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被困200天,仁义的刘备却拒绝救援,成年人总要读懂公孙瓒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群雄并起,最后也只有孙、曹、刘三人走到了最后,其他昙花一现的人物,他们的失败,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话题。
公孙瓒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名门,凭借战功一步步崛起,带领“白马义从”称霸北境,手下赵云、田豫等将领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可是,在他夺取幽州势头正盛的时候,境况却突然急转直下,许多将领和谋士离他而去,与袁绍的战争也一败再败。
就连同窗好友、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在公孙瓒穷途末路之时,也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最后自己落得个自焚不成,反被砍死的悲惨结局。
那么公孙瓒究竟都做了哪些糊涂事?从他的经历和结局中,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贵族之后,年少发迹
公孙瓒是幽州人(今河北),所以和众多“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公孙瓒的性格也十分豪爽,并且因为距离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政权较近,当地很多人,从小就学会了骑射的技能。
虽然生在贵族家庭,可是因为母亲的身份低贱卑微,公孙瓒成人后只能在衙门里当一名“书佐”,就是负责写文书的小职员。
不过,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据记载,公孙瓒身材高大、长相帅气、声音洪亮、风度翩翩,用现在的话讲,简直就是女孩儿心目中的“男神”。
而且人家不仅长得帅,能力也强,既精通马术,又善于射猎,在做文员工作时还显露出一手好字,能文能武,谁人不爱?
这不,没多久,一表人才的公孙瓒就被辽西郡的侯太守相中,被招做了侯家的女婿。有了这么个金龟婿,太守整天乐得不行,还想各种法子为公孙瓒谋出路。
经过岳父的联系,公孙瓒被送到了涿县,跟随当时的著名大儒卢植学习,也正是在卢植门下,公孙瓒结识了同样求学于此的刘备,因为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几岁,刘备就视其为兄长。
此时谁也料想不到,两人后来的命运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公孙瓒或许还是对马背与刀剑更感兴趣,他没有学习完所有的课程就回家了,然后到隔壁县刘太守的衙门里,当了个“上计使”,相当于如今的统计室主任。
不久之后,刘太守被别人陷害吃了官司,要被发配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公孙瓒就装扮成押送士兵,打算一路护送照顾太守到达目的地。
途中官府查明原因,刘太守又被赦免,两个人就重返家乡,回来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名声远播,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一起推举公孙瓒为“孝廉”。这是汉朝选官的基本途径。
在试用期满后,公孙瓒正式被任命为“辽东属国长史”,专门监视辽东郡,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和藩国的举动,带兵平定造反的胡人。
白马义从,威震塞外
公孙瓒好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可谓是得心应手,每次遇到叛乱,他都冲在之一个,遇到胡人必斩草除根。
有一次公孙瓒只带了十几名骑兵去边塞巡逻,老远就看到数百名鲜卑士兵正朝这里赶来,公孙瓒就对手下说:“撤退逃跑被追击,不如主动去进攻,可能还有胜算。”
