姚广孝便留在南京,尽心尽力辅佐太子朱高炽监理国政,辅助朱高炽处理朝中的政治事务。再如,朱棣需要姚广孝帮助他培养朱氏的下一代时,姚广孝也欣然接受。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虽已72岁高龄,但他仍答应了朱棣的请求,当上了朱高炽之子、皇长孙朱瞻基的老师,为朱棣培养大明未来的第五位皇帝。有姚广孝当朱瞻基的老师,朱棣对朱瞻基这位他所喜欢的皇孙就非常放心了。
又如,当朱棣决定迁都北平时,姚广孝接受圣命,负责迁都北平的事宜,筹划和实施新皇城的建设。
北平一直是燕王的封地,其周围的军事力量一直是由燕王所掌控的,迁都北平是朱棣登基之后的一件大事,是巩固朱棣皇权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迁都北平能使朱棣新的统治权力远离原来的政治中心,以避开建文朝旧势力和旧朝臣对他行使皇权的干扰;同时,还能使朱棣的统治集团以原来北平的军事力量作依托,从军事上保证新皇权能稳固,避免因其他藩王或旧朝势力的造反或复辟,因而,迁都是朱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强化皇权的积极措施。
朱棣在道衍的建议下,迁都至燕王府旧封地,并改北平为北京,使北京成了明王朝新的政治中心。而姚广孝全权负责新都城的建设,为巩固明成祖的政权作出了重要努力,也为中国有了一座堂皇壮丽的皇宫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姚广孝还负责一些文化方面的建设大事,比如,他负责主编《明太祖实录》;并在解缙离职之后,负责主持编撰《永乐大典》,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宏伟的著作经典。
1418年,姚广孝病重,深感来日不多,朱棣多次前去庆寿寺探望,并问姚广孝有什么要求。姚广孝只请求朱棣放了僧人溥洽,这个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破南京后,以溥洽知道建文帝去向为由,把溥洽囚禁,一晃关了十几年,可姚广孝念念不忘此事,对于姚广孝的请求,朱棣答应了。不久后,姚广孝病逝,享年84岁。
姚广孝得到了善终。他去世后,朱棣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朱棣去世后,儿子朱高炽继位后,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谥号‘’悉如旧”,配享庙庭,这是姚广孝更大的荣耀,因此后人也称他为‘’黑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