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为何没能进入军机处?乾隆:若非无人可用,大学士朕都不想给
嘉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嘉庆秉持太上皇乾隆的旨意,发布了一道重要的人事任免谕旨,着吏部尚书刘墉晋大学士。按说升任大学士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刘墉接到谕旨后,表情极为尴尬,且内心五味杂陈。
原来谕旨中说了这么一段话,让刘墉很不受用,原话是:
“大学士缺出已届匝月,现在各尚书内刘墉资格较深,着补授大学士。但伊向来不肯实心用事,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擢升此任。朕即加恩,务当知过,倍加感激,勿自满足,勉除积习,以副圣眷。”
历来皇帝给大臣加官,都会在旨意中好好褒奖一番,像刘墉这样的情况实属少见,在加官的同时竟然还历数了他这么多的缺点。
对于刘墉,太上皇乾隆原则上是认可的,但对他为官处事的作风又不太满意。所以当内阁大学士缺出的时候,乾隆的内心也十分犹豫。
那么乾隆是如何评价刘墉的呢?
早在嘉庆元年的时候,内阁大学士中就有两位病逝军中,一个是福康安,一个是孙士毅。他们本来是乾隆留给嘉庆的辅政大臣,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客死异乡。
大学士出缺,当然要补充新的人选,刘墉时任吏部尚书,资历深威望也够,可乾隆怎寻思来寻思去总觉的心里不踏实。
而正当乾隆和嘉庆徘徊犹豫之时,又发生了一件对刘墉极为不利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源于一次例行的引见。
嘉庆元年十月的引见中,有位新选的浙江处州知府戴世仪,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心虚,表现得手足无措,应对皇上垂询,更是驴头不对马嘴。嘉庆即位以来,召见引见官员十分频繁,早就练就一双锐眼。
其实在皇上面前适度紧张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有时还显得忠厚老实,可戴世仪紧张中却处处显示出庸劣。嘉庆帝随即翻看了他的履历,结果发现他是捐纳出身,心中更是生嫌,认为他不足以担任知府一职。
按惯例,官员引见是吏部尚书带领的,待戴世仪出殿以后,嘉庆帝便问吏部尚书刘墉的印象如何,刘墉回答说“尚可”。对于刘墉的回答,嘉庆极为不满,第二天就有下了一道谕旨,对三位汉臣作出了一番评述:
“大学士缺出逾匝月,现在各尚书内,若以资格而论,则刘墉、纪昀、彭元瑞三人俱较董诰为深。但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即如本月召见新选知府戴世仪,人甚庸劣,断难胜方面之任,朕询之刘墉,对以尚可。是刘墉平日于铨政用人诸事全未留心,率以模棱之词塞责,即此可见。”
又:“彭元瑞不自检束,屡次获愆,纪昀读书多而不明理,不过寻常供职,俱不胜大学士之任。董诰在军机处行走有年,亦属勤勉,着加恩补授大学士……刘墉、纪昀、彭元瑞皆扪心内省,益加愧励。”
这道谕旨信息量很大,涉及官员层级也很高。由一个四品知府的选任,引出内阁大学士的补授,甚至由对刘墉一人的不满,牵连到当朝好几位重臣。
显然,作为嗣皇帝的嘉庆还不敢对前朝几位重臣指指点点,在“大事还是我办”的基本原则下,这显然是太上皇乾隆的意思。
刘墉根正苗红,又是翰林出身,才华、品行自然是有的。他早期的仕途多半在外省任官,从知府一直做到巡抚,不管是在朝廷还是民间,刘墉的官声音政绩都可圈可点。
然而刘墉也吃过几次大亏,他和父亲刘统勋被抄家革职,险些遭遇不测。有了这些经历,刘墉便对乾隆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也开始琢磨官场的那些小九九,性格变得圆滑起来。
入朝为官后,刘墉又在阿桂与和珅之间周旋,官当得十分艰难。为了自保,刘墉只能不断犯错,但他很有智慧,每一次犯错都会把握一个很好的度,既要让乾隆训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刘墉这种自保的行为,岂能瞒过圣明烛照的乾隆,可他没办法,明知刘墉是块材料,也不能委以重用。
如果把刘墉之一次入阁受挫的原因归结到乾隆一人身上,那显然也是不确切的。其中和珅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和珅不愿意刘墉入阁
晚年的乾隆对和珅更为倚重,他对刘墉等三位汉臣的看法,背后都有和珅的影子。早在阿桂去世之前,和珅虽然位高权重,但始终都矮了阿桂一头。待阿桂去世后,和珅开始布局。
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福康安、孙士毅与和珅关系不错,尤其是孙士毅关系更不一般。然而此二人病逝军中,打乱了和珅的布局。
刘墉、纪昀、彭元瑞与和珅不是一路人,表面上还过得去,实际上根本不买和珅的账,加上内阁、军机处中还有一个公然与他叫板的王杰。
所以对于刘墉入阁,和珅必须要加以阻止,但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所以便在乾隆那里上眼药,给政敌穿小鞋是和珅的拿手好戏,不仅是刘墉没有入阁,就连王杰也因年老而被解除了军机大臣一职。
在整个事件中,最憋屈的还是嘉庆。因为这一切旨意,最终都得以嘉庆的名义颁布,乾隆与和珅并不出面。而在嘉庆看来,刘墉入阁对他有利,但在太上皇的 *** 之下,只能委曲求全。
嘉庆二年十月,刘墉如愿以偿晋大学士,客观地说,刘墉大节无亏,品行操守俱佳。放眼全朝,实际上也没有比刘墉更合适的人选,唯一遗憾的是,刘墉虽然入阁,但终其一生也没能入值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