说完就操起长矛,上马带头冲锋,看着对方只有十几个人,竟然还敢冲过来,鲜卑人都傻了,赶紧摆开阵型,匆忙应战,没想到破釜沉舟的公孙瓒等人,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鲜卑队伍见对方战斗力这么强,又怕有援兵赶来,只好丢下几十具尸体退却了,公孙瓒也算是运气好,凭借着无畏把敌人给吓跑了,自己的性命无忧,只是手下的人损失过半。
公孙瓒也因为屡次建功,被升任为了涿县县令,公元178年,刚刚上任不久的公孙瓒,就遇到了韩遂叛乱,朝廷听说公孙瓒能征善战,就将从幽州征来的三千精锐骑兵交给他掌管。
接受命令的公孙瓒立刻出发,但是当经过蓟中的时候,曾经做过中山国国相的张纯,伙同乌桓的一个名叫丘力居的领袖,用“打游击”扫荡了青、徐、幽、冀四个州的很多城市和村庄。
公孙瓒的队伍就临时调转目标,将矛头对准了张纯等人的叛乱队伍,经过几次战斗,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公孙瓒被升为骑都尉。
接下来的四五年间,公孙瓒的主要精力就是对抗边患,公元188年,在幽州牧刘虞的指挥下,公孙瓒在石门大败张纯和丘力居,两人完全撤回到了鲜卑境内。
经此大捷,汉灵帝升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全权负责守护边境的任务,公孙瓒尝到了甜头,每次前往剿匪就好像见到了仇人,有时甚至能一直追杀到深夜。
公孙瓒还专门从各地挑选出三千名身经百战、擅长骑射的精锐士兵,组成了一支“特种部队”,三千人皆配白马、披白甲、使好弓、持长枪,名唤“白马义从”。
公孙瓒就凭借这支虎狼之师,名震塞外,就连骑射的“始祖”匈奴见到了也要望风而逃。胡人在交流与汉军交手的经验时,还不忘提醒对方“当避白马”,可见威慑力之强。
结怨刘袁,兵败自焚
就在公孙瓒横扫北境的时候,明白民族团结重要性的刘虞,想要借此机会收服北部游牧民族的心,便派人出使到乌桓等地,告诉他们,只要献出张纯的人头,臣服大汉,朝廷将对发生的冲突既往不咎。
丘力居等人听说了,也连忙派出使者,想要沟通归附之事。这时候,心境已经和曾经大不相同的公孙瓒,开始躁动不安了。
他心想,你们和好了,不打了,那我还有什么建功立业的舞台呢?于是公孙瓒就派兵暗杀鲜卑和乌桓等地的使者。
直到公元189年,张纯在睡梦中,被自己一个名叫王政的门客所杀,王政就砍下张纯的首级送给了刘虞,刘虞和公孙瓒也因安抚边民被重赏,刘虞被升为太尉,公孙瓒为奋武将军。
但是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越来越大了。刘虞作为幽州牧,总领州政,所以公孙瓒其实一直是刘虞手下的一名将领。
但是随着自己的功劳越来越大,公孙瓒竟然开始看不起这位,不论是从政经验,还是民间声望都比自己高的直系长官。
刘虞作为一州之长,他考虑的东西不仅比公孙瓒多,而且还要长远不少,为了边境的长久和平,对百姓无比仁爱的刘虞,经常会派人给归顺的部族送去礼品和钱粮。
但是自以为了不起的公孙瓒,不仅放纵自己的士兵去劫掠边民的财产,还经常故意拦截刘虞运送物品的队伍,存心破坏边境稳定的局势。
汉献帝时期,刘虞之子刘和在朝中任职,深受献帝信任,于是献帝就偷偷拜托刘和,让他逃出长安,回到幽州,请刘虞派兵来救自己回到洛阳。
刘和跋山涉水,在经过袁术地盘的时候,被套出了此次返回幽州的目的,袁术也想趁机分一杯羹,就软硬兼施地将刘和困在了这里。
并要求刘和写信给刘虞,说刘虞可以带兵到自己这里,两家合兵一起去长安护卫天子。公孙瓒认为袁术肯定会将功劳夺走,就劝刘虞不要前往,但是刘虞没有听从。
公孙瓒就好像有被害妄想症一样,害怕袁术在知道这次的阻拦后记恨自己,就先派人给袁术送去书信,建议他把刘和刘虞的兵马都吞掉。
明面上,公孙瓒还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让弟弟公孙越也带了一千兵马,和刘虞派出的队伍一起走,结果袁术还真按照公孙瓒建议的那样做了。
要说刘和也真是一个人才,从长安跑出来也就算了,这次竟然又能从袁术的看管下逃走,回到幽州后,刘和向父亲报告了公孙瓒的所作所为,刘虞从此对公孙瓒恨之入骨。
虽然袁绍和袁术是本家,没有正面爆发过冲突,但是却经常对各自阵营中的其他人动手。在攻打董卓期间,袁绍派周昂夺取了孙坚的屯兵地——阳城。
然后袁术就命令公孙越带兵,去帮孙坚夺回城池,别看周昂名不见经传,还确实有些实力,不仅面对两处大军成功守住阳城,公孙越在这次战斗中还被流矢射死。
消息传回幽州,公孙瓒大怒,发誓要为弟弟报仇。袁绍听说后,有些慌张,连忙任命公孙瓒同族的另一个弟弟——公孙范为渤海郡太守,想要平息对方的怒气。
但是让袁绍防不胜防的是,公孙范离开袁绍后,果断投靠了自己的哥哥,你袁绍对我再好,能有我哥对我好吗?
公孙范将渤海的兵力也交给公孙瓒统领,公孙瓒一路攻打袁绍打到了界桥(今河北威县),双方打算在这里进行决战。
袁绍以精兵八百和强弩千张作为前锋,公孙瓒跟游牧民族打习惯了,面对这个阵仗,竟然还是派出白马义从去冲阵,结果就是,东汉末年更优秀的骑兵部队,如流星闪过一般,还没耀眼多久就陨灭了。
公孙瓒大败而归,袁绍乘胜追击,反而又被对方设计战败,于是公孙瓒转过头又去追杀袁绍,在龙凑又被袁绍打退,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刘备在公孙瓒对袁绍的战斗中出了不少力气,战后被公孙瓒封为了平原县令。
这时,幽州牧刘虞在一旁看不下去了,我才是老大啊,你公孙瓒穷兵黩武与袁绍开战问过我的意见吗?
于是刘虞开始想要节制公孙瓒,还给百姓一片安宁,谁知公孙瓒听说后,逆反心理却上来了,反而变本加厉地掠夺百姓。
刘虞再也忍不了了,他亲领十万大军打算剿灭公孙瓒,可是因为刘虞手下的兵勇,很多都是新兵蛋子,而且刘虞命令士兵不能伤害百姓,这就导致攻势缓慢,反而给了公孙瓒机会。
公孙瓒借着夜色和风势,领着八百精兵突袭刘虞,取得了巨大胜利,然后他乘势,仅用三天就攻下了居庸城,杀死了刘虞和他的妻子儿女,掌控了整个幽州。
将自己的顶头上司杀死,而且还是爱民如子的上司,公孙瓒的这个举动,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刘虞的老部下联合 *** 和胡人,组成了一支讨伐公孙瓒的联军,袁绍也派了几万士兵参加进来,没多久就攻破了渔阳,杀死了公孙瓒刚任命的太守邹丹。
之后就是一呼百应,上谷郡、广阳郡等等,各地的老百姓纷纷起义,公孙瓒再也控制不住局面了,于是就采取坚决的守势,在易京造了一座十分高大坚固的堡垒,城墙之外有土丘,土丘之外还有堑壕。
中心的营垒只有公孙瓒和妻妾居住,囤积了三百万斛粮食,不设楼梯,传递文书只用绳子拉上去,公孙瓒这样的做法,让亲信、猛将、谋士都渐渐地疏远他了。
公元198年,袁绍再次发兵,围困了公孙瓒手下一名驻守在外的将军,公孙瓒坚决不去救援,做出的解释竟然是:“我不去就他们,反而能激发将士们的潜力,化险为夷。”
之后,无论袁绍攻打任何地方,公孙瓒就是坚守不出,也不援救任何一个地方,整整这样龟缩了两百多天,“坚不可摧”的城楼终于还是被袁绍挖地道摧毁。
公孙瓒认为大势已去,就打算点火自焚,可是就这样的一个愿望,他也没能实现,袁绍手下赶在了他被烧死前砍下了他的脑袋。
尾声
公孙瓒的“好同学”刘备,在他杀死刘虞之后,就以援救徐州的陶谦为由,带兵离开了。一直到公孙瓒身死,刘备在他被围困的二百多天里,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手下大将赵云,也以哥哥去世为借口,回到了老家常山。
公孙瓒可以说是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深渊,前期争风吃醋,居功自傲,刚愎自用,与自己的上司唱反调,甚至还是与优秀的上司唱反调,后期又得罪自己最亲近的人,躺平摆烂,这样性格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后汉书》